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向伊利道歉 曝伊利攻击前科

人气 2
标签: ,

【大纪元10月22日讯】(大纪元记者李平综合报导)10月22日7时许,蒙牛集团在其官方网站发布《蒙牛集团关于“安勇事件”及诽谤与被诽谤的声明》。蒙牛表示,安勇对伊利及消费者造成的不良影响,我们深表歉意。蒙牛还在声明中抖出伊利诽谤蒙牛的“未晚事件”。而伊利集团“QQ星儿童奶”遭恶意攻击案曝光进入第三天,21日从呼和浩特市公安局获悉,涉案批捕疑犯已增至4人,有2人仍在逃。

据21世纪网报导,蒙牛声明中称,安勇是蒙牛集团液态奶事业部的一个产品经理。在蒙牛,每个产品都有一个产品经理。例如当年酸酸乳超级女生就是由产品经理做的,在做之前,公司高层都不知道。

“2010年7月,安勇发现伊利集团的儿童成长牛奶产品在其包装上标明含有鱼油(DHA)后,在未向任何上级请示的情况下,擅自与合作公司联系,发表了鱼油中含有的EPA成分对婴幼儿健康不利的言论。安勇这种行为,造成什么后果,就承担什么责任。公司负有教育不周、管理不力的责任。安勇对伊利及消费者造成的不良影响,我们深表歉意!”

声明还表示,“安勇原是伊利集团的员工,2005年才来到蒙牛,他在做损害兄弟企业的事时,没有向任何人请示,擅自而为,其中缘由,我们也正在了解。目前,安勇已被呼和浩特市公安机关批捕,并已被蒙牛集团除名。下一步,我们将痛定思痛,认真反思,对员工加强教育,严格管理,坚决杜绝此类事情的发生。”

伊利曾花590万雇佣公关公司对蒙牛进行攻击

蒙牛虽然澄清“安勇事件仅是个人行为”,但在此事件中仍处于舆论下风。蒙牛显然不甘于此,它在声明中还抖出伊利诽谤蒙牛的“未晚事件”:2003年到2004年间,伊利集团曾花费超过590万元,雇佣公关公司未晚品牌传播机构对蒙牛进行攻击。

蒙牛对“未晚事件”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伊利集团号外行动整合公关传播”中,共有6次行动方案(五次执行,一次未执行),分别是:(1)“霹雳”行动;(2)“雷霆”行动;(3)“航空奶”行动;(4)“广告标王”行动;(5)伊利“号外”行动;(6)打击“概念营销”整合行动。合同总额高达 592.17万元。

这6次行动方案明确提出针对蒙牛乳业的打击方针:“擒牛”、“斗牛”、“打牛”,最后把“猛牛”变成“病牛”直至 “死牛”。其行动采取的主要手段是,以支付“广告费”的名义购买版面发表诋毁蒙牛的虚假新闻,标题有《蒙牛不会做“牛疯子”》、《蒙牛广告涉嫌欺诈》、《蒙牛现象——皇帝的新装》、《蒙牛暗藏危机,战略缺失、核心能力不足》、《高速扩张引专家质疑央视“标王”蒙牛面临三大难题》、《狂飙蒙牛暗藏危机?》、《难阻狂奔的“蒙牛”》、《“标王”蒙牛暗藏危机》等等。

蒙牛称,“未晚事件”的案子至今未撤,仍悬在那里,等待处理!事发后,“未晚”总经理杨XX等3人曾被刑事拘留。

蒙牛雇“网络水军”攻击伊利

据《经济参考报》21日引述呼和浩特警方说,蒙牛集团“未来星儿童奶”产品经理安勇,蒙牛乳业集团总裁助理、北京博思智奇公关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再飞,博思智奇公司副总经理肖雪梅等人“有组织、有预谋、有目的、有计划实施攻击伊利和圣元乳业产品的行动”。

今年7月,部分媒体刊发了《深海鱼油大多有问题,专家称造假现象严重》、《专家:“深海鱼油”危害超过地沟油》等文章,随即网上相继出现大量宣传“深海鱼油不如地沟油”的恶意攻击性文章。这些文章主要出现在大型门户网站论坛、个人博客和百度等主流网站的问答栏目中。

之后,网络攻击深海鱼油的行动有组织地向深层次发展,宣传添加深海鱼油的产品不能食用。同时,攻击方向又直指伊利集团生产的“QQ星儿童奶”,煽动消费者抵制“伊利QQ星儿童奶”。

蒙牛伊利矛盾由来已久

据星岛环球网消息,蒙牛从诞生之日开始,就与伊利有着“天然仇恨”。1998年,伊利副总裁牛根生突然被总裁郑俊怀扫地出门,在此之前,牛根生主管全国生产经营,业绩一直特别出色。牛根生白手起家,据称受尽老东家伊利的刁难和打压,硬是在重重围剿之中杀出一条血路,蒙牛因此诞生。

6年之后,蒙牛的销售额和市场占有率就超过伊利成为全中国第一。二者轮流把持国内乳业的前两把交椅,营销策略也针锋相对。据悉,蒙牛为了成为奥运会乳业赞助商,做了大量的“热身运动”。

当时,中国乳业的竞争就已经日趋激烈,乳品行业原料涨价、产品降价,已经进入微利时代,不进则退的现实对伊利也是一种严峻的考验。

相关新闻
蒙牛伊利奶粉也含三聚氰胺
验出蒙牛、伊利及光明液态牛奶含三聚氰胺
蒙牛伊利验出三聚氰胺  菲全面禁售
传蒙牛伊利雪糕广州突然下架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