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武術基本套路練習(4)

三新 整理
font print 人氣: 34
【字號】    
   標籤: tags:

第三節:功力拳(上)

1.預備姿勢

【口令】
功力拳預備

【動作】
站好立正姿勢,屈肘,兩手握拳,抱在腰部兩側(圖246)。

【要領】
兩拳拳心朝上,兩肩向外展。兩肘向後攏,挺胸收腹,下巴內收,目視前方。不能因挺腳收腹而使呼吸停在胸間,應以正常的規律進行呼吸。

2.上沖拳

【口令】一

【動作】
兩拳由腰際向上直衝,拳心朝前,拳眼相對《圖247)。

【要領】
兩臂上舉必須垂直,以保持擴胸狀態。

【功效】
鍛煉三角肌、肱三頭肌、肱二頭肌,肱橈肌和橈側腕長伸肌。

3.馬步栽拳

【口令】二

【動作】
1右腳不動,左腳向左跨出一步,兩腿屈膝形成騎兩勢,2兩拳在左腳跨出時,屈肘放在兩耳際,拳心向前,兩肩外展;3兩拳在形成騎馬勢後由耳際向襠前栽擊,拳心朝內,目光前視(圖248)。

【要領】
挺胸塌腰,大腿要蹲平,兩臂並不垂直下栽而是向前下方斜栽。

【功效】
主要發展下肢的縫匠肌、股直肌、股內肌、股外肌、脛骨前肌,腓腸肌和比目魚肌。

4.弓步橫擊(右)

【口令】三

【動作】
1右拳屈肘收至右腰側,拳心向上(圖249);2左拳向右,上、左方向直臂迴環;左腳以腳跟為軸、右腳以前掌為軸,同時碾地,上身左轉,形成左勢弓箭步;3左拳此時屈肘收於左腰側,右拳從腰際向右側平擊,拳心朝下,目視右拳(圖250)

【要領】
1左臂迴環,肩部要放鬆;右拳橫擊,要快而有力;2擴胸,兩肩外展,上體略向前。

【功效】
主要能發展下肢的股直肌、股內肌、股外肌、腓骨長肌、脛骨前肌,髂腰肌、闊筋膜張肌和上肢的肱二頭肌、三角肌以及背闊肌、胸大肌、腹外斜肌等,並能促進肩關節的靈活性。

5.弓步栽拳

【口令】四

【動作】
1屈肘,兩拳附於耳際;2直臂向前下方斜栽,拳心朝下(圖251)。

6.弓步橫擊(左)

【口令】五

【動作】
1左拳屈肘收至左腰側;2右拳向上、右方向直臂圓環;.右腳以前掌碾地,使腳跟轉向左方,左腳以腳跟碾地,使腳尖裡扣,上身隨之向右轉,成為右勢弓箭步,3右拳此時屈肘收於右腰側,左拳則從腰際向左側平擊,拳心朝下,目視左拳(圖252)。

要領和功效和右弓步橫擊相同。

7.弓步栽拳

【口令】六

【動作】
和動作五(弓步裁拳)相同,但方向相反(圖253)。

8.分掌並步

【口令】七

【動作】
1兩拳變掌,交叉於右膝的(圖254);2左腳向右腳併攏,兩掌變叉上舉,並分向左右兩側繞環;3上身立直,兩掌從左右兩側屈肘變拳抱於兩腰側(圖255)。

【要領】
這個動作好像在作深呼吸,但兩掌在繞環時要迅速。

【功效】
活動肩關節,促使背闊肌、胸大肌等肌肉作緊張和鬆弛的鍛煉。

9.弓步雙沖(左)

【口令】八

【動作】
左腳向左跨出一步,屈膝,右腿挺直,成為左勢弓箭步,上身左轉;兩拳同時由腰際向前平擊,拳心向下(圖256)。

【要領】
兩拳略高於兩肩,上身略向前傾,後腿用力挺直,前腿盡量前屈,腳跟完全著地,腰部和臀部下塌。

【功效】
主要發展上下肢的肌肉。

10.弓步雙沖(右)

【口令】一

【動作】
1右拳由身前下沉,向後反舉,變成反鉤手(圖257),2左腳收回,並於右腳旁,兩腿直立;左拳變掌,由身前下沉,隨左腳並步朝右肩處屈肘抄起,成為正立掌(圖258)。

【口令】二

【動作】
1左腳向前跨出一步,屈膝,左掌仍變拳由右肩處上舉,並向前劈下,拳眼向上(圖259);2右腳上步,右鉤手變拳,由上向前砸下,左拳收於左腰側,兩腿屈膝,形成騎馬勢(圖260);3右拳收於右腰側(圖261)。

