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世才女蔡文姬

曉晨 整理
font print 人氣: 25
【字號】    
   標籤: tags:

蔡琰,字文姬,陳留圉(今河南尉氏縣西南蔡莊)人,生卒年不詳。是東漢著名文學家蔡邕的女兒,建安時期的女詩人。
  
文姬自幼博學多才,且善於言辭,並精通音樂。文姬六歲時,其父蔡邕夜間彈琴,弦斷,文姬立即分辨出是第二弦斷了,蔡邕認為她是偶然猜對了,便有故意弄斷另一琴弦,考問文姬,文姬答曰﹕「第四弦。」說得分毫不差。
  
文姬於16歲那年,嫁於河東衛仲道,可惜不久衛仲道去世,膝下無子,歸母家。時值東漢末年,天下大亂,文姬被胡騎擄劫,被迫嫁給了南匈奴的首領左賢王,身陷南匈奴十二年,生了兩個孩子。後來,因曹操與蔡邕相交甚厚,感念他沒有子嗣,便遣派使者前往南匈奴,以金璧贖文姬歸漢,再嫁同郡的董祀。
  
董祀官居屯田都尉,非常喜歡文姬,並沒有輕視文姬的過去。豈知嫁後不久,董祀因罪理當處死,文姬向曹操求情免去董祀的死罪。當時正值曹操賓客滿堂,許多名士,來自外地的官員坐了滿滿一屋子。曹操即向賓客們說﹕「今蔡伯的女兒在此,列位見見她吧。」文姬即蓬著頭走進來,磕頭請罪,言辭清辨,但十分悽楚,在場之人無不為之動容。
  
曹操聽完了她的申訴,說:「你說的情形的確值得同情,但是判罪的文書已經發出去了,有甚麼辦法呢?」文姬說:「明公馬房裡的馬成千上萬,手下的武士多得像樹林,只要您派出一個武士,一匹快馬,把文書追回,董祀就有救了。」 曹操隨即批了赦免令,派了一名騎兵追上去,宣佈免了董祀的死罪。
  
曹操問文姬:「聽說夫人家有不少書籍文稿,現在還保存著嗎?」蔡文姬感慨地說:「家父生前給我四千多卷書,但是經此戰亂,無一留存。不過我還能背出四百多篇。」



  
曹操就說:「我想派十個人到夫人家,讓他們把你背出來的文章記下,你看怎樣?」文姬說:「我聽說男女之別,禮不親授,只要給我一些紙筆,我回家就把它們寫下來。」後來,蔡文姬果然把她記住的幾百篇文章都默寫下來,送給曹操。曹操看了,十分滿意。
  
蔡琰的文風清婉俊麗,所作詩文有若干流傳於後世。因其經歷了動亂悲慘的生活遭遇,使文姬寫出了飽含血淚的五言體《悲憤詩》、《胡笳十八拍》和七言騷體《悲憤詩》,流傳至今。其中五言體《悲憤詩》和《胡笳十八拍》最有名。



  
《胡笳十八拍》是文姬歸漢時,一方面思念故土,一方面想到離開對自己恩愛的左賢王,和可愛的兩個孩子,分不清是悲是喜,只覺得柔腸寸斷,淚如雨下,在漢使的催促下,她在迷茫中登車而去,在車輪轉動的歸途中,十二年的日子,點點滴滴注入心頭,從而留下了動人心魄的「胡笳十八拍」。@(http://www.dajiyuan.com)(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次次都能逢凶化吉,他為什麼如此幸運?蔣家與布袋和尚的奇特緣分……虛雲和尚憑藉什麼,收服了民國政要?
  • 「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翠碧如絹的蕉葉,可入詩、入畫,是傳統藝術中的典型意象。在清朝初年,有一群江南閨秀,以此為名號,在良辰美景中結社唱和、賦詩填詞,為當地帶來一幕幕文化盛宴。這便是大名鼎鼎的蕉園詩社。
  • 明末的某個煙雨時節,蘇州郊外,支硎山中,出現了一位攬勝探幽的青年才俊。忽遇驟雨,他躲進一座莊園,卻駐足在庭院中,憑欄觀魚,困倦之際忍不住沉沉睡去。當晚,莊園主人就夢見山中別業,有神龍臥於欄杆。次日清早,主人親自入山察看,恰好看到仍在休憩的青年。
  • 10歲就當國師,受到三朝統治者禮遇,他到底是得道高僧,還是政治和尚,一件事揭開謎底。
  • 天啟年間,大明國運走向沒落。仕宦書香之家,尚能享有片刻閒適安寧的天倫之樂。在大學者王思任家中,聰慧婉麗的三小姐正無憂無慮地成長著。 清白的家風,淵博的家學,將她塑造成標準的才女。三小姐天生幾分偉丈夫氣概,竟不似一般的江南閨秀。在後來國仇家恨、命運浮沉的考驗中,她仍然堅守著忠孝節義,在苦難中構築了她的文學世界,並將那不讓鬚眉的性情貫穿一生。
  • 晚明時期,若論文學燦然之鄉,首推江南形勝;而江南詩書風雅之家,又以「午夢堂」文學家族為代表。情深意篤的沈宜修、葉紹袁夫婦,詩意地棲居塵世,撫育了眾多才華橫溢的兒女。葉家的三小姐葉小鸞,更是一位神仙般的妙齡才女。
  • 美要眇兮宜修,是湘水女神飄逸綽約的風姿,也是一位晚明閨秀的芳名。沈宜修,究竟是什麼樣的妙人,擔得起神仙一般的美好形容? 江南自古繁華,山水清嘉,地靈人傑。世家大族詩書傳家,女教興盛,湧現出眾多品貌俱佳、文名遠播的淑女。沈宜修就是其中頗具代表性的一位,她身處柴米油鹽的俗世,卻以細膩婉約的心靈,構築了生命的詩意桃源,更為後世留下了燦爛的筆墨。
  • 有宋一代風雅無雙,才子才女更是風華絕代。即使在動盪的末世,仍然出了一位濁世佳人張玉娘,其文采可與清照齊名,其德行遠追班昭遺風。她如幽蘭白雪高潔,在韶華芳齡仙逝,走過了短暫卻才情雙絕的傳奇人生。
  • 慶忌一驚,回頭用手揮向要離,沒揮中;再揮手又落空;第三次一揮,慶忌揪住了要離的頭,接著按入水中,再提起放在自己的膝上,慶忌說,「你竟敢動矛來傷害我!」
  • 椒丘訢一聽,沉默片刻後,嘆了口氣,扔下了手中的劍,對要離說,「過去,從來沒有人敢輕視我的勇猛。要離,你的勇敢超過我之上,你才是真正的天下壯士。」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