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萬曆年間,安徽休寧有一位儒士程學聖,拜洪甲為師,對於為人處世的道理相當明白,立心和操行都沒有諂曲。
明代宦官魏宗賢(1583--1627),河間肅寧(今屬河北)人。萬曆年間入宮,後被任為司禮秉筆太監,兼掌東廠。
黑暗中杜松軍點燃火炬以便準確炮擊,後金則利用敵軍的火光,以暗擊明,弓箭齊下。
【改變中國歷史的戰役】山海關之戰
其實早在崇禎帝縊死煤山後,就有人勸多爾袞出兵與李自成爭奪天下,只是多爾袞認為清軍多次圍攻北京沒有成功,而李自成一戰就攻破北京,可見李自成擁有強大的戰力與不可輕忽的謀略,所以多爾袞不敢輕舉妄動。
李自成把朱元璋的祖墳和他當和尚待過的「皇覺寺」放火燒掉,並殺死宦官六十多人,斬中都守將朱國相。此一舉動,震撼朝廷上下,尤其明崇禎皇帝聽到鳳陽被毀,氣得把鳳陽巡撫處死。
倭寇侵擾中國,從明初以來就一直存在。但是,明初時候由於朝廷重視海防,因此倭寇並未釀成大禍。到明朝正統以後,朝政日益敗壞,海防也漸漸廢弛,倭寇便日益囂張起來。嘉靖年間倭寇多次入侵,更加深百姓生活的艱苦。
歷史故事:陸光祖伸張正義
陸光祖最先任浚令時,當地一位百姓含冤入獄長達數十年。由於他非常有錢,獄官為了避嫌,反而不敢為他洗刷罪名。
史學家認為明成祖永樂年間之政績足以媲美漢、唐。漢武帝以「通西域」而著稱,唐太宗因被尊為「天可汗」而聞名,明成祖則以「下西洋」而傳世。因此,「永樂盛世」實非虛美之評語。
麻將牌如今不僅在亞洲盛行,在歐美也很流行。在西方現今有不少敘述麻將打法的書籍和研究麻將打法的雜誌,其實在中國的明朝末年,麻將就已風靡全國,明人馮夢龍寫《馬吊牌經》一書,這是譯本有關如何打麻將的專著。只是當時不叫麻將,而叫「馬吊」而已。
洪秀全在清嘉慶18年出生於一 個農家,卒於同治三年(西元1813-1864)。為廣東花縣人,幼年讀過9年私塾,頗有才氣。16歲時,因家貧而終止了學業 ,18歲就開私塾教授學生。由於他多次參加科舉考試,都失敗了,有少許的失意。
既然以推運來看劉基出山的心路歷程如此詳實精準,那麼這位從小讀書便能“一目七行”﹙這是古人描述他可以同時「七行俱下」的事實,可不是拿成語隨便形容他“一目十行”這樣﹚,還能在他看完後完全了解文意、背誦、做評論的天才(要知道那可是文言文啊!),到底後來是真的給胡惟庸君臣這樣輕易的毒死了?還是這只是一場“神人”跳脫塵俗的障眼法—“假死”呢?……
分析完伯溫星盤上的兩大對相﹙補充︰星曜對相並不盡然是凶相,儘管對相所帶來的衝突矛盾、相互牽制是一定有的,但在某些時刻,星曜對相反而會提供給當事人一種互補性的思考與選擇上的平衡﹚,勾勒出他的生命主線歷程後,……接下來想知道劉伯溫何以會是“劉伯溫”嗎?何以這一位在改朝換代的歷史上並非鮮見的謀臣身影,一位在《明史》中只佔了小小篇幅的他竟能夠預言百代興衰?這種神奇不可思議的“宿命通”功能究竟是先天或後天的呢?我想在劉基的星盤中尋覓蛛絲馬跡,妄想窺看“神人”星圖的另一面鏡影。
黃曆15日是每個月月圓的日子,大明國師劉基也在這樣的日子裡誕生。因為每逢黃曆15日初晚七點左右,就剛好是凸月期的月相要進入滿月期月相的時刻,以推運劉基晚年的人生大事來校正星盤後,筆者認為劉基應該是在當天黃昏前,申、酉時辰交替附近出生的;既然劉基瀕臨此區間不遠處出生,感覺上就會同時具有這兩個月相的相對性格。
人生如夢,夢裡身是客的凡人莫不依循著命運,無能抵抗的走著他自身生生世世的恩怨路,而在這之上能跳脫肉眼凡胎,在千百年前就綜觀出未來宿命與將來天機的預言者,還是得經過歷史江河嚴苛的選篩,才能讓後世明白跟體會到這當初留下的預言究竟價值何在?而劉伯溫就是這歷史長河中一個永恆的神奇名稱,一個與世推移之後更顯光亮與價值的人物!這是因為太多的歷史事件已經證明,他爲後世留下了既珍貴又正確的許多預言。
劉基走了,這位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能預言知未來的“神機妙算”的大明軍師,從此就將黃土一抔的永遠覆埋於青田縣的夏山之上了?……這對誰來說能夠接受?……大明的江山是他為之擘畫的,在戰爭的年代中,無數亂世的民怨是他代為撫卹的,各種典章制度是他殫精竭智創設的,……他不但是當初那位在改朝換代中引渡了亂世、安邦治國的棟樑,也是卑微的小老百姓們祈求仁政的靠山跟希望,他明明是一位精於「蔔筮之道」,事事項項皆料事如神的“神人”……為何就會這樣毫無反抗能力的不明不白的死了呢?這樣的死對在民眾心目中早
洪武元年的十一月冬天,劉基奉召還京了。當然朱元璋要對他示好,說是想起劉基勞苦功高,要他進一步兼弘文館學士,並追贈其祖、父皆受封為永嘉郡公,甚至還想進一步加他的爵祿,但剛回京體會過伴君如伴虎的劉基是說什麼也不敢接受。
在劉基的首次身退之前,朱元璋即位大統時曾經大封過功臣,按劉基在過去所立下的“不可思議”的功績(他對明朝的功績和諸葛亮對蜀漢的功績難分軒輊),劉伯溫理當入公或官拜丞相才是;……但是最初封公的六人當中卻沒有他(封功的都是為朱元璋廝殺疆場的“哥們”,全都是些武將),甚至文職的丞相也由李善長(此人為明太祖的同鄉好友,也是朱營自始至終名義上的智囊幕僚長)擔任,也就是說,真正第一線有實質權力的大位他都沒有沾上!甚至於,他的俸祿到後來也是伯爵類中最低的(建朝剛開始當御史中丞的時候就更不用說了),例如李善長的年奉有4000石,而可憐的劉基就算當了伯爵還是既無權又無錢,一年只能拿少少的240石,相差高達十幾倍!
