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印关系的中共因素

标签:

国智库传统基金会(The Heritage
Foundation)亚洲研究中心(Asian Studies Center)资深研究员克提斯(Lisa
Curtis),十一月二十五日发表评论文章〈美印关系:中共的因素〉(U.S.–India Relations: The China
Factor),指出中共是影响美印关系的主要因素之一,美国应严密关注中印关系的动态发展。


印度与中国边界地图。(网络图片)

中印关系发展值得关注

美国与印度在今年稍早签订民用核子协议,中共试图在九月份举行的核供应国集团(Nuclear Suppliers
Group)会议上破坏这项协议,此举显示中共不愿接受印度在世界舞台崛起,以及美印发展更紧密关系的事实。

美国在与印度发展外交关系之际,应该关注中印关系的动向。中印关系的未来方向,在直接影响美国利益的亚洲政治与经济趋势上,是主要的决定因素之一。

尽管中印关系表面上似乎正在改善,但是双方仍深深怀疑对方的策略性意图。在过去两年中,中印双方根深蒂固的歧见开始浮出水面,只要他们的边境纠纷不解决,这种摩擦就会持续。

有些印度分析家相信,中共正使用两手策略,一方面以较多的经济交流使印度满足于现况,另一方面逐步包围印度,并破坏其国家安全。

西藏与边境问题

印度是达赖喇嘛和大约十万名西藏难民的长期居留所,尽管该国禁止他们从事任何政治活动。中共最近开始在外交对话中提及达赖喇嘛在印度的地位,这是几年来的首次,显示中共逐渐关注此一议题。

尽管中印经贸关系已有改善,但边境纠纷仍是中印的一大障碍。印度指控中共非法占领其喀什米尔北方边界超过一万四千平方英哩的领土,而中共则声称拥有印度东北阿鲁纳恰尔邦(Arunachal
Pradesh)三万四千多平方哩的土地。

达旺(Tawang)是藏胞在阿鲁纳恰尔邦的朝圣地。中共近来在边境会谈中强调,达旺地区隶属中国,此一要求遭到印度否决。为了在此一议题上对印度施压,中共一直在边境附近加强军事设施,并在该地区建立公路、铁路和航空网络。

印度最近也开始针对有争议的边境地区加强其领土主张。它在阿鲁纳恰尔邦东部边境增强武力,并宣布兴建公路连结受争议的达旺地区和马哈德务泊(Mahadevpur),这显示印度在达旺主权上采取无商量余地的立场。

中印可能发生冲突的其他领域

中印两国是世界上成长最快的两个能源消耗国,能源也逐渐成为中印之间的摩擦来源。中共在能源竞争方面一直在报价上胜过印度,它利用金融和外交的诱因,取得能源供应国的合同,却忽视国际社会对于人权和民主等议题的关注。

中印之间的能源竞争也反映在海权上。正当印度将触角延伸至麻六甲海峡时,中共藉由与包围印度的南亚诸国发展策略性港口设施,以保护航道,并确保能源供应无虞,这些港口包括缅甸的实兑(Sittwe)、孟加拉的吉大港(Chittagong)、斯里兰卡的汉班托塔(Hambantota),以及巴基斯坦的瓜达尔(Gwadar)。

水资源也可能影响印度与中共的双边关系。西藏地区是亚洲主要河川的源头,因中共控制该地区,所以越来越稀少的水资源也可能导致冲突发生。

中印与其他东亚诸国的关系

中共正与印度的世仇巴基斯坦加强外交关系,并逐渐取得对印度周围的南亚诸国的影响力。这些南亚诸国将与中共建立良好关系,视为制衡印度在该地区独大的有效力量。中共也利用军事和其他方面的援助诱惑南亚国家,特别是当印度与其他西方国家试图以援助计划鼓励这些国家尊重人权和民主时。

印度在九十年代初期制定“东向”政策,但在最近才开始与东南亚国家建立政治和经济关系。这些东南亚国家一般都欢迎印度将触角延伸至东南亚,以平衡中共越来越大的影响力。

印度与东南亚国协(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ASEAN)在二零零四年十一月十一日签署一项合作协议,标志印度与东南亚国家在发展关系上迈出重要的一步。

对美国政策的意义

中共警惕美国在亚洲支持印度的立场,试图阻挠美国对印度示好。中共可能在公共或私人论坛讨论中印同时发展的重要性,以展示其欢迎印度的崛起。然而,印度将顺着争议不下的中印边境问题,更加关注中共的行动,以衡量中共对印度的整体策略性意图。中共在近期的核供应国集团会议上的表现,显示它对于印度逐渐成为世界性的角色仍深感不安。

随着美印关系的发展,美国将需要严密关注中印关系的动态发展。正当这两个亚洲巨人彼此竞争之际,双方的紧张关系可能增加,尤其是在边境问题上。任何使印度处于拙劣政治情势的失误,都可能危及美国在该地区的整体利益,并限制美印关系的前景。◇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