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寻找失落百工特展 关怀在地传产命运

人气: 76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2010年11月24日讯】(大纪元记者黄玉燕台湾台中报导)儿时常见的弹棉被、画糖、磨米麸、制鼓等这些令人怀念的行业,随着时代变迁,已频临消失的命运。一群辅仁大学应用美术系4位学生,以“失落的百工”为毕业创作主题,策划“失落的百工”特展,在结束台北“台湾国际文化创意博览会”展出后,18日移师文建会文资总处台中创意文化园区雅堂馆,民众有机会深入了解台湾这些濒临消失的传统产业,唤起对在地文化产业“百工”的重视与关怀,展期到28日。

为了挑选百种濒临消失的传统产业文化,祈台颖、廖禄祯、纪岱昀、林品仪4位学生首先公开征求师生们心目中的百工票选开始,名单揭晓可说是遍及台湾各角落,在费时近一年与百工面对面深入探访过程,以文字及图像记录成册,并得到出版社发行《寻百工》一书。

指导老师陈俊良鼓励学生做对的事情,引导他们创作要从自己的土地出发。而原本只想用海报方式呈现作品的学生们,最后是咬者着牙完成这不可能的任务。作者之一林品仪提到寻找百工的过程,因原址早已搬离,或被受访者怀疑有不良动机遭拒绝,甚至已找不到从事该行业的人,几度想要放弃,林品仪说,最后是靠着彼此的鼓励,也向学校请了假,才紧锣密鼓的完成纪录片。

“他们长茧的双手,让我感动”,在寻找百工的创作过程中,林品仪说,其实收获是超乎我的想像,原本毕业创作是想从西方文化入手,最后当亲身去挖掘这些人身上的故事,才让我惊觉自己的文化是如此深刻丰富。

看到“失落的百工”,仿佛也听见他们深沉的呐喊。陈俊良老师认为学生们的作品甚至能对当前的文创界给予更多的启发,他提到,是不是对这块土地能有更多的贡献,才是一个创作者应该有的责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