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局发改委数据打架 柴油产量差104万吨

人气 1
标签: , ,

【大纪元2010年12月25日讯】12月24日,中国有三条新闻同统计准确性有关引起关注:当局将推进GDP统一核算避免省级数字掺水;国家统计局与发改委柴油产量统计出现104万吨差异;统计局将用新统计方案矫正房价公布不准的问题。

从地方GDP之和大于全国,到工资“被增长”,再到近日传出的发改委与统计局“打架”11月国内柴油产量统计出现104万吨的数据差异,统计数据的准确性一直受到各界关注。

12月21日发改委公布的2010年11月份石油行业运行情况显示,当月国内柴油产量为1313万吨,增长14.3%。不过23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11月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和增长速度统计显示,国内当月柴油产量为1417万吨。两相对比,二者统计的11月份柴油产量数据出现104万吨差异。

房价涨跌幅的统计关系到楼市调控政策的力度和走向,但楼市假摔还是真跌的问题时常像个谜,不同的买房者、卖房者在感觉上有差异,而权威部门给出的数据也有差异。

出现统计数据不准确的原因是什么?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为什么有差距?地方GDP之和为什么会大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研究中心研究员袁钢明说,这种“问题数据”的不准确,或者是离现实情况差距甚远的情况,长期以来就有,而且有的时候越来越严重,今年以来达到了特别严重的程度。

对于发改委和统计局对柴油产量统计的口径不一样,袁钢明认为还还是一个统计方法的问题,在技术问题上可以解决。

袁钢明认为,除了技术上问题,地区GDP最大的问题是虚报、夸大,浮夸之风太厉害,大家都是为了GDP的产值或者是目标或者是政绩报的越高越好,不管实际情况如何,结果全国不能高了那么多吧,所以地方GDP统计和国家GDP统计不一致的问题主要还是一个态度问题或者说是道德问题,是不是真实报导的问题。

对于国家统计局长马建堂表示要推进统计制度的完善,袁钢明认为,马建堂说的还是技术方法性的问题,还是没有说到统计根本的职责、责任,他的立场首先应该是真实的报导,或者说统计数据,要真实的反映统 计的经济的变化情况,这是不受任何行政部门的干预,这是要保持科学真实的态度,这才是第一的。

经济学家何清涟表示,对于GDP造假,中央一级心里很清楚。国家计委政策法规司司长曹玉书此前在接受广东“21世纪经济报导”采访时说:中国统计资料的不真实是大家都知道的,如果中央订的指标是8%,那么省里报的就是9%,到了县里就是10-12%,他们的标准是一律按照省里报的砍掉两个百分点,然后定成8%。 至于如何知道水分是2%呢?他没有说。

何清涟指出中国官员在统计数字上造假是因为中国政府的干部选拔机制。考察干部主要是考察经济业绩,衡量经济业绩的一个简单易行的指标就是经济增长率,所以中国后来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叫“官出数字、数字出官”。

相关新闻
郭微言:中共仿冒王国何时休
梁治:“百强县”类似于外面光的驴粪蛋
陈破空:经济数字造假,国内媒体质疑
金融时报:如毒奶粉造假的中国成长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