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纪元】申请世足失败 英格兰绅士悲哀

人气 2
标签:

【大纪元2010年12月24日讯】(新纪元周刊记者天宇综合报导)英国申办未来两届世足杯比赛惨遭淘汰失利,而条件远远不如英国的俄罗斯与卡塔尔却雀屏中选。

整个事件暴露出世足盟结党营私、收贿纳金的晦暗内幕,令人喟叹世道日下,而世足盟成员国的沉默与冷淡,也让一向具有绅士风度的英国人更显得形单影孤……

12月2日,备受瞩目的2018和2022年世界杯足球赛申办投票结果在苏黎世揭晓,原本预期中无太大意外的投票,却得出两个令人瞠目结舌的结果:被所有人看好的英格兰在首轮因仅获得两票而遭到淘汰,而俄罗斯在第二轮获得13票绝对多数,赢取了2018年世界杯举办权;卡塔尔接连击败了澳大利亚、美国和日本韩国两大东亚强国,赢得了2022年的举办权。从这一刻起,一场更大的风暴正蓄势而来。

英格兰只得了两票

事件的起因发生在投票前三天,英国BBC电视台“万象”(Panorama)节目爆料国际足联多名执委受贿,矛头直指下届主办国巴西的足协委员泰谢拉(Ricardo Teixeira)、非洲足协主席哈亚托(Issa Hayatou)以及南美足协主席黎奥兹(Nicolas Leoz)三大巨头。

众所周知,世界足坛的所有事宜都是在一个小圈子里决定的,这一次英格兰媒体算是严重得罪了这些个足坛老爷们。事情之后的发展似乎出乎意料,但也在意料之中。英格兰仅获得两票,如此羞辱的事实伤透了所有英格兰人的心,而所有人都认为是因为BBC的爆料导致了FIFA的复仇心理,但事情远非如此单纯。

论实力,英格兰在所有申办国中具有绝对优势。英格兰是现代足球的鼻祖,有着即便近年来缩水、却依然是世界第一的英超联赛,基础设施早被国际足联判定为远超过其他申办国的水平,且2012年奥运会又即将在伦敦举办。再加上由贝克汉姆(David Beckham)、威廉王子(Prince William)以及卡梅伦(David Cameron)如此梦幻组合所领衔的团队,不断的施展着英伦魅力攻势,尤其是卡梅伦,身为首相,居庙堂之上却也倾尽全力地到各地走动活动;相比之下,俄罗斯总理普京(Vladimir Putin)却仅派了个副手观看选举,这似乎都预示了结局和归宿,可结果却如此大相径庭,人们不禁要问:到底出了什么事情?

其实远在投票结果揭晓前,瑞士的代表们早就做成最后的投票决定。到底俄罗斯耍了什么样的花招,能以22票中的13票取得绝对性的胜利?一个仅有13个足球场──而非世足联所要求的16个足球场──的国家、一个国内联赛被完全操纵、整天踢假球而搞得四分五裂的国家、一个在投票前一天刚被“维基解密”上一美国外交官称为“黑手党之国”的国家,是如何说服国际足联委员的?其实答案也是个众所周知的秘密:对一些足联委员来说,俄罗斯的投标更有吸引力──巨额回扣。有的直接就拿现金,有的是价值不菲的实物,还有两个获得了几个月极为昂贵的“悠长假期”。


FIFA的幕后交易到底有多深依然无从得知,如今发现的也仅仅是冰山一角。(Getty Images)


幕后交易早已存在

相比之下,英国人的情形就有所不同了。高达1,800万英镑的巨额预算被用于首轮的投票中,而那些个腰包揣得满满的委员们,在投票前的个把月里,无不对前来游说的英国人笑脸相迎,手握个没完。国际足联副主席特立尼达人杰克˙华纳(Jack Warner)在投票的头天晚上,用胳膊搂着威廉王子的肩膀,告诉这个未来的英国国王,英国完全不用担心这次的投票结果。同时他还担保美国和委地马拉的两票也是英国的。

英国知名作家大卫˙安东尼˙耶洛普(David Anthony Yallop)声称,早在10月份,他就收到来自FIFA局内人的消息,世界杯主办地将判给俄罗斯和卡塔尔,甚至早于BBC“万象”节目组对于该事件的调查取证之前,耶洛普就已得知六名国际足联官员受贿的事实,其中包括两名直接要求现金换取投票的执行委员,而且这些钱并没有影响到最终的投票结果——但的确进了布拉特(Joseph Blatter)和FIFA投票委员会的银行账户里。


