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京剧演员大赛落幕 京剧新生代曝光

人气 2
标签: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5月10日讯】 中央电视台2001年全国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昨晚11点落下帷幕。这次电视大赛由于首次采用电视直播、首次增加文化素质考试等形式,受到广泛关注。

-文化考试100道题八易其稿

这次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首次增加了才艺和文化知识考试。虽然只占0.8分,但北京广播学院戏曲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大赛评委之一周华斌说,为了出好这几道题,他们三人组成的出题组,从4月份开始进行封闭式出题,先后八易其稿。

之所以要在京剧演员电视大赛中增加文化才艺考试,周华斌说,主要想起一个导向作用。在很多人心目中,戏曲演员唱好戏就行了。其实过去像梅兰芳、周信芳等优秀戏曲表演艺术家的文化素养都是很高的。周华斌介绍说,几场决赛下来,在专业 暋D上演员觉得容易,这表明选手的专业知识还是比较高的。至于文化知识方面,总体觉得可以,但有待提高。

-戏迷过足戏瘾,观众补足戏曲知识

据主办单位的人士介绍,这次大赛吸引了不少观众,现场设的热线电话最多时一晚上能接到800多个,央视国际网站上的专题点击人数达到3655次/夜。

此次京剧大赛除选拔京剧新秀之外,更重要的目的就是向广大观众普及京剧知识。

-大赛折射出的问题

黄在敏评委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为我们列举了通过大赛折射出的一些问题:

(1)各个行当的发展不平衡。比如旦角的发展要好于生角,武戏相对好于文戏,而武戏中武丑较之文丑更为突出。

(2)全国范围内,城市与城市、地区与地区间发展水平也不平衡。传统文化积淀丰厚、都市文明发达的城市发展较快,比较突出的是京、津、沪地区。

(3)就演员本体而言,重技轻艺也是制约因素之一。不少演员基本功很好,但刻画人物却相对薄弱。比如复赛中一位演员在《林冲夜奔》中为展示自己的技巧而设计的动作根本不符合当时人物的心境。

(4)参赛剧目中传统戏居多,新剧目很少。现在的新创排剧目大都演完就扔,成为经典的可能性很小,因此,选手能从中挑选出一段可全面展示自己风格的折子戏很少。

(5)一些演员的综合素质很差。能唱《李逵探母》,却不知《水浒传》的作者是谁。

-我和京剧共存亡

以较高分数获得老生金奖的王?瑜来自上海师大艺术学院,这个今年只有23岁的女老生对自己的前途颇有些荆轲的味道:“我和京剧共存亡。也许很多人会认为我很悲观,其实每一个关心京剧的人都很清楚这一艺术门类的现状;我对此也心知肚明,但我是一个有责任心的人,我不会因为专家们对我的一点认可便放弃这一并不很景气的事业去从事其他,如果那样,我将一事无成。”(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文章
    

  • 《大红灯笼高高挂》无人喝彩 (5/9/2001)    
  • 京剧《神雕侠侣》 有情亦有戏 少奇功异技 (5/8/2001)    
  • 青年京剧演员大赛主持人实在外行 (5/8/2001)    
  • 《大红灯笼高高挂》无人喝彩 (5/8/2001)    
  • 刘长瑜:我这一辈子 (5/7/2001)    
  • 张艺谋的芭蕾舞剧在中国引起相当争议 (5/6/2001)    
  • 太太团打太极观京剧 (5/3/2001)    
  • 京剧大师梅葆玖将在世界奥林匹克戏剧节献艺 (4/21/2001)    
  • 耿其昌在《瘦马御史》中再次以唱功征服观众 (4/19/2001)    
  • 京剧名角胡少安在台北病逝 (4/16/2001)    
  • 丁证霖 :毁灭京剧的”样板戏” (4/3/2001)    
  • 南京“秦琼”北京“观阵” (3/28/2001)    
  • 马连良珍版影片将在央视首亮相 (3/19/2001)    
  • 珠海梅兰芳手植百龄树遭摧残 (3/2/2001)    
  • 陈凯歌将为美高梅执导大片 (2/25/2001)    
  • “样板戏”《红灯记》吸引五千台湾观众 (2/12/2001)    
  • 去瞧瞧《红灯记》里的共产党如何比钢铁还要硬! (2/11/2001)    
  • 样板戏《红灯记》赴台首演 台湾观众反应不一 (2/8/2001)    
  • 文革样板戏 八号在台演出 (2/5/2001)    
  • “宰相刘罗锅”连本贺岁 (1/28/2001)
  • 相关新闻
    “宰相刘罗锅”连本贺岁
    文革样板戏 八号在台演出
    样板戏《红灯记》赴台首演  台湾观众反应不一
    去瞧瞧《红灯记》里的共产党如何比钢铁还要硬!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