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咨处推动学校理事会选举

人气 3
标签:

【大纪元1月20日讯】(大纪元记者唐寅芝加哥报导)1月18日,华咨处召集家长代表等人举行记者会,号召华人参加今年的学校理事会 (Local School Council,简称LSC)选举。华咨处行政主任陈本恩表示,希望华裔学生居多的公立学校能够有相同比例的华人家长代表在校理事会中。华咨处总裁黄罗瑞雄自豪地说,“我们招收的华人家长中,80%都能被选入校理事会。”
  
黄罗瑞雄讲述了华咨处从1988年便开始推动华人参选 LSC 的故事。那一年,芝加哥学校改革法案规定所有的芝加哥公立学校都要设立学校分区理事会。“我们立即注意到这一变化,便雇了一名全职员工负责把相关文件翻译成中文,从学校法规到预算等,那时还没有一份中文的版本。”
  
“在80年代,鼓励华人参选并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工作。我们举办了很多活动,聚会啊,投票啊,招待会啊等等,渐渐地就来了很多家长,我们从中挖掘有领导潜力的人,鼓励他们参加选举。为了消除他们对英语的畏惧,我们把选举材料等都翻译成中文,陪同每一名参选人参加每一个校理事们的会议,和他们逐一研究每个学校的要求和特点。这是一个巨大的工作!”

“很多候选人原本很害羞,不愿在公众面前公开发言。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他们渐渐地勇敢起来,都能站出来讲话了。虽然有人讲的是中文,这也没有关系,参与就是进步!”
  
刘黄婉娴负责芝加哥学校亚裔外展。她说:“2008年,我接到Mark Sheridan Academy校长的电话,他说:‘我们还没有一个华人竞选 LSC。’我找到黄罗瑞雄寻求帮助,结果她给我带来了8名华裔候选人,最终有4名被选入理事会!”Mark Sheridan 位于27街和Wallace,近8成为华裔学生。
  
兴氏小学(Haines)家长代表罗素女士(Nicole Russell)在记者会上说,她曾经每天接送小孩上下学,作为校理事会成员之一,她向校方提出需要安排过街护送员(cross street guard)。经过一年的努力,当地警方在学校附近的主要街道都安排了护送员,“这一措施到现在为止已经执行了三年了。”
  
刘振斌在希利小学(Healy)担任家长代表已经有十年之久。他说,校理事会成员可以参与选举校长、重新签订校长合同、批准教学改进计划、选择课程设计,以及审核每学年的预算案等。“但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我们能够体现对教育的关心和热情,保证学校在一个正确的轨道上运行。”
  
刘振斌鼓励更多华人参选:“其实也不占用太多时间,就是每个月参加一次会议而已。”刘振斌透露,希利小学目前正在寻找新的校长获选人。
  
华咨处总干事黄苏振恩说,家长可以通过参政校理事会锻练自己的领导才能,“LSC 是孕育领袖的土壤。”她介绍说,华咨处特别邀请杨钧及周若水两位老师,以及华埠更好团结联盟的史业敏担任选举的外展工作。

学校理事会(LSC)选举
  
学校理事会由校长、两位老师、六位家长、两位社区成员组成,高中则加入一名学生代表。学校理事会成员每两年由选举产生。
  
凡学生家长都可参加家长代表选举,家长不限学历,不要求有美国合法身份,但必须通过犯罪背景调查。社区代表,必须由住在本学区的居民担任,但他们不能有子女就读该校。
  
有意向者,需在3月11日下午3时前到参选的学校递交申请表格。表格可到任何一个公立学校、图书馆领取,亦可在www.cps.edu下载。正式选举在4月21日(小学)和4月22日(高中)。有关详情可洽华咨处,电话(312)791-0418。
  ◇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芝华埠社团联合募捐赈灾 送交台红十字会
华咨处筹得1万元 力推多项新服务
资深经纪人廖锦良谈芝加哥华埠购屋特点
廖锦良:投资买房要考虑潜在风险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