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高等院校 是否将重蹈汽车业的覆辙?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9月6日讯】(大纪元记者郭靖康编译报导)50年前,三杯马丁尼酒的午餐及办公室自由吸烟的辉煌年代,美国三大汽车公司受到了普遍的赞赏,每个人都想知道它们成功的秘诀。它们每年是如何生产出令人眼花撩乱的新车型?它们是如何管理这么多的人(通用汽车公司是当时全球最大的私人公司)?它们又是如何持续让自己的客户感到如此的满意、高兴?

当今全世界以与50年前同样的心情在赞赏、敬畏着美国大学。在上海排名顾问(Shanghai Ranking Consultancy)公司的年度全球大学排名中,世界上最好的大学前20名中有17名是美国大学,前50名中有35名是美国大学。它们雇用了仍在世的70%的科学和经济学诺贝尔奖得主,每年发表了占绝对优势的学术论著,每个人都想知道它们成功的秘方。

就在这一片欢呼声中,有识之士还是看到了美国象牙塔存在的一些严重问题,甚至提出了一个颇有意味的问题:美国的大学是否会重走美国汽车业的老路?从表面来看这似乎不大可能。由于就业危机及返校接受教育的增多,今年学生入学人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

两个右翼智库—美国企业研究所(AEI)和戈华特中心(Goldwater Institute)严厉批评美国的大学;而两个左翼学者-安德鲁海克(Andrew Hacker)和德飞斯(Claudia Dreifus)则出版了一本书,做出了更为激进的评论:“高等教育?只是在浪费我们的钱和惯坏我们的孩子,而我们该怎么办!”一个中间派杂志“美国新闻与世界报导”在美国大学年度调查一文中说:“如果把高校看作企业的话,它们将是收购对象,并需要进行大幅度的削减成本和痛苦的重组。”

确实,近几十年来高校收费上升的速度超过了美国人的支付能力。在过去的40年里,平均家庭收入的增加系数为6.5,而州内大学收费增加系数为15、外州大学收费增加系数为24,私立学院的收费系数超过13(今年常春藤大学平均学费3.8万美元,这还不包括膳食费)。医疗费的上涨在高校的通胀面前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一方面学习的成本高涨,而另一方面学习的勤奋程度则大打折扣。1961年全日制4年制大学的学生每周花24小时学习,现在则降到14小时,而辍学率和延期毕业率也让人毛骨耸然:只有40%的学生按时在四年内毕业。

出现这些情况最合理的解释是,教授们对学生们的福利不是特别感兴趣。提拔和获得终身职位靠的是发表学术论文而不是看教学质量。教授也与学生讨价还价:只要你们别来烦我做我的研究,我会为你们减轻功课负担和提供高分。现在常春藤联盟学校的资深教授每工作2年就工休1年,而不像原来的工作6年工休1年。今年哈佛大学48位历史教授中有20位将在休年假。

美国人认为搞研究是高等教育系统中值得荣耀的事情之一,但究竟要用多长时间做研究?诸如性别理论、文学批评之类的研究已经足够多了。但真正有助于国家经济振兴的科学和技术的研究却有日趋衰微的迹象,导致了专利和许可生产的东西减少。还有联邦研发经费过于分散,若能集中投资于优秀的科究中心将产生更好的效益。但由于受时髦的“知识经济”的蛊惑,外行的国会议员们总喜欢染指大学这块馅饼。

戈华特学院指出的导致学费上涨、收益下降的另一原因是行政的过度膨胀。1993年至2007年间美国198个著名大学大学的行政支出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教师队伍开支的增幅。精英的私立大学行政费用增长速度甚至超过公立大学。例如哈佛每名学生的行政开支长到了原先的3倍。在一些大学如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几乎一半的全职员工是管理人员。几乎所有的大学校长都与企业巨头不相上下,不论从薪金、津贴和人员配备上。

由于美国的高等教育制度的规模和激烈的竞争,你可能希望这些问题能够得到自我纠正。为什么一些学校不去聘请一些超级明星教授?为什么另一些学校不降价?这其中最大的问题是,高地位的科究机构如大学往往以学术声誉(明星教授会使之增强)和校园的气派(豪华学生宿舍和顶极露天体育场馆)来互相竞争,而不考真正是否物有所值。这种竞争往往从顶极学校开始:如耶鲁大学和哈佛大学不会比谁的学费低来争取学生。但现在这类竞争也延伸到乙级大学:乔治华盛顿大学把收取越来越多的学费和潇洒地大把大把的在其设施上烧钱也当成了时尚。

