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牡丹社事件135年 台日攜手追悼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5月30日訊】〔自由時報記者蔡宗憲/牡丹報導〕一百三十五年前,當時清廷向日本表示,「台灣為化外之地」,日本即派兵大舉登陸屏東,原住民雖奮勇抗敵,最後仍兵敗,並造成重大傷亡的牡丹社事件。牡丹鄉公所及屏東縣政府昨天特別舉辦「牡丹鄉石門古戰場入口意象」祈福揭幕儀式,並邀請廿多名日本及亞洲地區學者,對牡丹社事件賦予「愛與和平」的新意義。

一八七四年發生慘烈牡丹社事件的牡丹石門天險,百餘年後物換星移,來自日本沖繩以及牡丹的原住民後代,在祖先血流成河的地點,攜手為戰場的入口意象及描述當年場面的壁畫揭幕,除了象徵和解,也為「戰場」賦予了新的生命。

除了栩栩如生的戰史壁畫,入口意象牌樓門前還有一座當年抗日殉難的阿魯古銅像,手持刀箭屹立陶甕上,在牡丹鄉長林傑西、沖繩大學教授佑吉盛清共同鳴槍揭牌後,壯麗的意象也吸引不少民眾駐足拍照。

林傑西提到,一百三十五年前發生的牡丹社事件是歷史的錯誤,意外讓太平洋兩大種族兵戎相見,在古戰場犧牲無數人命,一百三十五年後,兩國人民用愛與和平的文化交流來撫平歷史傷痕,希望政府能協助興建牡丹社事件紀念公園,讓當年的事件能轉化為後代亙古流傳的史詩。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