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婆羅洲

【新紀元】懸空步道觀生態

文、攝影 ◎ 黃淑貞

人氣 1

【大紀元8月26日訊】有點腳軟的踩踏其上,卻又不放棄拍照的大好機會,在樹木間遊走,記錄著起伏樹冠的世界……

PORING,國家公園內一個經常被拜訪的地方。它的字意原為竹林許多的地方,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當地的住民根本不敢前去,總認為陰鬱且經常冒著煙,必有不祥之地。直到愛泡湯的日本人來到,開發了溫泉,逐漸奠定觀光的價值。爬完神山也好、僅走步道也行,來到此地泡湯絕對舒坦。想不受干擾,多花點錢在封閉的小屋內靜靜享受,想看人、看風景、省點錢,外面的大眾池足夠玩耍。

Canopy Walkway高空體驗

一九九零年五月開始開放的Canopy Walkway是園區內最為人津津樂道的,長一百五十七點六公尺,高四十一公尺,在高大的Menggaris間搭起繩橋,每一小橋段僅能容下六人行進,若有人調皮上下用力搖動,一定會引來膽小者的驚叫聲。


Canopy Walkway高四十一公尺。

這種Canopy Walkway原是學術研究用,為了研究熱帶雨林的樹冠層生態,在世界上一些重要據點,都設置有這樣的研究點。此地的設施純粹為了觀光用,讓遊客體驗雨林高空的視角,每人RM5,若要拍照還要購買攝影票RM5。居高臨下的感覺冷暖自知,我有點腳軟的踩踏其上,卻又不放棄拍照的大好機會,在樹木間遊走,記錄著起伏樹冠的世界。

這條包含Canopy Walkway的步道僅僅一公里長,其間生物的多樣性讓相機不得休息,造型特殊顏色鮮豔的棘蛛、以藍為底背部散生黑色斑塊的椿象、眼如棍棒的柄眼蠅、藍色果實的雞屎樹,以及喜愛陰暗環境的蝶種穿梭飛舞,讓人走不出這片林子。


Troides amphrysus (Golden Birdwing)。

在PORING,RM4可以進入蝴蝶生態區,別以為會有大量蝴蝶飛舞。其實開放的空間,給了蝴蝶相當大的自由,因為要訪花、求偶與產卵,飛翔是成功的要素,怎麼可能待在自由來去的地方,鎮守一方?倒是園區內種植許多的蜜源植物及特定蝴蝶的幼蟲食草,如此可以讓牠們有採蜜的空間及繁衍下一代的食物。對於重要的目標蝶種,則特別區隔一個透光卻封閉的區域,食草、蜜源植物不缺,天敵無法接近,卻唯獨失了自由,然而可以讓付費的遊客不失望,欣賞到美麗翩翩的蝶影。

婆羅洲特有的鳥翼蝶,體型比一般蝴蝶大,停棲的姿勢一如夜蛾,讓人可以欣賞如鳥羽一般的紋彩。在園區內,牠們一動也不動的停棲,任憑我們拍了又拍,滿足的離開這片並不大的空間。

之樂,我們這幫外國人走在PORING的付費景點,心中猶留著美麗蝶影與凌空俯視的驚嘆。

險些錯過的大王花Rafflesia
 


七十五公分的Rafflesia,沒什麼味道。


已開始腐壞,花型依然完整的Rafflesia。

為了這一朵花,我的心情起伏不定。雖然說一切隨緣,既然知道正在開放,豈能不盼望!

一切的起源,在於神山步道。當我拿相機照著蘭花,一位熱心的路人又找了另一種類要我拍,順便問我,是否知道“RAFFLESIA”?因語言的隔閡溝通了良久,等到確定是大王花正在開,就在PORING附近即可找到,全身頓時充滿活力,二零零三年已經錯過一回,二零零八年一定要把握機會。

而地陪堅持認為,當地與他有訊息往來的住民並未告訴他開花的消息,要我別相信路人甲的情報,甚至找來國家公園的接待員也證實花已凋零,我們已錯過了拜訪的時機。熱盼的心頓時凝結,慢慢盤算如何是好,是否包車前去哀悼它的遺骸?幾經思考還是跟著行程走,到PORING時再看狀況。

皇天不負苦心人,答案總在嘴巴上,靠著英文能力好的夥伴在visitor center問到了真相——正在開。一群人雀躍的往民宅前去,路旁的小標語畫著名為R.keithii的大王花,直徑七十五公分,並且寫著“FULL BLOOM”(全開)。

要看到這樣的場景並不容易,花期並不固定的它,花苞由小如乒乓球長大到甘藍菜大小,長達十五個月,再漸次盛開也要二天,卻只能欣賞短短四~七天的花顏,想一睹真面目,只能靠運氣,即使如地陪的在地人,一甲子的年歲仍未看過。

在農家的帶領下,步行約十分鐘,越過簡單圍籬,終於見到傳說中的大王花。據說,它是寄生植物,沒有根、莖、葉,不會行光合作用。僅分布在發現地蘇門達臘、婆羅洲和馬來半島。它有七種品種,最大的直徑可達一公尺,最神奇的是,它沒有固定的開花時間,所以對於短暫停留又可有可無的遊客而言,它僅存在於圖片上,是個傳說,幸好我們不放棄,甚至不想依賴地陪也想找看看,就是這樣的堅持,我們看到了。也明白了為何上星期已凋零,這周又可看到!

在圈圍的現場中,散生著不同個體的生命歷程。含苞大小不一的Rafflesia被農家以鐵絲網圈護住,已經死亡發黑卻完整未變的黑色型大王花兀自挺立,也有已經枯死成一攤狀如瀝青的黑色黏稠物,瀏覽一圈,就能排列組合著它們的生命足跡。此一活生生的植物教室,農家在大王花上搭著黑色棚子,並且拉開與遊客的距離,以免遊人興奮之餘入內踐踏,如此才能讓更多的人參觀,維持品質也賺取更多的補貼,一人RM15,對於生計大有幫助。細心的農家,甚至將大王花的寄主植物——Tetrastigma固定在大樹上以維持一定動線,並固守永續利用的植物資源。

大王花俗稱Corpse flower(腐屍花),是因為它在開花期間會散發出一股惡臭,以吸引喜愛腐肉味道的蒼蠅來授粉,但是,面對這一朵花瓣上可見黑色穿孔並不是很新鮮的大王花,雖然可見來回穿梭飛舞的蒼蠅,卻未聞到令人不悅的味道,是時候未到?是距離太遠?還是與眾不同呢?◇

本文轉載自新紀元週刊第129期【生態行旅】欄目 (2009/07/09刊)

本文連結: http://mag.epochtimes.com/131/6607.htm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澳洲大自然風光--悉尼第一導航燈塔
千島湖上第一城 布羅克維爾
【新紀元】旅人手札:海邊的污油
組圖:多羅邁特壯麗石灰岩峭壁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