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話文史
我們接著再來看幾個寶玉的故事吧!寶玉雖然喜歡整天在姊妹、丫鬟群裏混,願為她們效勞,愛吃她們擦的胭脂。但是賈寶玉也交男性的朋友,而且上至「北靜郡王世榮」(14回),下至與他同齡的頑童都有。他們之間真誠相待,寶玉曾說過,為了他們,就是死也情願的。
筆墨傳奇:紅樓夢系列(十一)賈寶玉(中)——驚不醒的癡頑之症
在《紅樓夢》裏,賈寶玉這個人物出場之前,我們就聽到了關於他的幾個傳說,這在上集便已交待過了。第一,榮國府裏政老爺的夫人王氏,又生了一位公子,一落胎胞,嘴裏便啣著一塊五彩晶瑩的玉來,還有許多的字跡,因此取名為寶玉。第二,傳說寶玉過周歲生日時,政老爺要試試他將來的志向。便擺了無數的東西,讓他抓取。誰知他什麼都不要,只抓些脂粉釵環來玩。政老爺便大怒了,說:「將來是酒色之徒耳!」第三,傳說他長到七八歲時,雖然淘氣異常,但是聰明絕頂,說起孩子話來更是令人驚奇,他說:「女兒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我見了女兒便清爽;見了男子,便覺濁臭逼人。」(第2回)
在《紅樓夢》裡有一個人,是從頭到尾貫穿全書的,而書中所有的富貴溫柔,繁華落盡,和他都有關係。這個人還有一個與眾不同、令人稱「奇」的地方,就是他出生時,嘴裡竟然含著一塊玉,據說,那玉上,還有「通靈寶玉」幾個字。因此,他的名字也就叫做「寶玉」了。寶玉、寶玉、我們今天要探討的,就是這個「掙不斷命運枷鎖的賈寶玉」!
筆墨傳奇:紅樓夢系列(九)「平生遭際實堪傷」的香菱 (下)
今天我們還是要緊接著上集,跟各位繼續來談紅樓夢中,「平生遭際實堪傷的香菱」。(一)在上一集的最後,談到在眾丫鬟中,香菱是與眾不同的。提起香菱的不同,在薛寶釵,把她帶進大觀園的那段日子裡,倒是特別值得一提。
筆墨傳奇:紅樓夢系列(七)晴雯(下)勇晴雯屈擔虛名而夭亡
今天我們要接著跟大家談談上集介紹的精彩人物--「晴雯」,以及她的故事,我們的主題是:「勇晴雯屈擔虛名而夭亡」。
很高興在「筆墨傳奇」中又見面了!今天我們要接著跟大家談一個「紅樓夢」中的精彩人物---「晴雯」,以及她的故事,今天我們的主題是:「知己丫鬟俏晴雯」。
今天我們接著跟大家談一談《紅樓夢》中的精彩人物---「尤三姐」,以及她的故事,那就是:「尤三姐飲劍歸太虛」。 「紅樓夢」中的女兒們,各有各的風情,各有各的脾氣,但是像尤三姐這樣式的,那真是絕無僅有。她出場得晚,卻殞落得早,像是劃過黑暗的一顆慧星,她那種肆無忌憚的美貌與膽色,充滿生命力的潑辣與聰明,癡情覺悟時的果斷與剛烈,在在令人驚艷,令人那麼難忘!
《紅樓夢》是中國四大古典名著之一,從傳世至今的二百多年歷史中,它的玄妙奧秘吸引了古今中外靈犀相通人士對它的關注和研究,但始終揭不開《紅樓夢》那一層輕霧般淡淡的朦朧,它像一幅薄薄半透明的帷幕,讓人既感受接收到它傳遞給讀者的真實,卻又很難衝破那層薄薄的帷幕,明白究竟,總是一個難解的迷。
韻書,是把漢字按照字音分韻編排的一種書。這種書主要是為分辨、規定文字的正確讀音而作,同時它有字義的解釋和字體的記載,也能起辭書、字典的作用。
今天我們再接著上次,跟大家談「紅樓夢」中的精彩人物--鳳姐兒,今天我們要講的主題是:「酸鳳姐撒潑逆陰陽」。 (一) 在《紅樓夢》這本書裏的時代,婦人講求“三從四德”;夫妻之間講究“夫唱婦隨 ”。在上集中談到了王熙鳳的"宿命"判詞,其中的第三句,寫的是:“一從二令三人木”,誰應是服從者?誰又應當是發號施令者呢?
