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砖引玉-“淡兰国家步道”刍议

Tony 撰文、图、摄影

人气 6
标签:

上个月收到了一封山友的邀约信,邀我参加“千里步道筹画中心”(注1)十一月下旬举办的“环台北一周—新郊山运动多元主题路线发想会”智库沙龙,希望我以在台北近郊旅行多年的经验,能提供一些个人的经验与意见。

千里步道筹画中心倡导“新郊山运动”,希望能规划出两天一夜的路线,让台北人可以沿山旅行,并住宿于一日可及的山间聚落,在周休二日就可以享受如爬高山般的过夜体验,以亲近我们生活周遭的山林。

这样的想法,深得我心,很符合我多年来的旅行理念,不舟车劳顿,不跋高涉远,随时利用闲暇,就在近郊的山林旅行,欣赏风景之余,也借此体验风土民情,认识自己所生长的这块土地。

虽然很认同这样的一场研讨会,不过我还是怀着歉意,回信婉拒了这一邀约。因为这些年来,我深居简出,隐于山林,习惯独行,喜好静思,心情上已不喜于参加热闹的场合。

更何况,一般的研讨会,参加者众多,受限于时间,未必能够完整的详述己见。与其亲临现场,简短发言,不如深思熟虑后,提出完整的书面论述。即使没有参与盛会,也还是可以贡献个人的意见与想法。

台北盆地,四周环山,很适合推展郊山运动,可以规划出两天一夜的路线行程相当多,而我心中最心仪的路线,毫无疑问的,就是淡兰古道了。

淡兰古道,历史悠久,然而两百年来,沧海桑田,古道早已被现代公路所取代,古道或已堙灭消失,或掩没于草莽,是否还适合规划做为“新郊山运动”的路线呢?

以现实情况而言,今日要完全依循古人路线,实地走一趟原始的淡兰古道当然已不太适合了。台北盆地早已变成为人口密集、高楼栉比、车水马龙的都会区了,自然无须硬着头皮从艋舺(万华)起程,一路吸着黑烟废气前行,受苦受罪。

但倘若选择从台北盆地东南边缘的山麓起程,经平溪、双溪,以迄宜兰头城的这块区域,多山地丘陵,则仍保存着不少淡兰旧路,纵使部分古道已被山区公路或产业道路横切,古道断续,无法连贯,然而这些山区的道路,车少人稀,且沿途景色秀丽,古道加上公路,亦十分适合健行踏青。

我认为从中可以规划出一条两天一夜或三天两夜的淡兰古道怀旧路线。这样的一条登山路线,虽然参考了淡兰古道的旧有路线,但并不执著于遵循旧路。古人走古道,旨在两地旅行往来,取其交通便捷而已,今人走古道则着重于休闲,目的不相同,则路线选择应以沿途之景色及人文之遗迹为重。

我构想的淡兰国家步道路线,自基隆暖暖出发,经暖东峡谷,走十分古道越岭至十分寮;然后沿着灰窑溪溪岸,由石硿子古道越岭至双溪盘山坑。接着续行内盘山古道、中坑古道、枋山坑古道至阔濑营地(阔濑国小)宿营,此为第一天行程。

第二天,续走阔濑古道至黑龙潭,接湾潭古道至湾潭,再续行坪溪古道、象寮古道、石空古道至头城外澳接天宫,而以外澳游客服务中心为终点,全程约40几公里(详见附录地图)。

这样的一条淡兰古道,不仅适合做为台北“新郊山运动”的健行路线。以我亲身的体验,其沿途风景及人文历史意义亦极为丰富。其中,暖暖平溪段以矿业人文遗迹取胜,例如:荖寮坑煤矿遗址、新平溪煤矿(台湾煤矿博物馆)、十分老街(平溪线铁道)、庆和煤矿等矿业聚落的人文风华,而坪林双溪段则拥有北势溪上游优美的山水美景,例如:阔濑、黑龙潭、三水潭、梦潭、湾潭、坪溪等秀丽景色,而古道沿途所经之处,就有十几座古老石砌土地公庙。

这样的一条淡兰古道路线,以其拥有的悠久历史,自然美景及人文风华,绝对够份量能成为一条国家步道,我建议政府可将其规划及建设成为“淡兰国家步道”。

在我心中,这条“淡兰国家步道”不仅仅是一条登山健行路线而已,它也是承载土地记忆的一条历史古道。

当然,政府官员初闻此议,或许仍会有所担心,倘若仓促决定建设,结果却乏人问津,“淡兰国家步道”沦为“淡兰蚊子步道”,则难免会遭到立委或民代的强烈讥评或究责。

官员即使有心,岂敢冒然行事?此亦人之常情,我认为也无妨。淡兰国家步道的创建,亦可由民间先行,然后政府再跟进。

回顾淡兰古道的开辟,以及兰阳平原拓垦史,本来就是民间的脚步先于政府。清朝乾嘉年间,白兰氏、无名氏及吴沙 等无数人披荆斩蕀,入山林,冒危险,终于成功开辟兰地。事成之后,政府才将噶玛兰纳入国家版图,而后有淡兰官道的产生。

