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立刻提升脑部机能的重点──改变饮食

健脑、抗老、防癌症的营养素疗法(2)

沟口 彻(Mizoguchi Toru)

人气: 35
【字号】    
   标签: tags:

脑的能量来源并不是“糖”

藉由每天的“饮食”,人体获得生长的营养,而脑部当然也会从食物摄取营养素,并将营养素转化为运作所需的能量。

营养素是指蛋白质、脂质,以及糖类(carbohydrates),也就是所谓的“三大营养素”。

因为有这些营养素,我们的身体与头脑才能够发展。

人体的能量来自于“糖类”。糖类是人体主要的动力来源,它能够产生体温、维持生命机能、制造肌肉,以及供给肌肉运作的能量。人体摄取的能量中,糖类占了六十%,是很重要的营养素。

头脑的主要能量来源当然也是糖类。由脂肪酸形成的物质─酮体(ketone body)也会被脑部当成能量消耗,但是从比例上来看,脑部的动力来源仍是糖类。

各位听到“糖类”一词,大概会联想到什么呢?

“糖类不就是糖吗?累的时候只要吃下甜的东西,疲劳马上就消除了,感觉很有精神。”

如此认为的人,脑中浮出的应该是“糖类=糖=脑部能量来源”的等式吧。

的确,吃下甜食的那一瞬间,你或许会感到头脑变清醒了,不过这是极为短暂的“感觉”。

真是这样的话,那么脑部的能量来源究竟是什么呢?答案是“血液里的葡萄糖”。以下会稍微提到一些化学的相关内容,还请各位忍耐一下。

葡萄糖的化学式为“C6 H12 O6”,也就是有六个碳原子,十二个氢原子,以及六个氧原子。

简单来说,葡萄糖就是单纯由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构成。脂质的构造和葡萄糖类似,同样是由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构成。

脂质与血液中的葡萄糖都是重要的身体能量来源,而且脂质具有保护脑部的作用,能够防止葡萄糖过度消耗而引发的低血糖症状。

另一个营养素─蛋白质,它的基本构造含有氮原子(N),与糖类或脂质的结构不同。

然而,蛋白质能构成生命活动机制中不可缺少的物质,而且可透过糖质新生作用(gluconeogenesis)转换成葡萄糖进入血液中,防止对脑部危害很大的低血糖症状发生。

也就是说,对于脑部很重要的葡萄糖并非仅来自于食物所含的糖类,同时透过蛋白质与脂质的顺利转换,葡萄糖才能够稳定维持供应。

“益脑”的饮食方式才是关键

如果要让脑部稳定发挥机能,关键在于让血液所含的葡萄糖维持一定,也就是维持固定的血糖值。我们吃下的食物当然不会原封不动的直接被身体吸收。

食物会先被分解到分子的层次,然后从肠壁经由血液流至各个脏器。这段过程的速度如果和缓,血糖值就会维持安定。换句话说,这样的状态对于脑部最为有益。

糖类是三大营养素之一,又是脑部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所以糖类在必需营养素的地位是不变的。问题在于糖类会造成血糖值的飙高。

因此,建议从“饮食方法”下工夫,也就是有意识的让食物被身体或脑部吸收的速度变得更和缓。

除了甜食之外,白饭或面包之类的碳水化合物,亦即所谓的主食也含有大量糖类。这些食品会让血糖值急速上升,尤其是精制食品,也就是白色食物被吸收的速度很快,容易导致血糖值急速上升。

每天当主食下肚的白米居然会妨碍血糖值的稳定,这点可能令人大吃一惊,不过只要留意避免食用精制食品,问题就可以解决了。

精制食品的特点是被人体吸收的速度快速。因此,要吃就吃“未经过精制”的食品。也就是说,将白米换成糙米,面包也要选择全麦面粉制成的产品,不要食用精制面粉制成的面包,如此就能让糖类被吸收的速度大幅减缓。

用餐的先后顺序也是要花心思考虑的环节之一。有一个实验研究了甘蓝菜与咖喱饭的食用顺序会如何影响血糖值上升。

研究结果显示,先食用四分之一颗甘蓝菜与先食用咖喱饭的情形相互比较后,先食用四分之一颗甘蓝菜时,血糖值上升的速度明显比较缓慢。

蔬菜的食物纤维具有稳定提升血糖值的作用。利用蔬菜的这项作用,在你食用会让血糖值急速上升的碳水化合物前,先吃下蔬菜,把血糖值的上升速度压低。

蔬菜上头也可以淋上简单的调味酱,例如橄榄油加柠檬汁,因为从上图中也可发现,脂质有助于减缓血糖值上升的速度。

每天的三餐试着改用这种“饮食方法”。日本人一般用餐的顺序大概是先喝味噌汤,然后吃饭,接着再吃当天的主菜。

如果用餐前又是空腹,其实最应该避免先从糖类下手的饮食方式。你可以一开始先食用让血糖值缓缓升高的鱼类或肉类,等血糖值上升到一定的程度后,再摄取糖类,如此就能够避免血糖值骤升骤降。

一天之中,血糖值最低的时候是早上。提高这个时候的血糖值,让头脑与身体都能充分运作,就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确实吃早餐的重要性会受到强调,正是因为吃早餐能让人从上午就展开一天的工作。

如果当天下午要让身体活动起来,可以在中午摄取糖类。糖类也是身体的能量来源,因此中午摄取糖类以备劳动所需的能量,这也是合理的做法。

但是,如果几乎整天都坐在办公室的话,基本上你只要摄取蛋白质或脂质,就能获得足够的糖类。

看到这里,“糖类=糖=脑部能量来源”的等式应该瓦解了吧。一直以来,认为是“常识”的观念中,存在许多这样的“迷思”。

认清这类的迷思,然后配合提升抗氧化力的要点,就能够近乎完美的实践预防脑部老化的对策。@(待续)

摘编自 《你的脑退化了吗?用营养素疗法健脑、抗老、防癌症》 脸谱出版社 提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