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香奈兒》名牌背後的辛酸史

文/甘梓晏

人氣 88
標籤:

提起香奈兒(CHANEL),必然想起其經典黑白套裝及2.55手袋。她的雙鍊菱格手袋,令每個女仕都趨之若鶩,好像只要拿著它才能成為真正的女人。在這個國際品牌的背後,原來隱藏著一個出身貧寒的少女的辛酸史。


上世紀時裝女王嘉比愛香奈兒(Gabrielle Chanel),出身寒微,是個孤兒,她的生平事蹟以前也曾拍過電影,還搬上百老滙舞台,由Katharine Hepburn 扮演成名後熟齡版的香奈兒。去年,Karl Lagerfeld(現任Chanel主理人)更親自執導了一齣10分鐘的黑白默片《Coco Chanel – Paris Moscou》,該片於Youtube可看到。


今年,由安妮芳婷(Anne Fontaine)執導,柯德莉塔圖(Audrey Tautou)主演的《少女香奈兒》(Coco before Chanel)以電影形式搬上大銀幕,令更多人知道這個女王傳奇。

可可(Coco)是香奈兒小時的花名,現在成了她其中一個香水系統的名字。片如其名,導演主要著墨於可可未成名前的故事,由孤兒院走到酒廊賣唱,由歌女變成富豪的情婦,及後遇上生命中最愛的男人Boy Capel,卻被死神奪去所愛,種種因素下,可可只能專注於事業,亦終生未嫁。

柯德莉塔圖是我最欣賞的女演員之一,除了《達文西密碼》一片外,其他她所演的角色都十分入型入格,可能是她那種優雅獨特的古典味吧,每個角色都擁有其個人獨特的風格,今次她所演的香奈兒,連Karl Lagerfeld亦說她像極了。


從《少》片當中,我們大概知道香奈兒是個怎樣的女人──聰明、任性、倔強、堅韌,不受束縛,不甘於成男人的花瓶,誓要創一番事業。對比起今天的港女,無論出身如何,家境如何,只要嫁入豪門,有屋有車有手袋,已是她們的成就,香奈兒的故事會不會給她們一些啓發?


翻看了香奈兒的生平,會發現電影中的情節有很多是虛構的,如她的姊姊,但生命中那兩個男人則是真有其人的。另外,成名後的她其實感情生活也多姿多彩,例如二戰德國佔領巴黎期間,她居住Ritz酒店與納粹軍官Hans Gunther von Dincklage的一段感情;其後事業上也經歷過低潮時期,不過影片都沒有提及,畢竟它的片名是「少女香奈兒」,也可以理解。


電影終歸是電影,如不加點戲劇性的故事,又有誰會願意看呢?◇(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首屆FG美妝大賞:人氣最旺的化妝品牌
台灣絲襪產值NO.1 揚名國際
香奈兒發表純白訂製服 龐德女郎捧場讚嘆
組圖:香奈兒09年春夏訂製服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