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弋陽縣發現稀有水生動物桃花水母

標籤:

【大紀元9月11日報導】中國江西省弋陽縣農業局水產站工作人員日前發現1種罕見的水生動物,經江西省水產局認定為世界稀有水生動物「桃花水母」。

桃花水母(Craspedacusta sowerbyi)又稱桃花魚,是地球上最低等級的腔腸動物,距今已有6.5億年,出現時間比恐龍早幾億年,被喻為生物進化研究的「活化石」,其本身獨有的基因對現代基因工程研究有重要意義。桃花水母對生存環境有極高的要求,水質不能有任何污染,活體罕見,極難製成標本,被喻為生物進化研究的「活化石」,更有「水中大熊貓」之稱。

「桃花水母」可愛、晶瑩剔透的外型,不同於一般水母體積大且具毒性,「桃花水母」體型較小也不具毒性;它們對居住地的水質要求甚高,除了不能受污染,水溫也要保持在35度以下。


桃花水母(互動百科)

桃花水母的外形象一把撐開的傘,傘邊緣有許多細線狀的觸手,這是它的捕食器官。口朝向傘下方,位於一條管子的末端,具4片唇。食物由此吞入,消化不了的殘渣,仍由口排出體外,所以桃花水母嘴和肛門是一個。傘緣有一水平緣膜,此為水螅水母的共同特徵。

桃花水母出現時間一般較短,故難於發現。由於它們多在早春桃花盛開時節出現,在水中游動時,狀若漂浮在水面的桃花花瓣,因此,中國古代稱它們為「桃花魚」。古書明確指出,桃花魚「非魚也,生於水,故名之曰魚;生於桃花開時,故名之曰桃花魚」。

中國早在明代萬曆三十七年(1609年)的《歸州志》就有關於桃花水母的記載,並且幾乎每年10月至次年3月間都會大量出現。桃花水母扇徑約10毫米左右,顏色有淡紅、潔白、乳白、棕紫色,身體晶瑩透明,分成四瓣,柔軟如綢。因為它與桃花開謝同步,形似桃花,艷如桃花,所以得名。當地傳說桃花水母是王昭君的眼淚變成的。

桃花水母為無性生殖與有性生殖世代交替形式,螅狀體(水母的「童年」)對環境要求極低,而一旦分離出水母則對環境和水質要求很高。環境適應時,螅狀體便自然分離出水母;環境不利時,螅狀體便長期吸附於水下或岩石縫中世代生存下去。

目前全世界已發現11種桃花水母,其中9種產在中國。 @

相關新聞
大陸電動汽車保費高企 車主被逼賣車
【時事金掃描】中共兩防長被控 北京突降冰雹
【翻牆必看】中共救樓市大招皆失靈了
中國房企遠洋集團遭清盤呈請 股價跌10%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