布拉特:“拿着快走,我替你挡驾!”(Getty Images)


布拉特(右):“这是真金子,小心点。”阿勒萨尼(左,卡塔尔首相兼外交大臣阿勒萨尼):“这有啥的?我家马桶都是纯金的。”(Getty Images)

事实上,如果要说在苏黎世是否有什么猫腻(见不得人的事情),简直就相当于问教皇是不是天主教徒。要弄清楚英格兰为何铩羽而归,看看另一个例子吧!在 FIFA调查报告中,成功拿下主办2022年世界杯的卡塔尔是极少数有严重问题的国家之一。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摆在面前:国际A级足球赛事通常不会在一个将近50摄氏高温的地域进行。FIFA调查组评估认为,这个没有任何足球历史的狭小海湾国度,是所有申办国中唯一有着高风险的。若在卡塔尔进行长达两个月的足球赛事,将“对球员、来访的政府官员、国际足联成员以及所有观众有潜在的健康风险”。因此卡塔尔的成功违背了一切常理。其实这已经不是国际足联第一次出现如此蹩脚和明显的腐败佐证了。耶洛普指出,当年韩日成功申办2002世界杯后没多久,前任国际足联主席阿维兰热(Dr. João Havelange)就曾被迫承认几乎亲口允诺韩日能获得投标。

话说回来,英国之所以这次出现这么大的麻烦,是因为他们的作风不合FIFA官员们的口味。如今的世道是:当事情已经到了谈具体条件的时候,即使是把厚厚的钞票塞进信封此等庸俗的方式,都已经不为FIFA代表们所青睐了。在这种相互利用的环境里,可谓招式百出,常见的有全额支付世界杯期间所有昂贵开销、赠送可以在任何市场出售的价值不菲物件──据说昂贵的珠宝是当前很多FIFA成员的最爱。

英国绅士的正统作法

可回头看看英格兰的这三个申办团队成员,个个有着显赫的身份。未来的国王威廉王子就不用说了,首相卡梅伦身上也流着皇族血液,而“万人迷”贝克汉姆虽不是皇族,却有着更甚皇族的招牌魅力,要想让这三个人做出如此龌龊之事,只怕比让中国队赢世界杯都难。也就是说,英国失败的原因在于英国人的公正和诚实,他们总是遵守游戏规则。当前的事实是,只要布拉特还坐在FIFA主席办公室里,英国人就永远主办不了世界杯。


每届几十亿英镑的交易,却被布拉特一人大权独揽。只要这个瑞士老人依旧把着金杯,英格兰就永远无法承办世界杯。(Getty Images)


此次并非是因为BBC的爆料导致了英格兰出局,若说BBC在此次事件的角色,撑死是个替罪羊。布拉特和他的FIFA解释是由于前段时间英格兰再次爆发了足球流氓暴乱事件,而一般人的理解是BBC的意外搅局惹怒了FIFA,其实布拉特正愁没个由头将英格兰刷下去,而赶巧BBC正撞在枪口上,从而将真正的暗幕又一次覆盖过去。

果不其然,就在BBC声称要播放关于国际足联涉嫌腐败调查的纪录片不久,英国申办团队首席执行官安迪˙安森(Andy Anson)就对媒体表示:“我对BBC这节目的时间安排十分失望,他们这完全是哗众取宠,我不认为他们这是爱国的举动。”就连首相卡梅伦也公开说道:“现在这样的关键时刻,播出这样的节目是不合时宜的,这会让英格兰在此次投票中处于不利的位置,媒体应该在此刻起些积极作用。”

可是,在一个民主国家里,媒体是一个完全独立自由的监督机构,此概念早已深入人心。对于所谓“BBC不爱国论”,网友网上投票显示多达八成的人表示支持BBC。BBC时事部执行主编克莱夫‧爱德华兹(Clive Edwards)表示:“如果你知道一个程序可能有问题却不在其出现前揭露出来,这是很荒谬的。我们不会拿着得到的信息而坐视不管,我认为这关系到每一个人的利益,人们需要的是一个更公正的程序,腐败就应该被揭露曝光。”

