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海洋日 WTO籲速談成削減漁業補貼

標籤: ,

【大紀元6月8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周盈成日內瓦8日專電)今天是世界海洋日,世界貿易組織(WTO)秘書長拉米呼籲盡速達成杜哈回合全球貿易談判,其中的削減漁業補貼有助保護遭到過度漁撈的海洋資源。

拉米在聲明中說,「今天,我們冒著一項危險,即過度漁撈將耗盡我們海洋中的漁藏,許多物種將永遠消失」,而各國政府每年提供總共將近160億美元的漁業補貼使這個問題惡化。

他說,這不僅危害海洋,也危害全世界4350萬全職漁民。為使漁業成為一個永續性的產業,談成杜哈回合「將留予後代較豐饒的海洋」。

2001年底發起的杜哈回合談判中包含削減漁業補貼,但這部分也和談判其他主要部分一樣進展緩慢。談判主席烏拉圭大使巴葉斯(Guillermo Valles Galmes)去年底提出「路線圖」,供各會員國釐清主要爭點,例如哪些補貼應該禁止,哪些是禁止的例外,開發中國家享有哪些彈性等。

按照這份路線圖,巴葉斯在今年的2月、3月和5月都召開全體會議討論,但尚未浮現清楚共識。原定本月底再度進行的會議已取消,據部分官員研判,可能秋天才會重開會議。

在談判中,台灣和歐洲聯盟、日本、韓國等漁業大國對於削減補貼較為保守,即傾向保留較多補貼。美國則採攻勢。

美國貿易代表柯克(Ron Kirk)今天發表聲明說,美國向來推動較嚴格禁止有害海洋的漁業補貼,「今後也將繼續在談判中尋求較具企圖心的結果」。

一直大力推動大幅削減漁業補貼的海洋保育團體(Oceana)歡迎拉米和柯克的聲明,指世上海洋需要奧巴馬政府繼續追求成功而及時的漁業談判成果。

國際自然保育聯盟(IUCN)也發表世界海洋日聲明,呼籲各國在氣候變化談判中重視海洋保護。

IUCN說,直到目前,在氣候變化的國際談判中,海洋保護議題仍只扮演較小角色,但氣候變化對海洋影響深遠,例如海水酸化以及海水水溫上升,都衝擊海洋生態。IUCN希望年底在哥本哈根舉行的氣候變化會議中,各國能夠達成2012年後溫室氣體減量的新協議。

相關新聞
金融危機 經部:各國運用反傾銷更頻繁
台立院院會通過  台灣將開放政府採購市場
立院通過 台灣將成政府採購協定第41簽署國
台灣加入GPA案 台經部:馬總統批准後速通知WTO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