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减肥原理︰摄取热量低、饱足感高的食品

教你读懂减肥食品:74个食物密码(2)

云无心博士

人气: 6
【字号】    
   标签: tags: ,

人体是个很复杂的系统,吃进相同量的东西,产生的“饱足感”可能相去甚远。比如一桶无脂优酪乳和一杯橘子汁或者可乐含有差不多的热量,但是多数人会觉得吃了优酪乳要“饱”一些。

开发“减肥食品”,就是寻找能够让人产生“饱足感”但是热量少的食物,这些食物本身并不是“治疗”肥胖的药物。它们的作用,只是让人们不再有“饥饿感”,从而减少其他食物的摄入。

目前,一般认为糖类食品在产生“饱足感”上的效率比较差,而膳食纤维是良好的选择。天然食品中的豆类、谷类杂粮,一些蔬菜如绿花椰、花菜、胡萝卜、马铃薯、红薯、洋葱、芹菜等,一些水果如李子、梨及黑莓等,都是含有较多纤维的食物。

但是,这些食物很难被人们作为主食长期坚持食用,所以目前大量的食品科学研究致力于在常规的食物成分中寻找热量少而产生“饱足感”效率高的成分。抗性淀粉是一个成功的例子(参见《改性淀粉与体重控制》)。

当然,也有一些研究报导说纤维或抗性淀粉在体内有助于消耗脂肪,不过这只能算是附带的好处,它们在“减肥食品”中的作用主要还是依靠低热量而产生“饱足感”。

总而言之,要减肥或控制体重,需要考虑吃喝的所有食物和自己的热量消耗,而不能指望某一、两种“减肥食品”。如果因为吃了所谓的“减肥食物”就大吃大喝,或者大量进食饮料、零食,“减肥食品”就失去了作用。要增加银行里的存款,需要同时“开源”和“节流”,而要减肥,则正好相反。

“美容圣品”的大众神话商人说“女人和小孩的钱是最好赚的”,所以美容很容易就成为一个庞大的产业。从头到脚的美容产品和美容方法层出不穷,人们又从“外”转向了“内”—令人眼花缭乱的“美容圣品”—阿胶、燕窝、雪蛤、鱼胶、灵芝……一个又一个千娇百媚的明星孜孜不倦地诉说它们的神奇功效。人们食用了这些“圣品”,是否真的能“吃出”美丽呢?

“美容圣品”有多少根据?

如果问一位时尚女性什么食品能美容,她大概能列出一个长长的名单。如果再问“为什么这些食品能够美容”,她会以看待外星人的眼神看着你,然后说“大家都这么说”,或者“某某人吃的就是这个”。

“大家都这么说”是个很有趣的理由,无论多么没有根据的事情,说的人多了仿佛就成了“真理”。比如有位据称“营养学家”的“博士”说吃红薯能治癌症,后来就“大家都这么说”,红薯也就缺货了。

再比如农村的产妇“坐月子”,大家都说要吃很多鸡蛋、鸡肉或猪蹄之类的东西来“大补”。如果产妇家境比较好,公婆人也好,那产妇每天吃上十几个鸡蛋,或者小半只鸡,才会觉得“营养充足”。

如果这位产妇恢复得很好,宝宝也长得好,人们就会归结于是“大补”的作用;反之,如果产妇还是虚弱或者容易生病,或者孩子也长得不好,人们就会觉得是产妇体质不佳—“这么补”了都不行。

而如果另一家家境不好,或者公婆抠门,每天只给产妇吃两个鸡蛋,所有人都会觉得产妇受到虐待。

如果不幸产妇恢复得不好,那么就一定会怪罪于“营养不良”;如果产妇依然健康,就只会感谢菩萨给自己的好身体了。所以,无论如何,是不会有人去怀疑“大家说”的理论的。

“某某人吃的就是这个”是一个更没根据的理由。那个某某人或许真的在吃这个东西,她也真的是光彩照人,但是这完全不能证明二者之间有必然联系。这个明星肯定还有别的生活习惯,比如上美容院,或者适当锻炼,她自己也无法知道是什么原因使她风华绝代。

在科学上,要如何才能证明一样东西吃了能够美容呢?只能依靠科学实验。简单说来,就是寻找一批志愿者,比如说几百位女士,把她们随机地分成两组:一组人吃普通食品,另一组吃“美容圣品”,过一段时间,看看这两组人的容颜总体上有没有差别。

只有吃“美容圣品”的那一组人明显比吃普通食品的那组人更加“美”了,才能说这种“美容圣品”是有效的。这样的实验,叫做“随机对照”实验。

其实, 这样的实验也还是有问题的。因为吃“美容圣品”的那组人会觉得自己在“美容”,而吃普通食品的那组就会觉得自己只是陪衬。

这种心理状态的差异也可能影响到人的生理状况,所以更严格的实验是每个志愿者不知道自己吃的是普通食品还是“美容圣品”,甚至连协助组织实验、负责提供食物的人也不知道,只有设计实验的人才知道。

这样的操作叫__做“双盲”。只有这样的“随机双盲对照”实验,才能在科学上证明一种“美容圣品”是否真的有效。

想一想,有哪一种“美容圣品”经过了这样的实验?相对于那些“圣品”的天价,这样的实验也并不算难,为什么卖者都不去做呢?@(待续)

摘编自 《吃的真相:科学家为你解开74个食物密码》 野人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