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偉雄:2009仲夏夜論經濟

俞偉雄

人氣 1

【大紀元6月17日訊】去年九月,有個病人突然病情加重,被送進急診室,醫生們使盡渾身解數,進行各種急救措施,終於使病人的病情減輕。今年三月,病人送出了急診室,但還仍住在普通病房,繼續接受治療及觀察,這個病人名叫「美國經濟」。沒錯,我們現在可以說,美國及全球經濟最糟的情況已經過去了,但這不代表美國經濟已經完全復甦,未來幾個月,失業率還可能繼續上升。

過去幾個月,很多人可能感到非常困惑,到底我們的經濟是怎麼一回事?到底政府最適當的經濟政策是如何?我們一下子聽到公說這個對,婆說這個不對,不只不同的政黨領袖有不同的看法,連經濟學家們也有不同的意見。那要一般老百姓相信誰呢?大家記得去年九月金融危機剛爆發時,有許多人非常憤怒華爾街的銀行,認為政府根本不要插手,要倒就讓它們倒掉,總體經濟不會有問題,可以承受的了。結果呢?政府的確讓一家銀行倒了─里曼兄弟,下場是引爆了金融恐慌,讓全球經濟都送進了急診室。

回到之前的問題,那在這個不確定的時刻,我們要相信誰呢?筆者的答案是─聯邦準備理事會〈Federal Reserve Board〉。聯準會在過去急救美國經濟這個重病患時,使用了非傳統的寬鬆貨幣政策,與財政部的刺激經濟方案聯手,及時挽救了美國經濟。大家想一想,政府已使出了渾身解數,經濟還那麼糟,那如果政府完全不管,現在會是怎麼樣的情形呢?想像不到嗎?其實歷史上有個例子─1930年代的經濟大恐慌。

讀者要問,為什麼是聯準會,而不是像芝加哥大學的經濟學家呢?有些芝大的經濟學家好像非常反對政府的財政政策。讓我舉個例子,今天如果你有胃痛,你到醫院要掛哪一科呢?應該是腸胃內科吧。你在就診時,如果有個眼科大夫經過,跟你說你這個胃痛應該要這樣那樣,你會聽誰的呢?眼科大夫還是腸胃科大夫呢?理智的人都會聽腸胃大夫的話吧,這也是中國俗話說:「聞道有專業,術業有專攻。」在經濟學領域裡也是有分很多專業的,過去這幾個月,我們聽到許多經濟學家反對政府的救市措施,然而絕大多數人都不是總體經濟、貨幣政策的專家,有些人的領域是財務投資、勞工或個體經濟等的專家,就像眼科大夫一樣。相對的,聯準會主席─柏南克,他本身就是研究經濟大恐慌的貨幣政策的一流專家。聯準會還有許多優秀的委員及堅強的研究幕僚,而且他們有充足、完整、最新的資訊數據來提供分析。

所以當你對這些經濟議題的不同見解感到困惑、覺得無所是從時,那不如就多聽一聽聯準會的看法吧,不用太去理會其它的聲音,更別說是那些政客的意見了。上個星期,德國總理梅克爾公開批評聯準會的寬鬆貨幣政策將會造成通貨膨脹災難,讀者們,你現在應該知道孰是孰非了吧。

有人可能要問我:「不對呀,如果聯準會這麼厲害,美國怎麼會發生金融風暴呢?」問的好,答案其實也是一致的,因為聯準會過去根本不懂華爾街在做什麼,也根本不知道這些衍生性金融商品對總體經濟的破壞性,這不是他們的專業,現在學到了。政府過去對這些銀行是充分信任,而採用自由放任的態度。現在這一切都將改變。美國政府在歷史上學到了一些重大的經濟教訓。第一,從1930年代的經濟大恐慌,我們學到了,經濟發生大危機時,政府有必要積極介入來避免災害加大。第二,從1970年代的大通膨時期,我們學到了,任何高通膨的存在是政府絕不能容忍的。所以現在許多人對未來美國可能產生的高通膨的擔心,其實是多慮的,因為全世界最擔憂通膨的就是聯準會。只要它一出現,聯準會將會不計任何代價將它馴服。第三,就是針對這次金融風暴,美國政府將在這一兩天宣佈對金融市場、參與者及金融商品的全面性的新的規範,放牛吃草的年代已經過去。@(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美國經濟傳利多 歐洲股市走高
美消費者信心連4個月攀升 反映經濟回穩
專家:復甦難確定 八國少共識
油價飆漲 美經濟復甦路迢迢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