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打造節能舒適新生活 冷凍空調系越冷越夯

人氣: 56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7月14日報導】冷門科系柳暗花明又一村專題4(中央社記者周永捷台北14日電)「冷涼的,卡好!」。就像這句耳熟能詳的冷氣廣告台詞一樣,冷凍空調系的學生從家庭冷氣、大樓中央空調到節能減碳的綠能建築,始終站在第一線,絞盡腦汁,「對症下藥」,親手打造舒適、節能的新環境。

時值炎炎夏日,台北科技大學能源與冷凍空調工程系碩士班一年級學生蘇泓霖,一邊忙著拆洗冷氣機的濾網,一邊分享節能省電的「小撇步」。他說,事實上,只要房間開窗設計佳,氣流對流順暢,加上常清洗冷氣機濾網,冷氣只要設定比戶外溫度低5度,就能達到舒適又節能的效果。

擁有乙級空調技術士證照的蘇泓霖說,高職雖然也是學冷凍空調,但都是一些皮毛的技術,到了大學才比較深入探討相關學理,用實際狀況印證理論。他以「冷凍空調設計」這門課為例,必須用軟體規劃自己家中的節能目標,搭配省電裝置,實際操作下來,每個月家裡用電量足足省了20%。

另一名也具備乙級空調技術士證照的碩一學生陳嘉倫認為,系上的「冷凍空調節能技術」讓他印象深刻。不同於一般的冷氣師傅只是以空間「坪數」大小決定要安裝多少噸數的冷氣,這門課要求學生精算空間範圍內的活動人數、熱程係數、室內電器散熱量,才能決定冷氣安裝的位置及噸數。

「實習就像是把你丟在戰場一樣,熬下去,就是你的!」。曾維修過100噸大型中央空調的陳嘉倫說,寒暑假期間的實習,真的很像「做粗工」,有時顧客把一間房子交給你去規劃空調架設,除了要確保空調效能,室內空間美觀也不能受到破壞,「要涼又要美」,真的是煞費苦心。

他記得有一次幫便利商店架設落地式空調,要安裝水管時,因水管內壁剛上膠未乾就試機,導致水管當場爆裂,錯愕的他,一邊趕忙向店家道歉,一邊硬著頭皮重新安裝水管。

已有3年實務經驗的蘇泓霖回想擔任實習助理時,有時候師傅做這一步,助理就必須想到師傅下一步需要什麼工具,馬上遞給他,如果不小心遲疑個幾秒鐘,一陣「你要不要做?不做就回家去唸書!」的臭罵是免不了的。

至於冷凍空調工作最辛苦的地方,陳嘉倫認為,「趕工程」是大家最害怕的夢魘。他說,大樓興建完工後,建築師還要先通過消防設備檢查合格,再向台電申請用電,最後才是安裝中央空調。安裝空調前,任何一個環節若有所延遲,都會影響到空調安裝、測試及實際運作的進度。

「冷凍空調技師就像建築物的醫生,必須對症下藥」。蘇泓霖比較各種建築的差別,像是「人員活動情形」、「照明」、「散熱力」等因素,都是架設空調必須考量的地方。他以體育館為例,因為運動的人多,活動量大,加上充足照明產生的溫度高,空調系統的散熱能力必須要比一般商業大樓還要強。

他說,像醫院中有正、負壓不同病房,加上空氣中細菌含量須嚴格控管,規劃空調系統最複雜。因此,在實際安裝空調前,必須謹慎精算機器散熱量及細菌含量,並運用高效率的壓縮機及濾網,隔離部分細菌,確保空氣品質。

此外,隨著節能減碳趨勢在全球日益受到重視,冷凍空調科系學生也不缺席。蘇泓霖以系上所學的節能軟體,規劃自家省電目標,結合省電燈管、冷氣變頻等裝置,一個月幫全家省了新台幣1000多元的電費。

不僅從自家出發,蘇泓霖日前參與台灣師範大學體育館空調規劃工程時,便與團隊小組將空調排放的熱能轉接到溫水游泳池的鍋爐,省下游泳池鍋爐加熱每年所需的瓦斯費用100多萬元。

至於冷凍空調學系的核心價值,陳嘉倫認為,「精準」和「細心」是攸關冷凍空調品質的關鍵因素。不同於傳統的「土師仔」,大學甚至是研究所的專業訓練,就是要結合科學及實做,在「既符合老闆的荷包,又兼顧民眾健康」的前提下,提升所有人的生活品質。

蘇泓霖說,這一行特別的地方是,不論你學歷再高,還是要從基層開始做起,從小零件的組裝、大機器的維修,到整體環境的規劃評估,才能最有效率地營造省電、舒適的居家、工作環境。

談到未來的出路,這些學生一點都不擔心,他們自信滿滿地說,冷凍空調的就業市場目前是供不應求的狀況,「只要全台有一個地方的空調還在運轉,就有我們服務和工作的機會」。隨著能源問題日益受到關注,冷凍空調系的學生不再是「冷門」的一群,而是節能減碳風潮中「越冷越夯」的生力軍。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