事情的发展也正如BBC所承诺的,他们顶住了多方的压力将节目报导出来,无奈的英格兰足总杯只得立即组成了明星三人组到处灭火,岂不知布拉特和他的 FIFA早就不在乎所谓的爆料,他们需要的是个借口。英国这三个在足球政界可谓乳臭未干的毛孩,不懂得看得到摸得着的实惠才是官员们想要的,他们做的不过是吃吃饭喝喝下午茶,握握手拉拉近乎,而他们怎知与他们打交道的这些个吸血鬼是官场上摸爬滚打已久的老油条们,随便给你个空头保证,打发打发而已。英国人当时还天真地以为他们的魅力扭转了局面,贝克汉姆曾说道:“我想我们能信任FIFA执行委员会的每一个成员,毕竟他们都是踢过球的,谁都希望在他们认为最好的国家举行世界杯。因此我们可以毫无疑问地信任他们。”殊不知,这一切都在布拉特的阴谋之中,让英国然在极其松懈的氛围中受到致命一击。果不其然,惨败让英国人一时间失去了方向。

拉帮结派的FIFA

愤怒的英国人需要泻火,就近找,那只有BBC了。当然英国人更痛恨着FIFA的腐败,身为法国人的温格(Arsène Wenger)都在为英格兰叫屈,并呼吁FIFA改革,将评选标准透明化,他认为现在的足联是中世纪的运作方式,“FIFA决定举办权的方式,有点像是在中世纪,申办人必须去到处说情,央求说‘请相信我们’,这完全不像是现代社会,我希望过程有更多的技术内容。”英媒体如今更是在酝酿针对FIFA的作更猛烈的攻击。

可说归说,国际足联并不受英国法律管制。自布拉特上台以后,他的世界杯扩展疆界,使得成员国大大增加,当年他与阿维兰热的竞争中,正是依靠了许多亚非拉(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国家的选票,而这之后的历次连任中,也都多次得逞,这使得国际足球运动已经逐渐形成一个完全的政治活动,是拉帮结派,是结党营私。就好比历次对于中共的人权报告每每被否决,都是因为那些收了中共不少油水的亚非拉国家的投票,让中共总能逃过一劫。因此无论英国的爆料有多么的牢不可摧、证据确凿,总也是寡不敌众。

有人说:“君子斗不过小人”,就算让丘吉尔(Sir Winston Churchill)借尸还魂与布拉特斗,也很难有太大把握。在这样一个肮脏的环境中,想要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绝非易事,像英足总主席伯登(Roger Burden),申办失利后立即决定辞职,他走前留下了一句十分愤怒的言论:“与FIFA沟通是英足总主席的一个重要责任,但我现在没有准备好和那些我不能信任的人相处。”这就是典型英国人的特点,他们用特有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抗议与不满,绝不会因贪图权位而失节,甚至有骨气的提出要英格兰退出FIFA。

各国众生相 英国千山独行

可目前像英国这样的国家还是少数,同样是在此次竞选中,各国足球官员有着完全不一样的态度。身为胜利者的俄罗斯,自然要为布拉特说话,总理普京曾在BBC 揭露丑闻后不久赤裸裸的袒护着盟友:“很不幸,我们看到了一场针对FIFA执行委员们预谋已久的行动,这是肮脏且卑鄙的行为,我本打算亲自前往观看投票,但在这样的情形下,为表示对FIFA其他成员国代表们和FIFA执行委员们的尊重,为了让他们不受到压力,能冷静的作出最终裁断,我决定暂时不去苏黎世。”另一丰收者卡塔尔,正在缓解着各方的压力,据称他们试图将世界杯的举办时间从夏天挪到冬天,可是这样一来就与欧洲五大联赛的赛事有着不可协调的冲突,可行性极小,现在看来这样的消息也仅仅是为布拉特救火而已。

其他各个申请失利的国家,大多也是忍气吞声。比如韩国,其实郑梦准(Chung Moon-Joon)也是曾承诺将票投给英国的委员之一,可见韩国多少已经投靠了布拉特,从他们竞选2022年世界杯失利后就多少能看出来。申办失利后,韩国媒体将矛头竟对准了朝鲜,认为是前不久朝鲜延坪岛炮击事件导致了他们的申办失败,不敢提及布拉特一点的不是。

美国一向在其他方面与英国是坚定不移的盟友,可这次总统奥巴马(Barack Obama)也仅仅是说了句“FIFA做了个错误的决定”而草草了事,这倒不是说美国人也怕了布拉特,实在是在美利坚人对于足球运动的热衷,远不如英格兰人。也许对他们来说,有得踢就够了,没什么可较真的。就此看来,独行的英格兰还能走多远?◇

本文转自203期【新纪元周刊】“专题新闻”栏目
http://mag.epochtimes.com/gb/205/8838.htm

新纪元杂志PDF版订阅(52期10美元)

相关新闻
丑闻不断 大陆休想办世足赛
世足主办国表决 惊传卖票
世足赛爆红 章鱼哥保罗往生
争办世足赛 柯林顿出马简报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