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立

陳嘉莉
font print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去年看過一部日劇「三十拉警報」,今年即將年屆三十的我,忽然想起慘澹的高中國文課所讀的《論語》,一向對於孔子所言相當推崇。儘管高中生的我對論語懵懵懂懂,仍舊深信不疑,總有一天會把國文老師要我們背的論語靈活地運用於生活。可是即將年滿三十歲前的一百天,沒有感覺三十而立的成就感與滿足感,取而代之的是一連串失落感與無助感。

儘管時代進步、兩性平權的觀念日漸高漲,家母對兩性平權的觀念沒有與時俱進。有一天,我坐在客廳地板上做拉筋運動,猛然一站立腰部稍微扭傷,家母淡然地說:「你看吧!老了還不認輸!」我怎麼會老?還不到三十歲的我怎麼會被說成老女人?現代社會對於像我這般年紀的女性稱為熟女,擁有工作的經驗與獨立的經濟基礎,談了幾場戀愛,渾身上下散發出成熟的韻味與自信的風采,不就是對熟女的恭維嗎?家母在一旁潑冷水道:「女生從25歲開始走下坡,再過幾年你就到谷底,而且是永遠回不了頂峰,趁著現在還沒跌落谷底,趕緊結婚生小孩,反正剛好身邊有男朋友,不然再過幾年沒有本錢講價錢!」真難以相信家母對於現代女性的認知保守的存在於附屬於婚姻與男性主義之下,有一種強烈的直覺我要被出價賤賣,而且是清倉大拍賣。

因為年紀到了,剛好身邊有個倒楣鬼,所以就結婚吧!這樣的說法未免輕浮與廉價得可悲。交男朋友時,並不是基於他會是一個好丈夫或是一個好爸爸的前提才決定交往,而是因為他有某些吸引我的特質,交往可能會讓生活更有趣和豐富,然後,隨著時光遞嬗、一起經歷生活的磨練與面對各種挑戰,彼此還是堅信兩個人比一個人好。同時,有一天心血來潮或是某種奇怪的理由,發覺彼此到了適婚年齡了,便開始以另一個角度仔細去思慮身邊的人是否有可能從生活的同伴轉變成生命的伴侶。

從生活的同伴轉變成生命的伴侶是極為冒險而且充滿挑戰的旅程,自己變成嚴格的審判者,以最高的標準與多元的角度去評量原本男朋友角色的他,他以往的紀錄將是他能否成為未來好丈夫、好父親的直接決定因素。但是當你用高標準去評量他,錙銖必較於優點和缺點,距離好丈夫和好父親的標準就似乎遙遙落後。心中泛起懷疑的漩渦,雖然這個人他始終沒有改變,改變的是自己的心態與評斷的標準,當自己用最高標準去要求別人,發覺別人無法達到標準,自己也深陷信任動搖的困境中。

從開始想要結婚、決定要結婚到真正結成婚,心理的煎熬與反覆起伏的情緒,著實輕易使人泛起寧可不結婚的念頭。自己從不想結婚、到心想結婚是穩定發展的下一步,以至決定要結婚,不停攪拌與混亂的過程使彼此不時出現爭吵與口角。

兩個家庭的背景不同與處理事情的方式懸殊,溝通占據大部分的時間,花時間溝通不是最累人的,最讓人感到筋疲力盡的是信任隨之逐漸瓦解,尤其雙方的價值觀的衝突在此時更顯得突兀。觀念上的衝突讓我無故嚎啕大哭,成為情緒化的動物,小口角被用放大鏡看待、挑對方的小缺點,連珠炮似的批評和消失無蹤的諒解,使以往體貼善解人意的我突然性格大變。我知道這全是沒有安全感作祟,懷疑與缺乏安全感時不時縈繞著我的思緒,占領我的樂觀想法,像是一大朵烏雲遮蔽著樂觀的湛藍天空,隨之而來的全是負面消極的感受。

彼此容易被一方挑起的情緒所影響,如果另一方聞雞起舞,勢必吵得天翻地覆,一發不可收拾。幸好在我越感失望與沮喪的時刻,身旁的他適時給我信心增強,給缺氧的愛情注入更多的高壓氧。以前認為結婚是小倆口的事情,然而過程中實在有太多的細節須要討論商量,雙方必須不斷溝通與商量取得共識與平衡,和親近的人商量討論比開會還要難,開會時每個人就工作範疇報告,報告進度與討論解決方案。但和親近的人商量容易出現不耐煩與堅持己見,認為親近的人應該了解自己的想法,無須謷言。溝通不順暢也較易發脾氣,這是我們都對自己人不正確的思維,正是因為跟親近的人溝通商量事情,更加需要清楚明瞭,把話說清楚,把彼此的想法和需要開誠佈公,雙方取得共識和平衡點,事情才能順暢得進行。

