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正梁中西医园地 】阴阳的概念

邓正梁(正梁中医诊所院长)

人气: 5
【字号】    
   标签: tags: ,

道家最为注重阴阳学说,认为人身自有阴阳存在,要达到阴阳平衡,才能达到真正的健康。中医是道家医学,当然也脱离不了阴阳的范畴。阴阳是自然界相互关联的对立性的概括。

阴阳最初的涵义是很简单的,是指日光的向背而言,朝向日光则为阳,背向日光则为阴。由此再引申,如向日光处温暖、明亮;背日光处寒冷、晦暗,于是就以光明、黑暗、温暖、寒冷分阴阳。由此再不断引申,就可以把自然界所有的事物和现象都分为阴与阳两个方面。

《周易‧系辞上》中提到,“一阴一阳之谓道”,把阴阳的存在及其运动变化视为宇宙的基本规律。宇宙间凡属相互关联且又相互对立的事物或现象,都可以用阴阳来概括其各自的属性。如天与地,日与月,水与火等,寒与热,升与降,明与暗等。一般地说,凡是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无形的、明亮的、兴奋的都属于阳;相对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有形的、晦暗的、抑制的都属于阴。如以天地而言,则天为阳,地为阴;以水火而言,则水为阴,火为阳,由于水性寒而润下故属阴,火性热而炎上故属阳。在人体中,具有中空、外向、弥散、推动、温煦、兴奋、升举等特性的事物及现象统属于阳,而将具有实体、内守、凝聚、宁静、凉润、抑制、沉降等特性的事物和现象统属于阴。

阴阳学说在中医的应用方面,以人体部位而言,上部为阳,下部为阴;体表属阳,体内属阴。就其腹背四肢内外侧来说,则背为阳,腹为阴;四肢外侧为阳,四肢内侧为阴。以脏腑来分,五脏属里,藏精气而不泻,故为阴;六腑属表,传化物而不藏,故为阳。再如五脏分阴阳:心肺居于上属阳,而心属火,主温通,为阳中之阳;肺属金,主肃降,为阳中之阴。肝、脾、肾居下属阴,而肝属木,主升发,为阴中之阳;肾属水,主闭藏,为阴中之阴;脾属土,居中焦,为阴中之至阴。

人体经络系统分阴阳:其中十二正经中有手足三阴三阳经。属腑而行于肢体外侧面的为阳经,一阳分为三阳,因行于上肢与下肢的不同而分称为手足阳明、少阳、太阳经;属脏而行于肢体内侧面的为阴经,一阴化为三阴,分称为手足太阴、厥阴、少阴经。奇经八脉中的跷脉与维脉,行于身之内侧者,称阴跷、阴维;行于身体之外侧者,称阳跷、阳维。督脉行于背,有总督一身之阳经的作用,称为“阳脉之海”。任脉行于腹,有总任一身之阴经的作用,称为“阴脉之海”。◇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