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銘溢--追求從農樂 

賈亦珍
font print 人氣: 4
【字號】    
   標籤: tags:

 對劉銘溢來說,務農的記憶是很複雜的,懵懂無知的童年,雖然他必須幫忙做農事,但他很快樂,「那是我最快樂的一段時光。」他的工作是養牛、放牛,「放牛這工作就像在玩一樣。」

 玩法有很多,「放在草地上讓牛吃草,我就可以去抓鳥。」當然,也包括採水果,有時也要帶牛到溪邊讓牠泡水,那時他會騎在牛身上跟牛一起玩水,當然,抓抓泥鰍也是附帶的工作,抓到了,晚上家裡就多了道菜。

 他家有種稻也有種橘子,種稻收入可以維持一家子的生活,讀書錢則靠橘子園,劉銘溢永遠記得葛樂禮颱風那一年,再過幾天就可以採的橘子,一夜風狂雨驟全掃下了地,媽媽第二天一大早到園子裡看到滿地的橘子,難過地哭了出來:「今年怎麼辦?」跟在媽媽身邊的他,第一次赤裸裸地感受到老天爺的無情及務農的悲哀,也跟著哭了起來。

 吃盡苦頭的父母,更鐵了心不想讓兒子務農,讓他唸高中,有時天意難測,農事自己找上門來,他高三時同學的叔叔到日本引進了巨峰葡萄,有天他到同學家裡吃到這種葡萄,顆粒大不說,還很甜,他馬上要了一些苗回家種。

 「當時正好經濟開始起飛,人民開始注重生活品質。」劉銘溢說:「而且,當時水果不像現在這麼多。」劉銘溢家種的巨峰葡萄豐收,賺了不少錢,「當時米一斤才3.5元,葡萄一斤30元。」

 儘管如此,父母還是不希望兒子務農,所以在他高中畢業後就要他到台北發展,他就走上了公務員之路。葡萄園交由父母來管,但最繁重的剪枝工作他自己來,「所以每年冬至前後我都要請一個星期假,回家幫葡萄園剪枝。」

 太太娘家是茶農,所以,他在台北也開了一家茶莊,賣酒兼賣茶,日子過得不錯,「每天以茶會友,很快樂。」所以,民國89年他退休時,務農並不在規劃之內。當時父母年紀也大了,葡萄也不種了,一些地都給親朋好友種,他就悠閒地在台北開茶莊,但老天由不得他太閒,在90年來了個921大地震,把他再震回農園。

 地震震垮了那些向他家借地的親朋好友的棚架及農業設施,要再種就要花錢把架子搭起來,但他們不想,所以就把地還給劉家。看著土地荒在那兒,他爸爸很不捨,自己又做不動,就跟剛退休的大兒子劉銘溢商量,看他能不能回來種。

 「太太跟孩子都反對。」劉銘溢說:「倒是我朋友都贊成。」他自己也考慮了很久,最後決定回去接手。「我對務農一直很有興趣。」劉銘溢說:「我很想試試這個以前沒做過的事,而且也可以撥點時間曬曬太陽,流汗換健康,對身體也好。」

 他沒有種他熟悉的葡萄,因為照顧太費工,而且現在太多人種,沒有什麼利潤,他選擇的是桃子及杮子,桃子價高,杮子不用耗太多時間照顧,這樣他才能兼顧台北的事業。「杮子野性強,可以用粗放的方式種。」劉銘溢說:「我老家旁邊有棵杮子樹,整年沒人管,產期一到也長滿了杮子。」他一開始就堅持有機方式栽種,不用農藥,不用化肥,絕不用除草劑,所以每隔一段時間他就要請工人幫他割草。

 老天爺老愛開他玩笑,97年颱風從大甲溪旋進來,桃子都已收了,但晚一點收的杮子就倒了楣,顆粒未收。但桃子樹的葉子也全被掃下來,整個生長都亂掉了,不該開花時亂開花,原本冬至後20天才該開的花,冬至前就開了,開花太早桃子就長不好,這回換桃子園摃龜。對連著兩年的損失,劉銘溢看得很開,「我一點都不難過,因為那是天災。」也因為今年不用摘桃子,所以夫婦倆有充分時間飛到美國去參加女兒的博士畢業典禮,玩了1個月。
追求從農樂 劉銘溢

 儘管賠了上百萬,太太鄧淑花曾希望劉銘溢收手,但劉銘溢卻有更多的計畫,鄧淑花沒有堅持自己的反對,因為,她發現劉銘溢做得很快樂。畢竟,快樂是無價的。

──轉自《農業易遊網》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中央社記者黃礦春巴拿馬市25日專電)多年來,駐瓜地馬拉台灣技術團協助改善瓜國農業技術及輔導小農從事農業生產成效良好,深獲各界好評,最近更吸引國際農業研究機構代表前往觀摩。
  • 國立嘉義大學印尼國際志工隊及泰國農糧蔬果服務團,7月中旬分別出訪印尼及泰國服務,傳授農業知識與食品專業技能,已於26、27日返國,師生帶回滿滿的心得與感動。
  • 神農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農業和醫藥的發明者,相傳他發明及製造了耒耜等多種農具,教會當時的人們耕作,開啟了中國原始時代從採集、漁獵進步到農業文化的智慧...............
  • (中央社記者楊淑閔台北16日電)農委會農業試驗所今天表示,民國97年台灣銷日火鶴花占其火鶴花進口量達90%;農試所除於95、96年研發出3個新品種,今年再誕生台農4號紅粉女孩,為外銷注入生力軍。
  • 台東上百名農民今天前往東河鄉公所抗議,認為莫拉克颱風農損認定「由寬變嚴」;台東縣農業局表示,政府「從寬」認定,指的是「資格」而不是「標準」,依農委會公告為主。
  • 炎帝,相傳與黃帝是同胞兄弟,管理陽光熾熱的南方大地,是太陽神,也是農業、醫藥之神。
  • 宜蘭縣有啥好吃的料理﹖茶餐是不錯的選擇!大同鄉玉蘭及冬山鄉中山休閒農業區,各自推出以茶葉入菜的茶餐美食,縣長呂國華昨天試吃後讚不絕口。
  • 推廣無毒農業洪輝祥扮綠農運動推手洪輝祥運用部落格,協助小農行銷無毒農產品到全台。
  • 從9月初截至到目前,長春工程學院、東北師範大學、長春理工大學、農業大學、華僑外國語學院等幾所高校均發生了甲型H1N1流感聚集性確診病例和疑似病例,數百人被隔離。各高校加強了防控措施,不僅本校教職員和學生進出校門要出示證件,而且有些學校禁止外來人員入校;一些學校則要求外來人員除了進行登記外,還要測量體溫。此外,所有大型活動全部取消,活動聚集人數不得超過200人。各高校每日要向相關部門匯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