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柏克利加州大學出版黃翔雙語詩選《今生有約》

A Lifetime Is a Promise to Keep: Poems of Huang Xiang
font print 人氣: 6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6月22日訊】「孤絕沉湮眾聲裡、獨吟性情與本心。」美國柏克利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東亞研究學院中國語言研究中心(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 , Institute of East Asian Studies)最近出版黃翔詩歌另類風格的精選本《今生有約》(A Lifetime Is a Promise to Keep: Poems of Huang Xiang)。

此書列入加州大學「中國研究系列」叢書,為面向全球範圍的中英文雙語本,英譯者為戴維斯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東亞語言文學系的著名教授奚密(Michelle Yeh)女士,她被國際學術界公認為研究當代中國詩歌的最主要的學者。在當前全球中文熱的大背景上,黃翔詩歌「文化人體」以現代東方人文思維和語言的精神色彩和特徵面向世界。

有別於美國漢學家安德魯‧愛默生(Andrew G. Emerson)先生此前翻譯的黃翔作品的第一個譯本《走出共產中國:黃翔雙語詩選》(A Bilingual Edition of Poetry Out of Communist China by Huang Xiang),《今生有約》一書呈現「獨釣寒江雪」者孤絕的性靈與風骨。如果說,前者如血肉賁張的「大江東去」,洶湧歷史時空中消逝了去的不安與騷動;那麼,後者的主體特色卻更多為「小橋流水」般的澄澈與清靜。童年與故里、東方庭院、禪、純情之戀、剎那嘯聲、靜默震撼、莫名的憂傷、茶、死中覺醒、簡單活著、宇宙人體和形骸之外等等,凡此種種通常意義上的「形象描述」,多為獨特的東方「精神像形」表現,逐一顯示在宇宙生命「浩瀚精神時空」潛在背景上,構成「赴約今生」的詩人黃翔重疊於生命內部的多層風景。

詩人自築「夢巢」,孤寂隱逸其中,閒暇中默讀「落葉悉索」的明滅,晨昏中聆聽「風聲竹響」的寂靜。日復一日的生活,正如詩人自我寫照中描述:「日月在詩文中升沉起落」、「季節在書畫線條中潛移」。出版者特別為此書選用了黃翔的「詩書畫」作品,封面為「白日將盡」,封底為「禪」,卷首插入黃翔「線條詩歌」書法藝術四幅。書中並附有奚密教授所寫的詩人黃翔生平年譜、專題研究論文《另一種遼闊一一黃翔詩歌介紹》,書尾附有其他東亞研究的書目。

黃翔始終追求精神創造的生命自由,其作品為綜合性多層次結構,其中內在地見出東西方文化精神血脈的互滲。然而,面對黃翔的全部創作,如果僅從社會歷史和政治角度解讀,或僅以西方價值觀念尺度和衡量其精神生命,都是隔膜的、無疑失之偏頗和片面。黃翔單純又複雜,一個終其一生獨立於人、於世的獨唱者,不諳心術和權術,不刻意追逐和仰視世俗物慾,不為現實功利扭曲心性,在社會人文意義上,幾近一生為專制者所不容、所不解,乃至貼上封條。

黃翔從不自囿於狹義的意識形態,自甘寂寞與孤獨,追求的是人類的「精神文化」,探索和表現宇宙生命奧秘和普遍意義上的人生本義。作為一個生命純粹的歌者,一生貫穿始終的是其精神獨立和思想自由。其叛逆風骨與生俱來,從早年一開始就天然地承傳了自己先人「獨唱」的性情,而其精神文化的深層,面對的是為常人所漠視的「本真人生」、「詩化人生」和「瞬間人生」,其中為詩人所特別珍視的是失傳已久和沉湮濁世的中華民族五千年燦爛文化之菁華,那就是「復歸自然」和「融入自然」的「東方閒情」和「隱逸精神」!!!

