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足迹】 最美莫过我故乡 – 走访赫塞故居

人气 33
标签:

  读过赫塞小说的人到了卡尔夫,可能都会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当我们在赫塞出生故居前逗留时,房主人舒伯先生正扛着梯子从里面出来。了解到旅人来自远方,他很好心地请我们进去参观……

国作家赫尔曼.赫塞曾经这样描述他的故乡:“卡尔夫是我所知道的最美的地方。”

这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名言曾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个偶然的机会,和几位朋友来到卡尔夫(Calw),这个座落在德国西南部黑森林深处的小城。

赫尔曼.赫塞(Hermann Hesse,一八七七~一九六二年)是瑞士籍德国作家,曾获一九四六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他出生于卡尔夫一个牧师家庭里,自幼在浓重的宗教气氛中长大。十三岁时,他决心当诗人,二十一岁,自费出版了第一部诗集《浪漫之歌》,一九零四年第一部长篇小说《彼得.卡门青特》问世,轰动了德国。

赫塞被称为德国浪漫派最后一位骑士,在艺术上他深受浪漫主义诗歌的影响。他热爱大自然,厌倦都市文明,作品多采用象征手法,文笔优美细腻;他的作品在世界上翻译成了六十多种语言,出售了一亿多册。一九四六年,“由于他赋予灵感的作品具有遒劲的气势和洞察力,也为崇高的人道主义理想和高尚风格提供一个范例”,赫尔曼.赫塞获诺贝尔文学奖。

读过赫塞小说的人到了卡尔夫,可能都会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赫塞的故居就座落在小城中心的市场广场上,市政厅的对面,整个广场和小城内大部分建筑保存得非常完好,以黑森林独特的黑木框架房为主,刚踏上广场时,会让人眼前一亮,那些建筑的色彩真是让人耳目一新。

这个地区居住的是施瓦本人,在德国以勤俭著称,他们的名言是:“干活、再干活、建房子。”有趣的是,那些房屋的顶楼居然比地基要宽,一层比一层宽。据说当年因为宅基地昂贵,为了少花钱多办事,像蜜蜂般勤劳的施瓦本人就想出了这种办法,在有限的地基上扩大建筑面积。

当我们在赫塞出生故居前逗留时,房主人舒伯先生正扛着梯子从里面出来。询问之下,得知这栋房子现在属于他,作为私人领地不对外开放,我们流露出失望的神情。舒伯先生见状,又了解到朋友们来自远方,他很好心地请我们进去参观。


舒伯先生现在是赫塞故居的房主。

故居的地板以木板地为主,舒伯先生指着其中一间的宽大的地板制材说,过去黑森林的木材要比现在的大很多,那时候的树木也更高大。他还说,原来的房东将赫塞出生的房间里的窗框都重新换过了,让我们感到惋惜。



过去黑森林的树木都特别大,从地板的宽度可以窥见一斑。


放床的地方当年也是床铺位置,据说赫塞在此出生。
 

告别了舒伯先生,我们又到城里其他地方转了转,小城的人十分友好,见到我们便露出很善良的微笑,这里远离大城市的喧闹,穿梭在布满古老的、色彩斑斓的黑森林框架房的街头,迎面扑来的是黑森林的清新,我们的心情仿佛也被清洗一遍,怪不得赫塞对家乡感到如此自豪。


走出黑森林

他曾这样写道:“在不莱梅和那不勒斯之间,在维也纳和新加坡之间,我见过一些漂亮的城市,座落在海边的城市,座落在高山上的城市。……但我所见过的最美的城市,是纳果尔河畔的卡尔夫,一个小而古老的施瓦本的黑森林小城。”◇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