【口令】三

【動作】
1左腳以前掌碾地,右腳以腳跟碾地,使上身右轉,變成右勢弓箭步;2兩拳由腰際向前平擊,拳心均向下(圖262)。

【要領】
在馬步變為弓步雙沖的時候左腿要猛力蹬直,而兩拳在左腿猛蹬上身右轉時,用力擊出。

11.偷步橫掃

【口令】一

【動作】
右腳從左腳後做偷步,左拳由身前隨上身之左轉向左後方橫掃;右拳變掌同時向左橫掃附在左肩部,勢如第四路彈腿中的偷步橫撐(圖263)。

【要領】
右腳在做偷步之前,左腳要轉正,偷步時的兩隻腳尖,必須在一直線上,不可參前落後。

12.輪臂上衝

【口令】二

【動作】
兩腳以前掌碾地,使上身從右向後轉,左拳不動,右掌在轉身時從左肩處舉至頭頂上面(圖264)。

【口令】三

【動作】
1左腳向右腳併攏,屆膝下蹲,左拳垂下,右掌變拳直舉(圖265);2兩腿全蹲,左拳由前向上舉起,右拳由後繞向後下方,拳心向後(圖266);3左拳由上向後繞環,至身後下方時屈肘收於左腰側,右拳屈肘從身前向上衝舉,身體隨之立起(圖267)。

【要領】
掄臂上衝是兩臂向後迴環的動作,因之要求兩肩放鬆,在形成沖天炮拳後,左肘要後移,胸要挺,腹要收,目視左側。

【功效】
主要能夠鍛煉肩關節周圍的肌腱纖維及從肩胛骨喙突展延而來的副韌帶,擴展周旋運動的範圍,並對膝關節的庶肌腱、胭肌腱、腓側副韌帶,膕斜韌帶、半膜肌腱等,增強了它們的強韌性。

13.左蹬腳

【口令】四

【動作】
右拳屈肘護頭,拳心向上,左拳伸於襠前護襠,右腳不動,左腳用腳跟向左側平伸蹬出(圖268)。

【要領】
上身在蹬腳時要略向左轉,目視左腳,右腿必須挺直,左腿直蹬.腳尖上翹。

【功效】
主要發展髖部肌腱和股二頭肌、半膜肌、小腿三頭肌等。

14.右蹬腳

【口令】五

【動作】
1蹬出之左腳向前落步,腳尖向外撇,2上身從右向後轉,左拳在轉身後由左側上舉,屈肘護頭,右拳下裁襠前護襠,3右腳向前方蹬出(圖269)。

要領和功效同上。

15.弓步衝拳

【口令】六

【動作】
1右腳向前落步,成為右勢弓箭步,左拳拳心向裡由頭上屈肘作挎物狀落於胸前,右拳也同時屈肘作挎物狀由下向上挎於胸前,3兩拳同時由胸前向前後平伸衝出,拳眼向上(圖270)。

【要領】
落步變弓箭步時,先成馬步狀,將兩拳收於胸前,然後左腿用力一蹬,兩拳向前後衝出。

16.馬步挑擊

【口令】一

【動作】
左腳不動,右腳屈膝提出,上身轉正對向功力拳的起勢方向,右拳變掌,掌心向上,屈肘,以掌背略擊右腿,左拳隨上身的轉正,向左側平伸(圖271)。

【口令】二

【動作】
1右腳向右側伸落步,右掌轉臂變反掌,以掌心附於右腿前,左腿屈膝,上身左轉,形成為左勢弓箭步,左拳不動(圖272);2左拳屈肘收至右肩處,右掌直臂向左前方挑起;3上身右轉,為馬步,左拳成復拳,由右肩處向左平擊,右掌屈肘收至左肩處,直指朝上,為正立掌(圖273)。

1 7.敗勢斜擊

【口令】三

【動作】
1右掌向右後方斜舉,變反鉤手;2右腿直立,左腳向右腳靠攏,左拳變掌,隨左腳並步。從左向右肩部抄起,五指向上,為正立掌(圖274)。

【口令】四

【動作】
1左腳仍向左跨出一步,屈膝,左掌變拳由右肩處上舉,並向左前方劈下;2右腳向左側上步,右鉤手變拳,並由上向前砸下;3左腿屈膝,右腿挺直,上身向左側傾斜,右拳轉臂使拳眼向下,形成反拳斜伸於右腿上方,左拳同時變正立掌,附在右肩前,目向右側注視(圖275)。