東西方人文精神碰撞和交流,對黃翔而言,是互為補充和豐富,而不是任何一方的自我消解、或一方精神上吞噬另一方。他堅信全球多元文化互為兼容和共存,無論世界不同地域、民族乃至精神生命個體,都理應擁有博大的心靈時空和精神容納度。

《今生有約》的英譯者奚密教授,為東西方文化兼具者,其文字轉換中既凸顯出普世人文價值,也保存了東方文化的精神特色。

評論家指出,「這是任何一個有興趣當代中國詩歌的人必讀的一本書。」

柏克利加州大學東亞研究學院出版社在此書的簡介中談到,詩人和藝術家黃翔,流亡美國十餘年,作為異議作家,在中國國內曾數次被監禁,送去勞動改造。他的著作至今在中國大陸禁止出版。雖然他是一個中國地下詩歌運動的先驅者,但直到現在其作品才有可能被讀者廣泛鑑賞。

購書可到柏克利加州大學東亞研究學院網站,網址為:http://ieas.berkeley.edu/publications/crm63.html

關於此書的英文介紹如下:
A Lifetime Is a Promise to Keep: Poems of Huang Xiang
Translation and Introduction: Michelle Yeh
China Research Monograph 63
2009. 128 pp.
ISBN 1-55729-096-2
$15.00

