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中国科幻小说的“四大掌门”

人气 2
标签: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6月10日讯】 星移斗转、物是人非。现在这代科幻迷的记忆里,郑文光、童恩正、金涛、肖建亨等名字已经恍如隔世。稍后领数年之风骚的姜云生、吴岩、何宏伟等人的作品也有如雾里看花。今天,一批崭新的名字构筑了九十年代中国科幻的光辉。而这些作者中间,王晋康、绿杨、韩松、星河四位无疑最为耀目。他们不仅作品水平堪称典范,而且风格各异,恰好代表着科幻创作的四个基本方向。现一一推介如下。

  预言派“掌门人”:王晋康

  不了解科幻的人,常把科幻小说当成未卜先知的符咒谶语,索要其“兑现率”。其实,真正在对未来作出预言的科幻小说并不多,只是科幻门派中的一种。其代表远有凡尔纳,威尔斯的个别作品,近有叶永烈的《小灵通漫游未来》等等。当今中国科幻界,只有王晋康一位在这个领域进行着孤独的探索。

  王晋康于1948年出生于河南镇平。是河南南阳油田的高级工程师,河南省作协会员。由于出身问题,王晋康在早期生涯中迭遇挫折,一纸“此人不予重用”的密件紧箍咒般在他的档案里“相伴”多年。坎坷的人生经历给予他丰富的创作素材。兼之受过系统的自然科学教育,又有扎实的纯文学创作基础,文笔老练,具备了成为优秀科幻作家的全部潜力。93年,王晋康发表了科幻处女作《亚当回归》,一夺得中国科幻银河奖一等奖。自那以后,王晋康连续发表长、中、短篇科幻小说二十余种,五十余万字。多次获得银河奖的特等奖和一等奖。并在九十年代出现的一批新科幻迷心目中享有幻坛至尊的地位。

  王晋康性格深沉,为人谦和。但谈吐不凡,属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俱佳者。记得在北京清华园举行的九八年银河奖颁奖大会上,王晋康以一个真正科幻小说家的风格进行了发言,奇妙的科幻构思和优美的文学语言融合在一起。内中有一句,大意为:人类长寿基因肯定要在下个世纪被发现,在座的同学中如果有哪位受惠于此,有幸活到二十二世纪,不要忘了给我们这些九泉之下的老家伙发一封E-mail。此言一出,满堂掌声。

  艺术派掌门人:韩松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欧美各国一批科幻小说家不满其前辈专注于太空探险、星际战争、奇妙发明等题材,于人性和艺术开掘不够的弊病,主张大力提高科幻作品的文学品味。遂于江湖上扯起旗号,名曰“新浪潮”,开科幻之新风。当代中国科幻作家中与“新浪潮”流派创作风格最为接近的,便是北京的韩松。

  韩松本是重庆人,到北京求学而有大成。先为文学学士,后为法学硕士。现为新华社记者。韩松参与撰写的非科幻作品《妖魔化中国的背后》风靡一时,“妖魔化”一词已成公共词汇。八十年代末,韩松以《宇宙墓碑》一作敲开科幻文坛之门,一举获得首届世界华人科幻艺术奖大奖。韩松是中国科幻圈里少有的文学专业人士,对科幻创作进行艺术升华的重任也非其莫属。而韩松本人也确实在这方面进行过认真的探索。

  韩松性格谦和内敛,不大参加社交活动。我与他只见过一面。观其体貌举止、颇似日人。且人与文相类,如深井一般,表面波澜不惊,但内涵深不可测。

  《宇宙墓碑》是他的代表作。作品基本上没有情节,讲的是数万年后,人类足迹已踏遍银瀚。考古学家们开始探索外星宇航探险初期的筑墓风俗。当时,太空航行风险迭出,牺牲颇多。为使宇航员的探索精神长存于天地,宇航局专有营建墓碑的机构。他们自地球运去巨大的预制件,在宇航员牺牲处,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设计出宏伟且和谐的墓碑。此风俗延续数千年,忽一日,宇宙中所有的人类墓碑一齐消失,仿佛沉睡的宇宙偶尔苏醒,提示人类要与自己合而为一。

  不少科幻界人士总想将卡夫卡的牌位列于科幻先驱之灵堂。不知韩松有无此观点。但韩松无疑是大陆科幻作家中最有卡夫卡风格的作者。笔者对深奥之现代派文学理解不深,对卡夫卡作品的特点大致只有如下印象:“白日撞鬼,见怪不怪”。韩松的某些作品就是这种“白日见鬼”的荒诞写法。

 
  韩松的作品大量借鉴西方现代派艺术的表现手法,重感受而轻情节,每篇作品需读之再三,妙处方显。是为文化人写的科幻小说,较难流传,影响面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将会越来越体会到韩松科幻小说的艺术价值。

  通俗娱乐派掌门人:星河

  四大掌门中唯星河属江湖出身,后被“招安”到北京作协。因此性格上颇有江湖特色:

