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家燕育雏展春晖 物竞天择生态链

人气: 9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5月19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黄旭昇台北县19日电)啾、啾、啾,每天清晨的天空,可看见一群早起的家燕啁啾飞翔,不论在民宅、校园的燕巢也出现育雏温馨画面,除了印证早起鸟儿有虫吃,也是很好的生态与生命教育。

许多学校将5月列为“感恩孝亲月”,推动家庭教育与生命教育。目前,也是家燕的育雏期,部分民宅的屋檐下,可看到鸟巢里嗷嗷待哺的幼鸟,张开黄色的鸟喙,伸长颈子等待喂食。

通常1户商家的骑楼前有1个鸟巢就不容易,土城市延吉街、明德路的骑楼,可看见一整排的鸟巢,这些家燕整个季节都忙碌穿梭,备受瞩目。雏鸟大约5月初孵出,6月至8月成长,秋天再与成鸟长途旅行,飞回东南亚过冬。翌年,再度旧地重游,成鸟北返利用旧巢抚育幼儿。

经营自行车店的林铭杰表示,这些家燕已是第10年回来了。如果旧巢未受到严重损坏,通常略加补修就会继续使用,除非不堪使用,才会在原地重新筑巢。他的屋檐上演幼燕张嘴讨食的生态剧,可爱又有趣。

家燕筑巢被认为是吉祥的象征,尤其巢口朝向屋子里,可为家户带来财运亨通。开药局的陈先生,不但不会驱赶家燕,还协助以木板支撑泥巢。对日前台北市社中街住家屋檐下的家燕鸟巢,被恶汉持长棍捣坏,他认为“家破鸟亡、无法育雏,实在有够恶质”。

板桥市中华电信公司7层挑高大楼,每天清晨6时起,常见哺育雏鸟的温馨画面,等公车上学的学生,可见到家燕啁啾声音不断,漫天飞翔的热闹画面。 淡水镇的水源国小、三峡镇成福国小,也有家燕筑巢。校园几乎都可看到它们穿梭飞舞及忙碌筑巢、捕捉昆虫喂食雏鸟的踪影,十分有趣。

家燕是台湾常见的候鸟,属于燕科燕属。家燕有黑色的头与上半身,巢型是碗状的泥巢。学校每年春天都利用视讯设备,提供学生实况观察其生活型态,记录家燕的繁殖,家燕妈妈不辞辛劳孵蛋、出生、育婴的过程,是同学最好的生命教育体验课程。

水源国小校长曾进发表示,连续3年透过视讯与现场的观察,学生在教室、家中透过网路可以发现家燕的食物来源,主要是捕食农害的飞虫,曾经有文献纪录检测家燕的粪便,发现他们的食物有60多种。

家燕繁殖期会大量捕抓害虫,因此是环境益鸟,同时也是生态体系中重要的平衡机制。水源国小学生在孝亲月征文中写着,“小燕子胖嘟嘟的,好可爱喔!小燕子慢慢长大,它们的房子都快挤不下了!”“燕子妈妈好辛苦喔!”

曾进发表示,今年发生不可预期的“凶案”,其中1只刚孵化不久的雏鸟,前几天被其天敌红隼给吃掉了,但大自然的物竞天择也是很好的生命体验教材,学校会加强与悲伤的学生沟通与分享。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