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海大副校长看走山意外/土壤含水量 超过地锚承受力

人气: 78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4月28日讯】〔自由时报记者林嘉琪、刘力仁、施晓光、曾鸿儒/台北报导〕到底是岩锚老旧失效?土壤含水量高?还是边坡砂页岩遭水侵入变弱?国道三号七堵路段走山的原因众说纷纭;海洋大学副校长、大地工程专家林三贤教授表示,这次意外发生的原因可能是边坡砂、页岩互层遭到水侵入,造成页岩的强度降低,加上水压的影响,超过原来地锚所能承受的压力,才会引起走山。

林三贤说,高速公路边坡防护、地锚或岩锚的设置须有一定规范及标准,走山路段这些岩锚已使用多年,应已发挥一定功能。他认为,这次意外可能是边坡外有水入侵,在岩层形成水包,页岩在水中可能液化造成强度降低,加上水入侵造成水压,当超过原来边坡防护所设计的承受压力,因此发生走山现象。

有工程背景的国民党立委李鸿钧认为,这次北二高走山路段应与雨水长期渗透,造成页岩或砂岩滑动有关,与岩锚不够深入无关。他说,岩锚工程只是护边坡,如今是整座山走掉,如此大的量要“自重”滑下来,工程上很少有这样的案例,而且这已经不是地锚的力量可以抗衡。

*气象局:基隆雨量逐年减少*

针对“土壤含水量高”导致山崩的说法,气象局及气象学者则认为“怪给老天爷似乎说不通”。

台大地质系教授陈宏宇说:“若说上周五、六的大雨是造成山崩主因,这也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政府是否落实及定期监测公共工程的地下水排水问题,更值得检视。

气象局资料显示,基隆全年降雨量其实是逐年减少,2007年为四○六三毫米,2009年则为三六五四毫米,气象局预报中心长期预报课课长贾新兴指出,目前没有线索指出“因为降雨导致土壤含水量高”。

文化大学理学院院长刘广英指出,以往被视为多雨的宜兰和基隆降雨都有减少趋势,说是降雨导致山崩之间的关联太薄弱。

对于外界质疑岩锚松脱、锈蚀、拉力不足,高公局总工程司连锡卿强调,灾变前的巡查都没有发现异常。

国工局副局长张纯青则调出当年设计图,直言走山范围距离国道一百多公尺,距离当初有施工处理的边坡,也有四、五十公尺。

*国工局:走山力量扯掉岩锚*

此外,张纯青说,当地埋有两层、约六百支岩锚,每支岩锚打入地底的深度从十四公尺到卅五公尺不等,岩锚由套管套住七股钢索,每股钢索预力为九.三五吨,可承受两倍拉力,一支岩锚等于可承受一百三十吨拉力。

但此次走山的土石量达四十万吨,从约十六度的山坡滑下,拉力大约有十一.五万吨,张纯青直言,这已经远超出岩锚承受力,此次走山的力量已经非岩锚所能抵挡。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