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國如此沈重 昆德拉婉拒返國參加研討會

人氣 5
標籤:

【大紀元5月30日報導】(中央社布拉格30日法新電)捷克出生小說家米蘭.昆德拉(Milan Kundera,以「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輕」在台灣走紅),今天以缺席一項在他出生地布爾諾(Brno)舉辦、有關其作品研討會的方式,再度向他的祖國說不。

現居巴黎,今年4月滿80歲的昆德拉,堅持只偶而回國訪問─且必定隱名埋姓、拒絕公開露面─的原則。

昆德拉幽默的回信給研討會主辦單位,謝謝他們舉辦這個「戀屍症患者派對」(necrophile party)。事實上遠到芝加哥(Chicago)、巴黎、華沙(Warsaw)、羅馬和雷克雅維克(Reykjavik),都有學者和其作品譯者來參加這個為期三天的研討會。

昆德拉還請一位論文發表者在會中宣讀他的聲明,表示他「自認是一位法國作家,並堅持自己的作品被當法國文學來研究,且在書店中也如此分類。」

布爾諾「馬沙瑞克大學」(Masaryk University)講師特魯斯提(Jan Tlusty)說,這是捷克首次舉辦昆德拉作品的國際研討會。

昆德拉1950年代是共產黨員,1960年代轉變成「自由思想家」。1975年昆德拉離開前捷克斯拉夫(Czechoslovakia),前往法國,並於1981年成為法國公民。

自1990年以捷克文寫成「不朽」(Immortality)一書後,昆德拉只用法文發表作品,且直到最近才同意出版商以捷克文發行他的作品。

作品包括「玩笑」(The Joke)、「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輕」(The Unberable Lightness of Being)等的昆德拉,甚至迴避祖國到2007年,才首次返國領取他當年獲頒的捷克國家文學獎。

由捷克出走後直到去年底被一家捷克雜誌指控為共產黨線民後,昆德拉才首次接受捷克媒體訪問。

他說這項指控「純屬謊言」。不過在共產黨仍然使人神經緊張的捷克,這個事件仍然讓他的名譽進一步受損,還好不少他的作家同行花費不少墨水為他辯護。

法國「里爾大學」(Lille University)的佩特拉斯(Martin Petras)說,對批評者而言,「昆德拉是一位共產黨員,移民國外後並未支持祖國的異議人士」。(譯者:楊超寰)

相關新聞
哈佛座談討論余華作品
余華讀書會地址更正
史蒂芬-金恐怖小說《IT》將被搬上大銀幕
皮特攜手派拉蒙影業改編間諜小說《夜班經理》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