【要領】
1口令四的動作,必須在同一時間進行,要快,要一致;2敗勢的左腿屈膝同於騎馬勢,而右腿挺直則同於弓箭勢,左掌的肘要貼攏胸腹部,臉轉向右側。

【功效】
主要發展岡上肌、三角肌、岡下肌.太圓肌,肩胛下肌及腿的肌肉。

18.弓步衝拳

【口令】五

【動作】
1右腿屈膝形成馬步狀;左掌變拳和右拳一同屈在胸前,肘關節貼於腹部;2左腿猛伸,變成右勢弓箭步,兩掌隨即向左右兩側平擊,拳眼向上,均為直拳(圖276)。

19.馬步挑擊

【口令】一

【動作】
和前述的馬步挑擊動作的口令一相同(圖277)。

【口令】二

【動作】和前述的馬步挑擊動作的口令二相同(圖278,279、280)。

(本文轉載自正見網)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武有止戈之意,眾人皆知,但通常所說止戈,卻是以武止武,在我看來,並非武之本意。中國武術也好,哪門藝術也好,千百年來都有一說法就是最高境界叫「天人合一」。這也算是中華民族古老文化的一個核心吧!可這「天人合一」到底是什麼樣,各行各業中各有說法。但在本人對中國古文化的理解和民間百姓的認識來看,天,在一般的範疇裡是指最大、最高的,可以理解為一切的主宰吧!那「天人合一」是否可以理解為與一切的主宰保持一致呢?
  • (大紀元記者費珊珊南澳阿德雷德採訪報導)4月7日,武術散打教師戴爾(Dale Millbank)帶著父母和妹妹來觀看美國神韻國際藝術團在阿德雷德的壓軸場演出,散場後,他們久久不願離去。提起晚會給他的印象,他幾乎將節目從頭說到尾。戴爾介紹說他習武已10年,是始於日本的傳統,後來又參練了其它各種形式如合氣道、中國武術、跆拳道、柔道等。

  • 彼特‧巴士特(Peter Basterch)是澳洲全國性大報《澳大利亞人報》的一個資深編輯,他長期鑽研中國文化,也練習中國武術內功,所以對中國文化頗為熟悉。他觀看神韻演出後表示,演出很好,是對傳統中國表演藝術的極佳展現。他說:今天演出的服飾很美,演員的技巧也很高超。我覺得這是對傳統中國表演藝術的極佳展現,可惜這在今天的中國已多少被遺失了。我看如今的中國政府完全沉迷於經濟和商業的發展,把諸多的傳統美德都拋在一旁。」
  • 「春之旅」神韻晚會第四場,也是在硅谷巡迴演出的最後一場, 5月17日下午2:30在聖荷西藝術表演中心(San Jose Performing Arts)再創輝煌。「春之旅」神韻晚會集合過去3年神韻晚會的精華,把中華5千年正統文化完美的呈現給觀眾,每一個節目都帶給觀眾不同的震撼。Seth Burton先生從18歲開始學習武術,堅持到現在,他學習過中國武術、日本武術,還教過擊劍術。此外,他還學過中文和中國的《易經》、《道德經》。上半場結束後,Burton對記者談了他的感受:
  • 2009世界運動會即將登場,包括柔術、空手道以及傳統中國武術均分別較勁,互別苗頭,來自各國的武林高手將齊聚高雄過招。
  • 這位「大鼻子的武林高手」今年才三十歲,但卻已經在開班授徒,他在各大級別的武術比賽中獲牌無數。以今年五月底舉行的全德武術大賽為例,大衛就贏得了「刀」、「棍」、「三節棍」、「對練」等四個項目的金牌,鋪開了今年10月份去加拿大多倫多參加世界武術比賽的道路。
  • 彈腿預備要領是當左手做動作時,眼睛注視左手;當右手做動作時,眼睛注視右手。
  • 第五路 架打:(1)馬步衝拳(2)弓步架打(3)挽臂撩掌(4)寸腿彈踢(5)馬步衝拳...立定收勢;第六路 雙展:(1)弓步沖掌(2)僕步屈肘(3)雙環拳(4)寸腿彈踢...立定收勢..
  • 跨虎要領是1這裡的兩臂動作是迴環運動,所以上述的動作必須連貫進行;2身體的重心必須落在右腿上,左腳虛點地面,右手屈腕要稍用勁,左反鉤手也要稍稍用勁屈腕,左臂盡量後舉,要挺胸塌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