而今日的“淡兰国家步道”路线,所以能够略具雏形,事实上亦源自于民间的力量。中华山岳蓝天队与各个登山团队,以及无数的山友,往来于这块山区,热心整理山径,而得以使淡兰古道旧径得以被发现及重现人间,部分路段甚至已成为热门登山路线。然后才逐渐获得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视,例如基隆市文化局就已投入淡兰古道暖暖段(十分古道)人文遗迹的保存与古道的维护。

因此,“淡兰国家步道”的初期规划及路况维护,可由民间先行,登山团体、地方文史人士、热心民众,以及古道沿途的民宿、农庄业者,有兴趣者皆可主动参与,就近维护古道,使路标清楚,路径清晰,路况安全,使游客近悦远来,络绎于途。

一旦游客渐多,古道名气益响,则三、五年之后,自然水到渠成,相信政府部门亦乐意收编而正式纳为国家步道,届时可投入更多国家资源,做整体营造,使这条淡兰古道真正的成为国家步道。

我个人也愿默默认养其中一段古道,携刀具,除杂草,为催生“淡兰国家步道”而略尽棉薄之力。

《台湾通史》的作者连横于《台湾通史序》有云:“洪惟我祖先,渡大海,入荒陬,以拓殖斯土,为子孙万年之业者,其功伟矣!”“婆娑之洋,美丽之岛。”淡兰国家步道的设置,正可以宏扬及缅怀先民荜路蓝缕,以启山林的拓荒精神。

当游客行走于淡兰国家步道,亲睹台湾山水之秀丽与人文之美好,实地踏踩在古道土地之上,一山一石,一溪一潭,一花一草,一虫一鸟,古老的土地公,沧桑的有应公,一物一景,与心情相映,激荡胸中,则爱乡爱土的情感必能油然而生。我相信淡兰古道沿途十几座古老土地公庙里的土地公们,都会共同保佑,促使淡兰国家步道早日实现。

日期:2009.11.22

——本文转载自Tony的自然人文旅记 http://www.tonyhuang.idv.tw/ @

【后记】
匆促走笔,写成《淡兰国家步道刍议》,所规划的路线,仅凭个人主观经验揣度,旨在抛砖引玉而已。这条40几公里的淡兰古道路线,我还有以下四小段还没有亲自走过,难免有所疏漏,欢迎山友指正及补充:
一.平溪石硿子古道。杂草较多,上次探访走错路,行程未竟。
二.枋山坑古道。据闻蓝天队已新辟路线,可由中坑鞍部福安宫直抵阔濑营地附近,免绕山区产业道路。
三.湾潭福德宫至乌山62号民宅。这段路以双泰产业道路(乌山路)为主,但亦有山路可走,或可开辟沿溪山径以衔接两地。
四.象寮古道(刘家古厝)与石空古道的衔接路段。我曾走到半路,遇杂草多,知难而退。

此外,淡兰国家步道的规划,未必局限于单一路线,例如,黑龙潭至三水潭后,亦可不走湾潭古道,而改循北势溪古道,接虎豹潭步道、虎豹潭古道,再走乌山古道东段,出宜兰头城大溪。

●两天一夜(健脚行程)
第一天:
暖暖火车站-(搭车)-暖东峡谷-十分古道-台湾煤矿博物馆-静安吊桥-106县道-灰窑产业道路-石硿子古道-内盘山古道-中坑古道-枋山坑古道-阔濑营地(约8小时)
第二天:
阔濑营地-阔濑古道-黑龙潭-湾潭古道-湾潭-双泰产业道路-坪溪古道-象寮古道-石空古道-外澳接天宫-外澳游客服务中心(约8小时)

●三天两夜(一般行程):
第一天:
暖暖火车站-东势坑产业道路-暖东峡谷-十分古道-台湾煤矿博物馆-十分老街-顺游平溪线景点(菁桐)-十分车站附近民宿(约5小时)
第二天:
十分车站附近民宿-静安吊桥-106县道-灰窑产业道路-石硿子古道-内盘山古道-中坑古道-枋山坑古道-阔濑营地(约6小时)
第三天:
阔濑营地-阔濑古道-黑龙潭-湾潭古道-湾潭-双泰产业道路-坪溪古道-象寮古道-石空古道-外澳接天宫-外澳游客服务中心(约8小时)

“淡兰古道的土地公们,请保佑淡兰国家步道早日实现。”

相关新闻
澳洲自由党影子内阁 保守派占大多数
宜兰头城 .外澳海滩
台北瑞芳.大粗坑古道.大粗坑山腰古道.小粗坑古道
台北瑞芳.瑞芳火车旧隧道群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