  乐观、热心、孩气、大大咧咧。任何人都可以拿他开玩笑而不怕将其惹恼。记得在天津大学科幻协会成立大会上,会员们以“奇想”为形式进行想象力游戏。忽遇一题:碰到外星生命当如何处置。科幻迷说,想把它当成宠物饲养。并要命名为“星河”。不知下座的星河先生是否介意。星河闻言,立呈受宠若惊之状。当然,修成此等心性,非尝过人生百草不可。

  星河,本名郭巍,北京作家协会合同制会员。1967年出生。自1992年开始从事科幻创作。创作有《气态雪》、《握别在左拳还原之前》、《朝圣》、《决斗在网络》等短篇科幻小说和《网络游戏联军》、《海底记忆》、《月海基地》、《异域追踪》等长篇科幻作品。总计发表作品达一百万字,是国内目前最高产的科幻作家之一。其作品曾获“冰心奖”、“中国科幻银河奖”等文学奖项。星河的科幻小说以情节取胜,深入浅出,知识丰富,非常适合青少年学生阅读。且其语言中受王朔影响较大,京味调侃的风格明显。(或者相反,北京青年作家都爱调侃,王朔只是他们中侃得最成功的一个。)近日星河于《知识就是力量》杂志分得一亩三分地,开辟一栏目曰“科幻世界”,得享自耕自食之乐。

  科普派掌门人:绿杨

  绿杨,本名李钜康,现在安徽贵池从事医生工作,兼职科幻创作,为上海科普协会天文组会员。绿杨出道较早。八零年便在《科幻世界》上发表作品。之后细水长流,每年一两篇不间断至今。早期处在郑文光等大家的光辉下。九十年代后,影响日益突出。终于以《鲁文基系列》树立本身特色,成为受到当今读者假追捧的科幻作者。获得过中国科幻银河奖特等奖。

  中国科幻源自科普创作,相当长的时间里被同科普作品混为一谈。日后科幻作者为突出本身特点,不仅在理论上批驳科普本位论,且在实践上注意与科普作品划出一定界限。其实用科幻作品来宣传科学,这种观点本身并无错误。且极具现实意义。只是以前被以偏概全,并被简单化地理解为“用故事送服科学知识”的写法。如今只有绿杨一位坚持科普式科幻的写法。

  绿杨受过系统的自然科学教育,故作品逻辑周密,知识基础扎实。且与故事情节结合得天衣无缝。是此类科幻中的典范。

  《鲁文基系列短篇科幻》是绿杨的代表作。故事的主人公鲁文基是一个年迈且怪僻的老科学家,助手梅丽则是一个年轻女子。鲁文基故事充满了神秘事件、科学探险、机智破案等故事。由于两个主要人物非老即弱,在面对种种危险时,他们只有靠科学智慧来解决问题。无法以“绝顶武功”解决问题绿杨把“知识就是力量”这一传统格言巧妙地变成故事情节展现给大家。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文章
    

  • 英国一私人花园围墙上惊现“外星人”图案 (5/24/2001)    
  • 大导演史蒂芬· 斯皮尔伯格新作剧照曝光 (5/16/2001)    
  • 斯考丽生下外星人的孩子? (5/14/2001)    
  • 《 终级梦幻》冲击市场 “合成人”再掀风波 (5/10/2001)    
  • 陈奎德: 周期性的政治痉挛 (5/8/2001)    
  • 科幻动作巨片《木乃伊归来》震撼出击 (5/5/2001)    
  • 奇妙组合﹕美国正研制鼠脑兔脑半机械人 (4/20/2001)    
  • 回到1961﹕第一次太空旅行的108分钟—加加林的亲身经历 (4/12/2001)    
  • 陈冲出演新加坡首部科幻大作 (4/4/2001)    
  • 解放军或将开发像蚊子一样大小的飞弹 (3/31/2001)    
  • 纳米技术应用 备受共军关注 (3/30/2001)    
  • 李安下一步要拍华语科幻片 (3/27/2001)    
  • 最烂电影金莓奖 “地球战场”拿下7项大奖 (3/25/2001)    
  • NBC黄金档将推出“变种”新西游记 满足西人口味 (3/9/2001)    
  • 2001年好莱坞电影风潮:科幻加复古、浪漫配惊险 (3/7/2001)    
  • 是否载运太空观光客美俄争议不休 (3/4/2001)    
  • 智慧型汽车 (3/4/2001)    
  • 天战在即 (2/24/2001)    
  • 科幻大师预想2001至2100的科学大事 (2/8/2001)    
  • 柏林电影节看谁牵得“金熊”归? (2/8/2001)
  • 相关新闻
    柏林电影节看谁牵得“金熊”归?
    科幻大师预想2001至2100的科学大事
    天战在即
    天战在即 人气 1
    智慧型汽车
    智慧型汽车 人气 4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