在朱元璋自居為吳王,引兵掃蕩各處的殘餘割據勢力時,有一次因為討伐福建的朱營將領用兵失當,以致對戰時全軍覆沒,這樣的噩耗跟損失惹的朱元璋氣極攻心,坐立難安;恰好在此時朱營又接到在浙江海寧地區有人聚眾反叛,一時之間討伐也難以綏靖的兇訊,讓他更加怒不可遏,覺得萬事不順,一腔怒火就要祭出鐵腕來掃平東南……。
有一次,在炮火密集的激戰中,不知是否未卜先知,劉基趕在帥舟被擊沉的前一刻突然要求朱元璋速換座艦,無比驚險的保住主公一命;更在戰況相持多日的關鍵時刻,劉基再一次神奇的先一步移師軍力到湖泊四周出口佈置,好對陳軍甕中捉鱉;而原本想偷偷率軍突圍的陳友諒,萬萬沒想到自己的反應還是慢了人家一步,全軍入了湖口的陷阱後硬是無法走脫,最後在進退失據的慌亂中,主帥慘遭流矢射死!這原本跟朱營相持多年都氣勢如虹、實力堅強的陳友諒這樣一戰死後,餘軍全數大潰!
才剛賄賂完核心大臣接受了偽裝的“招安”,遂其所願、志得意滿的方國珍在擺脫了劉基眼中釘後,便趁此大好機會發展自己的力量,隔年他聯合了各地農民軍,海陸兩處起義又叛,而且聲勢愈來愈大。浙江行省眼見情況演變到不可收拾,在無奈跟僥倖的心理下,又想要對一直看押在紹興的劉基再度起用,重施他們元人對伯溫總是“呼之即來、揮之即去”的故技,朝廷此時宣布對伯溫起用復職,恢復了他的自由之身,而心灰意冷的劉基好不容易能離開紹興,看透世情的他並沒有照元朝希望的再度走馬上任當“救火隊”去,而是認清事實的帶著家眷避亂越城,鄉居耕讀,暫時遁隱去了。
時光之輪匆匆的向前滾動,轉眼間這完全憑藉實力與才華的考場,已經成為劉基簡單邁向遠方的階梯了;這難道不是春風得意,少年凌雲嗎?才剛一次鄉試即欣然中舉的新科舉人,隔年又在元朝京城大都(今北京)的會試中,獲取了明經進士的殊榮,……這一年劉基方才二十三歲,他已然進入高台青雲之上,朝向淑世理想邁步,希望能一展身手,迎向他鴻圖大展的仕宦生涯了!
這是一個歷史經典中豐富的記載,也是亂世中神秘的流傳;所有關於元末明初之際,改朝換代中變動奇詭的經歷;所有有關君臣文化、文學寓言、沙場智謀與神機妙算的呈現;這些深令後世著迷、津津談論,民間藝人一再演譯,甚至歷經六百年而不衰的這場歷史大戲,全都圍繞著這位如謎般的傳奇人物——明代開國軍師劉伯溫。
袁崇煥,廣東東莞縣人(一說廣西藤縣人)生於萬曆十二年(1584)35歲中進士,官授福建邵武知縣。袁崇煥為官清廉閑暇,潛心研讀兵事,常與人評論兵法戰例,一些遼東校卒退伍日歸縣,親自拜訪虛心討教遼東山川地理,風士人情,敵我態勢,對遼東戰事瞭如指掌。
馬皇后是淮西宿州人。母親在生下他之後就過世了,父親則因與人結仇而遠走他鄉,臨走前,將年僅一歲的馬氏託孤給朋友,從此音訊全無。
【傳統文化】王陽明斷是非
王守仁,字伯安,號陽明,是明朝著名的理學家和教育家。曾有父子兩人發生訴訟,去找王守仁來評斷是非。王守仁只對他們說了幾句話,父子兩人就抱在一起痛哭著回去了。有人問王守仁,您對他們說了甚麼話,居然能令他們悔悟的如此之快。
趙普為官長達三十年。年輕時只是專心為吏而讀書不多。為相之後,太祖經常勸他讀書。趙普到了晚年手不釋卷,常常一回家,關上門拿出書籍讀書一整天。到第二天面對公務時,處理起來果斷利落。趙普去世後,家裡人打開書箱一看,原來是《論語》二十篇。所以後世流傳說趙普「半部論語治天下」。
方孝孺,字希直,明朝浙江人,又因曾在蜀任教,蜀獻王取其讀書處名為「正學」,所以也有人稱他「正學先生」。方孝孺從小就在一個書香世家中長大,父親方克勤以「循吏」聞名於當時。也就是家庭教育的嚴謹,奠定了方孝孺日後良好的品德。
    共有約 123 條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