大学这种奢侈的竞争模式不可能是长久的生存之计,尤其是在目前经济持续低迷的情况下。父母已经不愿意像过去那样靠承担债务来供孩子上学,他们更愿意去寻找更经济更合算的外国高校。互联网上也提供盖茨所说的“地方型高校”,这对那些学费昂贵的高校也日益形成严重的威胁。在网上你花很少的代价就可以收听到世界上最好的讲座。

总之,美国的大学在容易赚钱的时候迷失了方向,如果它们现在还不能迷途知返、回到正道上来,它们可能很快就会重蹈通用汽车的覆辙。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大纪元7月17日讯】宾州州立大学董事会已经同意宾州州立大学今年学费上涨。涨幅为3.9%-5.9%。主校学费对本州学生上涨5.9%,也就是每学期增加 404美元。对外州的学生上涨4.5%。分校学费将上涨3.9%。
  • 近日,英国商务大臣文斯‧凯布尔(Vince Cable)表示,大学生将几乎注定需要给学校付出更多的金钱,而且很有可能是通过支付毕业税(Graduate Tax)的方式实现。这意味着学生可能会通过税务系统来支付学费,而不再通过学生贷款。
  • 今年,由于英国政府大幅削减了高等教育拨款,各大学纷纷提高了海外学生的学费,部分学校的海外本科生将面临比英国本国本科生高出多达八倍的学费。有数据显示,来自欧盟之外的海外学生在下一个学年里的平均学费将达到10,463镑,比上一年增加了5.6%,首次突破一万镑大关。
  • (大纪元记者古惠珍编译报导)想在美国找份高薪的工作吗?专家说,这跟念哪所大学、读哪个科系很有关系。就投资报酬率而言,到加州就读工程相关学系真的很划算,每年学费只要数千美元,毕业后的薪水收入还比别人高。
  • 【大纪元8月7日讯】费城市长纳特8月3日宣布,费城市府通过“返校再深造”合作项目,与切斯纳学院、费城社区学院、皮尔斯学院、费城大学和罗斯蒙学院达成合作关系。费城市府员工如有意愿进入这些学校进一步深造者,将享受25%的学费减免。
  • (大纪元记者文芳多伦多综合报导)安省本科学生联盟引用一系列调查数据指出,大学学费有持平或超过政府基金的趋势,学生及家长负担着部分安省增长的大学教育成本。该学生团体质疑公立大学意义何在,并呼吁对不断攀昇的学费进行公开讨论,希望学生所付学费不要超过大学教育成本的三分之一。
      
    该学生团体称,最新预测预算显示,安省大学学费不断上涨,滑铁卢大学的学费已经超过政府基金,其他安省大学在1至2年,学费也将涨到忍耐极限。
  • 我曾经问过国内的家长,为什么要将孩子送进那些不入流的美国大学。得到的回答是,希望孩子拿个美国学位,因为中国的学位不容易找到工作。但是家长倾其全力也付不出太高的学费,孩子的英文也不够好,所以到一个便宜的大学去,大人孩子都容易过关。笔者问,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将孩子先送去社区学院,答曰那些学校的名气不够,穷人才去读,毕业后名声不好听。这大约是国内比较普遍的认识。
  • (大纪元记者谢如慧编译报导)经济不景气,工作难求,学费飙涨,物价翻升,前景一片迷茫,这时借债上大学还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吗?这个问题正困惑着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大部分经济学家的回答是,高等教育的收益在任何时候都是毋庸置疑的,不过和所有投资一样,当面临更高风险时,综合考量,谨慎决策,做好财务规划是成功的关键。
  • 教育部今天指出,放宽外籍生的定义,若无中华民国护照者,皆为外籍生;另简化外籍生申请入学手续,盼能在100学年度增加600名以上外籍生;至于外籍生收费,将比照私校标准。
  • 现行大学生因经济不景气,缴学费多采用助学贷款,以致于在毕业后就负债40万元。外商银行理财顾问表示,大学毕业生若要偿还40万元助学贷款,投资储蓄额至少要有25万元,每月定期定额5千元投资基金市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