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監測結果都正常 鄉民罵攏係假

人氣: 2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6月28日訊】〔自由時報記者劉力仁/雲林報導〕「每次聞到臭味,酸酸的,很刺鼻,頭會暈,但台塑幾天後出爐的監測報告,永遠都是正常,難道臭味攏係假?」雲林縣淺海養殖協會理事長林進郎不滿地說。

台大教授詹長權日前出爐的研究報告,顯示六輕周圍五鄉鎮民眾罹癌率與六輕「顯著相關」,記者實地到六輕周遭鄉鎮調查採訪,走遍麥寮、台西,幾可確定一件事:「沒有鄉民相信六輕公布的大小監測報告。」

環保團體看守台灣秘書長謝和霖表示,至少有丁二烯、氯乙烯、甲醛、環氧氯丙烯、丙烯?等五項重大致癌污染物,台塑根本並未監測,明顯不足。

環團指重大致癌物 未做監測

環保聯盟雲林分會會長張子見說,現行污染物標準太寬鬆,忽略人體長期累積造成風險,先進國家都有「預防風險」作法,刻意將標準值提高,防止人體長期吸收造成危害,六輕應該比照辦理。

翻開監測紀錄,麥佬撾小海豐分校,今年4月13日上午及下午、6月4日、6月9日,四次出現臭氣,校方緊急採樣送台塑檢驗,其中三次未偵測到任何揮發性有機物。「難道我們鼻子都有問題?」老師無奈表示。

張子見表示,台塑檢測項目太簡單,像六輕如此複雜的石化工業,排放出來揮發性有機污染物,至少數百種,但台塑只檢測其中四十七種常見石化業污染物,涵蓋面太低,很多污染物根本沒有偵測,才會出現臭味瀰漫,但監測正常的離譜情況。

台師大教授:選擇性檢驗缺公信

台師大化學系教授吳家誠表示,台塑不能自行檢測,應該由第三公正單位全程監督,才能昭公信。目前的檢測技術水準,可以輕易檢測到將近兩百種有機性揮發物,台塑僅檢測四十七種,是一種選擇性的作法。

雲林縣環保局長陳世卿表示,六輕異味陳情案件採樣中,多數樣品符合排放標準,縣府將建請中央訂定更嚴格的排放標準,讓結果更符合民眾感受。今年度編列三千兩百萬元經費,逐步建立透明化機制,避免誤解。

環保署空保處長謝燕儒也同意監測項目應該增加,根據環保法規,台塑可針對「勞工作業環境」及產業別自行增加檢測項目,地方環保單位也可以因地制宜,加嚴標準。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