我們接著跟大家談「紅樓夢」中的精彩人物,今天的主題是:「鳳辣子逞強甯國府」。說起「鳳辣子」,那可是鼎鼎有名的,她就是榮國府的璉二奶奶——王熙鳳 ,她的事跡,早已聲名在外了。
今天和大家談談「紅樓夢」中的精采人物。在「紅樓夢」裡,有一個美人兒,她不僅是才貌双全,而且行事大方,體貼入微,行為舉止,無一不是恰得人意,真真是娶妻的理想對象。這樣的可人兒大家一定迫不及待的想知道,她到底是誰呢?她,就是今天要談的主人翁:薛寶釵!而今天要探討的主題,也就是:「討人喜歡的薛寶釵」。
凡是我中華子孫,都有一個特別值得驕傲的地方,就是我們的傳统文化,不但博大精深、極其豐富,而且歷代各具特色。譬如,唐代在歷史上,無論是從工藝技術或是文化水平,都是處於頂峰狀態,工藝精細而且大氣。可到了明清時代,文人工匠的表現,就趨於非常的細巧,有時,甚至是過分的細巧了,所以歷朝歷代的文化,都有自己獨特的系统和特色。
《紅樓夢》中洋洋灑灑幾百號人物,但上了警幻仙子「薄命司」的人物並不多,薛蟠的侍妾香菱和賈府的少奶奶鳳姐倒也算「有幸」排在其中,使我們在開卷之初便預知了她們的命運。
中華子孫都有一個特別值得驕傲的地方,就是我們的傳統文化。中國傳統文化不但博大精深,極其豐富,而且都各具特色。譬如說,唐代在中國歷史上,無論是從工藝技術或是文化水平,都是處於頂峰狀態,工藝精細而又大氣。
關於天、地和萬物是怎麼來的,西方人認為是上帝創造的。在中國,則有著盤古開天闢地的傳說。根據中國三國時吳國人徐整所著的《三五歷記》中的記載,宇宙是由一個叫盤古的神創造的,他創造了天,地和萬物。
顏淵早死,孔子一直為他惋惜,說:“真可惜啊!我看到顏淵進步,而沒有看到他止步。”孔子認為顏淵若不早死,一定會成為更了不起的人。
三國演義中蘊含的佛理
觀眾朋友們大家好,歡迎收看新《唐人電視台》「熱點互動—熱線直播」節目。我是主持人安娜,明天就是丙戌年也就是狗年的除夕了,在此新春佳節,首先祝大家新年快樂、萬事如意、身體健康。
清朝康熙十八年,三藩為亂,天下調兵四出。有個征卒過高郵橫涇,夜宿關帝廟,在牆上題了二絕句說:
林曉旭︰剛才郭律師還提到有不同的論點,從信仰再談到文化方面,還談到全盤西化或全盤復古有不同的論調。他也提到另外一個說法,就是說能夠相互借鑒。那你們是怎麼看待的呢?
自從98年迪斯尼的西洋版《木蘭》創下票房記錄,雖然歷史似乎被徹底改變了,出現了媒婆、奶奶、李將軍、木須龍、幸運蟋蟀這班人物,木蘭奏凱班師時「歸來見天子」成了「救天子」,「安能辨我是雄雌」變成木蘭身份暴露受盡歧視等,真夠讓中國人「望洋興歎」的,畢竟中國的花木蘭在西方家喻戶曉了。
空掛纖纖縷,徒垂絡絡絲,也難綰系也難羈,一任東南西北各分離。 落去君休惜,飛來我自知。鶯愁蝶倦晚芳時,縱是明年再見來年期!
五十回,邢岫煙、李紋、薛寶琴作詩,用「紅梅花」作韻腳,分別得「紅」字、得「梅」字、得「花」字。也就是詠「紅梅花」得「紅梅花」。這裡不在於三人的詩如何,而是特喻讀者,屆時詠什麼,得什麼。如若迫害「紅梅花」,即是迫害自己。如若不承認做好人的理,那一定是壞人。記住:詠紅梅花得紅梅花。
詩盛於唐朝,詞盛於宋朝。詩詞這種特殊的文學形式到現在幾乎臨近終結,但在這部名著中,用詩詞這種文體隱真事,卻起了到其它文體無法取代的效果,把詩詞的表現力的運用達到了頂峰。反過來,詩詞這種特殊的文學形式是為隱這件真事而存在的。
《西遊記》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的神話故事。特別是近幾年《西遊記》電視連續劇的播放,更使得《西遊記》深入人心。但不同的讀者或觀眾,對《西遊記》有不同的解讀。一般讀者認為,《西遊記》就是講的是唐僧師徒歷盡艱險西天取經的故事或孫悟空降妖除魔的故事。
一百廿回「既是假語村言,但無魯魚亥豕以及背謬矛盾之處,樂得與二三同志。」既然這這部書是假話,與真事相比不超過「魯」和「魚」、「亥」和「豕」之間的差異,最好和「二」與「三」之間這麼大的差異相同才是(原著)的志向。真事發生時,和此書預言的相差無幾,多一筆少一筆的關係。
《紅樓夢》被冠以名著而聞名於世。有許多「紅學」家對此書作過專題研究、考證。從一部書中得到各不相同的「味」,也代表著各個時期讀者對此書理解上的差異,從而引發對此書進一步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