百年修得共船渡,千年修得一家人。要成為家人與夫妻是難得的緣分與情感的累積,若為了籌辦婚禮的過程中,傷了和氣和感情,實在得不償失。不管是夫妻抑是家人,心平氣和地商量,同心一志完成目標,相信所有的困境與刁難都能迎刃而解。或許這也是邁向三十而立必經的考驗,孔子所謂的「三十而立」豈是憑空可達到的呢?@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有幾分鐘的時間裡,我不想活著,沮喪到極點。可是誰懂得處置悲傷的死亡,內心深處恐懼死亡,但在這一刻沒有活下去的動力與希望。不想照鏡,不敢裸著身子站在鏡子前,不願意和朋友聯絡,似乎即將陷入被揭穿的場面,誰能告訴我?我到底怎麼了?平時冷靜理智的自己沒個準,癱坐在客廳的角落,讓失去思考的靈魂在房子四處遊蕩,一步也踏不出大門。
  • 茹芬外表看起來有點高傲,但事實上她並不是驕傲,她對於人際交往顯得手足無措。從幼稚園到國小畢業,她一直是老師眼中的資優生,也是爸爸媽媽心中聰明的乖女兒。老師交代的作業,茹芬絕對準時繳交,作業完美的程度令老師嘖嘖稱奇。

  • 一個人的孤單還是兩個人的寂寞?你有想過某些時候,一個人比兩個人好?誰能坦然享受獨身的生活,而不覺得孤單?誰能自在沈浸於兩個人的生活,而不覺得煩悶?
  • 背叛後的原諒是對人格道德的考驗,經過百思千想之後,還是難以找到合適的理由說服自己,而唯一僅存的理由只剩下愛,愛能解決很多的問題,但背叛的殺傷力和後作力實在強大到無法想像和預測,傾斜的天秤是無法平衡的,連愛也支撐不了傾斜的天秤。
  • 對天氣本來沒有愛惡,卻因為搬新家,做了遮陽頂之後,開始討厭起下雨天,尤其滴滴答答的雨聲總攪我得快要發怒發狂。如果一陣大雨瞬間霹靂啪啦下完,停止吵鬧喧嘩,我可能還會感謝天空做美,滋潤大地生息,順道清洗一下佈滿灰塵的遮陽頂。
  • 不管是教育工作者或是家長,不要把兩性的教育看得過於敏感與嚴肅,師長應該以自然、正向的態度和觀念灌輸兩性關係與教導身體保健的觀念,讓孩子從認識自己的身體開始,學會讓自己身體健康著手,讓小朋友學習照顧自己的身體,瞭解自己的身體並且尊重他人。
  • 婉佳婚後不久即懷孕,先生和婆家體恤她懷孕辛苦,要婉佳把工作辭掉專心在家待產。產後,婉佳專注於照顧孩子,疏忽經營和先生的感情。先生是一家貿易公司的經理,時常和廠商應酬,夜夜笙歌,有時凌晨才回家,徹夜不歸的情況越來越頻繁
  • 我站在學校圍牆外,仔細找尋熟悉的面孔,望穿秋水怎麼也不見他的蹤影。他是不是生病了?是不是今天請假沒有上學?自責自己是個失敗的媽媽,孩子的成長過程只能在一定的距離外旁觀。遠遠看著一天天漸漸長高茁壯的孩子,不曉得他現在看見我是否還認得出我是媽媽。十年前我懷了第一胎,第一次當媽媽緊張又喜悅的心情,經歷陣痛十二小時候,終於把懷胎九個月的孩子順利生了下來。
  • 黃曆七夕情人節比西洋情人節多了一份惆悵。中國情人節的牛郎和織女一年才能在這一天相見,淒美動人的愛情故事影射到現實生活中,使人與之同悲而欷吁再三。然而一想到慶祝七夕情人節是否意味著情侶倆人也像牛郎或織女一般,只允許在每年的七月七日相見。思及令人傷感的層面,容易失去過節的興致。
  • 給小孩全部的愛,而不是給予孩子高度的物質享受,讓孩子擁有愛還要學習尊重感謝他人,秉持感謝的心看待所擁有的一切,感懷他人的愛與施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