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看过这本书再找医生:眼睛异常对症照护(3)

山田修、吉良有二

人气: 929
【字号】    
   标签: tags:

飞蚊症

所谓飞蚊症,是眼前出现漂浮的小黑点或小虫般的飞影。有的则会在视野中央出现一层薄雾,感觉上,这些影像会随着视线的移动而飞舞。

老化或是过度用眼,都会产生自由基等,造成眼睛玻璃体当中的蛋白质或脂肪发生变性,形成类似水垢般的物质。

这虽然多半是老化等的自然生理现象,并不需要担心,但是当浮游物质的数量或形状突然变化,或有视力减弱、在阴暗场所见到闪电般一闪而过的光影,还是出现视野部分欠缺等的现象时,有可能是视网膜穿孔或剥离、葡萄膜炎、玻璃体出血等疾病的征兆,应尽速至眼科求诊。

视野异常

发生视野异常时,可根据其特征,判断可能罹患的疾病。

罹患脑瘤的患者,会因为脑瘤发生的部位而表现出个别的视野异常特征,有赖于医学的诊断。

浅侧头动脉炎也有可能造成视野异常,患者会自觉单侧或双侧的侧头部有搏动性的强烈疼痛感,典型的发病症状还有侧头部发红,并能触到细线般细长而胀大的浅侧头动脉。

眼动脉也会有与此相同的发炎症状,造成视神经或视网膜的血流障碍,约有四至五成的患者因而发生视野障碍,大约一成患者失明。

引发视野异常疾病的比例

白内障3.2%

高度近视7.8%

黄斑部病变9.1%

视网膜色素病变13.7%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19.0%

青光眼20.7%

其他26.5%

青光眼的视野

健康的视野(左眼) 初期从鼻侧开始出线视野欠缺 末期进展成为视野狭窄
眼压一旦升高,会造成结构性脆弱,视神经乳头受到压迫,引发视神经障碍。

※治疗青光眼,早期发现是关键!

过了40岁,应接受一年一度的健康检查。由于一旦失去视野就不可复原,所以在出现自觉症状之前早期发现,至为重要。

青光眼的发生,主要是眼压升高,视神经受损导致视野狭窄。我们的眼球当中有一种称为房水的液体,它会源源不绝的产生,通过“排水口”排出眼球之外,以便眼球保持一定的张力。

而一旦排水能力降低,无处可去的房水持续囤积在眼球中,便会造成眼球内部压力上升。过高的眼压压迫到视神经,将导致视物机能受损。

近来,医学发现青光眼的患者当中,有六成竟然是眼压并未偏高(上限为21mmHg)却罹患了青光眼的病人(正常眼压青光眼)。

原来,并非只有眼压才会伤害视神经,如果视神经发生病变,失去对眼压的抗力,同样会造成青光眼。

青光眼多见于中年以上人口,40岁以上的青光眼罹病率约5.8%(每17人当中有1人的比例),可说是和我们息息相关的生活习惯病之一,病情恶化将有导致失明之虞。

其症状是视野范围逐渐狭窄,其进行的速度十分缓慢,两眼同时恶化的病例也少见,因此在病程进行当中几乎不会有自觉症状。

青光眼是一种一旦发病就要一辈子与其共存的眼部疾病,所以选定可信赖的医生,持续的耐心接受治疗很重要。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单纯的视网膜病变──可以完全治愈

(进行)增生前视网膜病变──可阻止症状继续恶化

(进行)˙增生性视网膜病变──失明之虞

可能在无自觉症状下进行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可依照病程进行分为三阶段。治疗方法各有不同。

增生性视网膜病变与新生血管

虹彩

隅角

毛样体

玻璃体

玻璃体

视网膜

a.视网膜剥离

增生视网膜

新生血管

b.玻璃体出血

c.新生血管延伸到毛样体与虹彩→新生血管型青光眼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自觉症状为视力减退、视野欠缺,其他还包括眼前小黑点或云雾状物体等。当自觉症状发展到这一程度,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已经相当严重。

引发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初始原因,也就是糖尿病本身,是没有疼痛等自觉症状的。如不透过检查,很难察觉到自己已经罹患糖尿病。

当检查结果确诊为糖尿病时,有些人这才知道自己已经罹患糖尿病多年了。到这时候,就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已经恶化到相当程度,也不令人意外。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依照病程进行分为三阶段,分别是“单纯的视网膜病变 ”、“增生前视网膜病变”、“增生性视网膜病变”。

一旦发展至增生性视网膜病变,就会出现为弥补局部血流恶化、血行不良的代偿性血管增生,带来失明的风险。

视网膜色素病变的视野

(出处)山梨大学医学部眼科饭岛裕幸医师编辑、日本视网膜色素病变协会“目と健康シリーズ”改写。

视网膜色素病变是视网膜发生异常的色素沉淀所造成的一连串疾病。视网膜可将光线转换为神经信号,这些信号从视神经被传送到大脑,我们由此感受到光的变化。

视网膜上有各种细胞,各自具备重要的功能,视网膜色素病变是其中的视细胞发生功能障碍。

可以确诊为遗传性病变的患者占五成,其余的五成虽然无法确诊出病因,但一般仍推测是基因异常所导致。

本症的初期症状一般是在黑暗处发生视力障碍(夜盲症),有些患者自孩童时代起就出现自觉症状,但有不少是从40岁左右才感到自觉症状。

有的则是因为视野狭窄才发现病变。患者当中,有的视野狭窄症状是有如透过望远镜视物一般。病人直到经常与人碰撞,或是无法开车,才发觉视力有异。

随着病程进行,陆续会出现视力减退、色觉异常,是其典型的发展。

目前的医学治疗尚无法复原视网膜机能,或是有效终止症状恶化。

黄斑部病变的视野

正常的视野

黄斑部病变的视野

发生于50岁过后,60到70岁最常见的眼部疾病,男性的发病率是女性的两倍左右。(出处)根据バルティスファーマ资料修改

老年黄斑部病变的发生原因,是看东西时具有重要功能的网膜上方黄斑部组织,随着年龄增加而受损,造成视力减退的疾病。患者会出现视物变形、视野中心变暗而缺损、视力不良等症状。

同时使用双眼时,未必能察觉异样,因此务必分别使用左、右眼加以确认。临床上常见身体健康、视力良好的中老年人突然发病。

黄斑部病变是老化的现象,男性发病率高,大约是女性的两倍。在美国,此症是导致失明原因的第一位,迫使政府当局必须拟出防治对策。

老年黄斑部病变可分为渗出型与萎缩型两大类,针对渗出型的黄斑部血管增生,可用雷射治疗或VEGF抑制疗法(译注)。

【译注】:VEGF抑制疗法就是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的注射治疗方法,可抑制血管增生。@(本文结束)

摘编自 《没看过这本书,千万别找医生:日本名医教你如何看对科、找对医师》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