“This book is required reading for anyone interested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poetry,” according to an early reviewer.
Huang Xiang — poet, painter, and performer — is a native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now living in the United States in exile. In his homeland, he was sentenced to labor reform multiple times on the charge of being a counterrevolutionary, and his work has been banned there. Although he is a pioneer of the underground poetry movement in China, his poems are only now being appreciated by a wider audience.
A Lifetime Is a Promise to Keep contains an introduction to Huang Xiang and his poetry. According to the translator, Michelle Yeh, “As a poet, he addresses the perennial concerns with the inner self and the meaning of life.” Regarding form, “Huang Xiang’s prose poetry often begins as a pedestrian narrative, but as it unfolds, unexpected twists and turns are introduced, establishing roadblocks for readers and forcing them to read between the lines.”
This book makes Huang Xiang’s poems accessible to readers in a unique way — the original Chinese poems are placed on pages facing their English translations. A reviewer explains: “Students who have no Chinese knowledge can read the English; students who have some but not enough can use the English to help them understand the Chinese; advanced graduate students can read the Chinese and see the choices a veteran translator makes in rendering the original into English.”
Michelle Yeh is Professor of East Asian Languages and Cultures at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 A leading scholar of modern Chinese poetry, she has edited and translated many works of the same, including the Anthology of Modern Chinese Poetry and Modern Chinese Poetry: Theory and Practice since 1911.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中國人耳熟能詳的李白《靜夜思》,有可能是「錯版」。日本一名華裔中學生日前發現,《靜夜思》中國版與日本版本不一樣,他經調查發現,日本版最早可追溯至宋蜀本《李太白文集》,但中國版最早只見於明朝李攀龍的《唐詩選》。日本流通的版本可能才是李白詩作的原文。
  • 策蘭是誰?由頃向出版社和德國文化中心合辦的2月16日晚將有「策蘭之夜」活動,當晚節目﹕這一夜,讓我們為策蘭守靈。詩人貝嶺將介紹二戰後最重要的德語詩人策蘭的生平,以及《策蘭傳》和《策蘭詩選》的出版歷程、策蘭生平影像、策蘭讀詩的原聲錄音;傑出鋼琴家魏樂富與葉綠娜伉儷以戰爭受難為主題的雙鋼琴演奏,貝嶺用中文、德國學者以德語分別朗誦策蘭詩作,多位台灣詩人、作家也以自已的聲音來詮釋策蘭的詩作。
  • 自5月6日起,卑詩選民開始進行省選投票。
    據統計,本週三(5月6日)共計有83,676人參加了省選投票。2005年的這一數字為54,497人,2001年為31,182人。卑詩選舉局的Kenn Faris表示,今年期望省選投票率可達到62%。2005年,省選投票率約為58%。
  • 在5月12日(週二)卑詩省選投票日,選民不僅要選擇未來4年的執政黨,同時還將決定未來卑詩選舉是否採用新的投票制度--「單一可轉移選票制」(Single Transferable Vote,英文簡稱BC-STV)。
  • 老話講「妖不勝德」,在《西遊記》中,作者對一些小妖出場的描述也很真實生動且耐人思量。
  • 不一時,將出酒肴,無非魚肉之類。二人對酌。朱恩問道:「大哥有幾位令郎?」施復答道:「只有一個,剛才二歲,不知賢弟有幾個?」朱恩道:「止有一個女兒,也才二歲。」便教渾家抱出來,與施復觀看。朱恩又道:「大哥,我與你兄弟之間,再結個兒女親家何如?」施復道:「如此最好,但恐家寒攀陪不起。」朱恩道:「大哥何出此言!」兩下聯了姻事,愈加親熱。杯來盞去,直飲至更餘方止。
  • 這首詩引著兩個古人陰騭的故事。第一句說:「還帶曾消縱理紋。」乃唐朝晉公裴度之事。那裴度未遇時,一貧如洗,功名蹭蹬,就一風鑒,以決行藏。那相士說:「足下功名事,且不必問。更有句話,如不見怪,方敢直言。」裴度道:「小生因在迷途,故求指示,豈敢見怪!」相士道:「足下螣蛇縱理紋入口,數年之間,必致餓死溝渠。」連相錢俱不肯受。裴度是個知命君子,也不在其意。
  • 話休煩絮。一日張孝基有事來到陳留郡中,借個寓所住下。偶同家人到各處游玩。末後來至市上,只見個有病乞丐,坐在一人家檐下。那人家驅逐他起身。張孝基心中不忍,教家人朱信舍與他幾個錢鈔。那朱信原是過家老僕,極會鑒貌辨色,隨機應變,是個伶俐人兒。當下取錢遞與這乞丐,把眼觀看,吃了一驚,急忙趕來,對張孝基說道:「官人向來尋訪小官人下落。適來丐者,面貌好生廝像。」張孝基便定了腳,分付道:「你再去細看。若果是他,必然認得你。且莫說我是你家女婿,太公產業都歸於我。只說家已破散,我乃是你新主人,看他如何對答,然後你便引他來相見,我自有處。」
  • 說這漢末時,許昌有一巨富之家,其人姓過名善,真個田連阡陌、牛馬成群,莊房屋舍,幾十餘處,童僕廝養,不計其數。他雖然是個富翁,一生省儉做家,從沒有穿一件新鮮衣服、吃一味可口東西;也不曉得花朝月夕,同個朋友到勝景處游玩一番;也不曾四時八節,備個筵席,會一會親族,請一請鄉黨。終日縮在家中,皺著兩個眉頭,吃這碗枯茶淡飯。一把匙鑰,緊緊掛在身邊,絲毫東西,都要親手出放。房中桌上,更無別物,單單一個算盤、幾本賬簿。身子恰像生鐵鑄就、熟銅打成,長生不死一般,日夜思算,得一望十,得十望百,堆積上去,分文不舍得妄費。正是:世無百歲人,枉作千年調。
  • 這八句詩,奉勸世人公道存心,天理用事,莫要貪圖利己,謀害他人。常言道:「使心用心,反害其身。」你不存天理,皇天自然不佑。昔有一人,姓韋名德,乃福建泉州人氏,自幼隨著大親,在紹興府開個傾銀鋪兒。那老兒做人公道,利心頗輕,為此主顧甚多,生意盡好。不幾年,攢上好些家私。韋德年長,娶了鄰近單裁縫的女兒為媳。那單氏到有八九分顏色,本地大戶,情願出百十貫錢討他做偏房,單裁縫不肯,因見韋家父子本分,手頭活動,況又鄰居,一夫一婦,遂就了這頭親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