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续香港 落实重建菜园

人气 4

【大纪元7月28日讯】(大纪元记者关式明香港报道)陈应祥三代都在香港新界石岗菜园村生活,他出生、读书、结婚在菜园村,这里是他的根。他婚后,把太太Suki接到菜园村居住。今年尾,他们将迎接小生命的诞生,他寄望孩子能在大自然的环境中长大,对大地有更亲昵的接触和体会。他还在花园种下结婚时过礼用的椰子,现长约有3尺高。与其他村民一样,他们都寄望菜园新村的新生活到来,希望政府能尽快发出建屋牌照,落实农业复耕计划。

陈应祥是菜园村关注组发言人,他的爷爷和父亲(波叔)1964年在菜园村买地落户,以务农养畜为生。他读小学5年级时,已开始帮父亲养鸡鸭做活。现在,他闲时会在家中花园种植芦荟及打理果园。他经常到公屋做维修工作,遇到一些被政府收地迫上楼的苦主,激发起他捍卫家园的动力,积极争取村民应有权益,维护既有的生活方式。

全职农耕难以糊口

因为兴建广州-深圳-香港高速铁路而要被拆迁的菜园村,村民近一年来都抗议要求不迁不拆,但都不成功。政府今年6月定出搬迁条件,要求所有复耕的申请人,不论老幼,必须是全职耕种。他说,现在全职农耕是非常的困难,肥料亦贵。“政府对香港农业缺乏资助和支援,80年代大陆市场开放后,平价菜充斥市场,本地农民很难维持。做全职农民又怎能维持生计,怎能养活一家人?”他补充说,现时是面粉贵过面包,种菜的肥料200元一包,自己种的芦荟在蔬菜统营处卖0.5元一斤。又强调,传统耕种根本很难生存。

政府在批审建屋牌照时,要求村民出示有效单据去证明自己是否全职农民,他认为说法是强词夺理,“菜园村经过多次的水浸,很多单据都被浸掉;其实,邻居是可以证明核实农民身份,但政府说,因为你们都是申请复耕计划,有利益冲突,于是,这些人证不成立。”他批评政府的咨询不足,“10年前,政府已计划起高铁,但08年才跟村民说,我们根本没有任何准备,怎样能拿出证据。”他曾询问来村访问的政府人员,能否代找以前养畜时期的单据,政府应当有纪录,但回应是政府纪录只留7年,对此事无能为力。他为此感愤慨和无奈。

望租地实行有机耕种

菜园村居民决心走上重建家园的路后,村民在支援者协力下,把社区和新的农业实践结合,建设农地保护,将传统耕种转形,进行有机耕种是其中一个项目,使成为新生活的实验场。村民表示,会配合政府的要求,愿意搬迁是建基于保留菜园村原状,保留大自然为本,保证市民吃到干净无污染的蔬菜和保留土地的自然生态。村民希望8月时,在新村附近可以租到合适的土地实行有机耕种。

今年3月,支援组已开始教村民有机耕种方法。他们在生活馆旁开垦了一片农田,一班从未有耕种经验的学生,用了3个月时间,还种出了成绩,蔬菜现已在外售卖。他们每星期还保持出菜1-2次,销售情况很理想。“这个构思就是在新村附近租用合适土地,一批村民先行开田,进行有机耕作,待搬村能落实后,居民会履行承诺,进行全职复耕计划,这是村民的愿景。”

当局仍未发建屋牌照

10月是村民搬出的限期,虽然村民已找到八乡为理想用地,但奈何政府至今仍未有落实发出建屋牌照,令村民十分焦虑。亦希望能透过议员跟政府官员商讨延迟搬迁期限,“因为复耕建屋牌照的审理过程,用了相当长的时间,政府应尊重86户复耕户的选择。”

最后,他说很愿意投入有机耕作做个全职农夫,希望这个愿景能够尽快实现,到时可以带同旧菜园村的雀鸟,搬入一个充满有机的新生活社区。

另外,有团体在facebook招募“菜园战友”,在各种情况下支援村民,一起行动向政府施压,要求发出复耕牌照;如政府强硬不肯批出牌照,村民集体决定10月不搬走,届时便需要支援;若政府最后批出足够牌照,能顺利搬村,但由于时间紧迫,资源有限,希望各界能伸出援手,帮忙建村、搬迁。◇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复制菜园村”港府表示可商量
居民最后一次在菜园村过元宵
建高铁清柝前 菜园村开音乐秀
“菜园村生活馆”实践田园生活价值观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