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职的母亲 不在牺牲而是成长

陈彦玲(亲职专家)
font print 人气: 69
【字号】    
   标签: tags:

莉秀是父母成长班的学员,她进教室时急切的表情告诉我,肯定又被儿子给气得心神不宁了。果然,上课时她第一个发问:“老师,小孩不听话跟妈妈有没有上班有关系吗?”

莉秀因为独生子学校适应不良而辞去工作,专心当个全职妈妈已近两年。但读小三的儿子却让莉秀觉得:“简直不把这个当妈的放在眼里。”莉秀心里嘀咕着:“是不是因为自己没有工作而被儿子看轻了?”而动了打算重返工作岗位的念头。

“真是的!他以为我没学问、没能力吗?”莉秀说的头发都快竖直了。“莉秀啊,我可以感受你的心情,也知道你一心一意想帮孩子,才会因为无力感而生气。对吗?”莉秀的眼眶泛出了泪光。我继续说道:“哭出来不是坏事,心里头舒坦了之后,再来想办法,不要在生气的时候做决定。”“谢谢老师提醒,唉!这真是我需要再学习的地方。”莉秀开始冷静下来。

我笑笑的说:“当妈妈真是需要学习,莉秀愿意来跟我们一起探讨为母之道,已成功的踏出第一步啰,值得给自己热烈的掌声!”一时之间教室掌声雷动。

莉秀说出自己的故事:“我生长在一个非常拘谨的家庭,父亲很严肃,母亲很少说话或表达自己的心情,我常常只看到她的背影,家里几乎整天听不到什么声音。”当职业军人的父亲与家人总是聚少离多,因此,小小年纪的莉秀希望能早一点脱离家庭,找寻外头快乐的天空。

她在学业上的表现,让父母很放心,因为成绩优异,很早就找到待遇不错的工作,也就顺理成章的离家在外独居,跟原生家庭的距离越来越远了。工作上优异成果为她带来许多成就感,也让她认定人生的价值建立在学业成绩或工作成就上。

志源在职场上的表现让莉秀倾心,两人因此走上红毯。莉秀原本认为从此可以在职场上一帆风顺,并且组织自己温馨的小家庭,没想到这个梦想却因为儿子日渐长大而成为头痛的挑战,最后因为学校对儿子行为强烈的反应,莉秀不得不放弃工作全心全意照顾小孩。

“老师,我发现原来自己不甘心辞职的原因,是不肯放弃工作让我觉得有价值的想法,到现在我才知道自己为了工作而活,所以我很在乎老板对我的肯定、同事对我的依赖,虽然我离职了,可是我的心还是没有放在孩子身上,而只是将工作表现转移成对孩子成绩的要求。好累啊!”

“这是许多现代妈妈的心声,一辈子读书为了找好工作,成就一个符合自己条件的家庭,但是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结果,却让我们丧失了许多了解别人与广结善缘的机会,到头来却无法用课本的答案解决人生的课题。”大家心有戚戚焉的点着头。

我问她们:“如果改变观念来看,身为一个称职的母亲可以培养出哪些能力呢?”“啊!我们怎么都没想到?”这群妈妈张大了眼睛,异口同声的说。“我们一直认为,当了妈妈就是牺牲、牺牲再牺牲,连最后剩下的还是得牺牲呢!”

课堂里开始充满了讨论声,热切的气氛里,我听到了精彩的答案,她们发现当妈妈可以训练出时间管理能力,可以是多功能的服务专家,可以拥有像法官一样的细微观察能力,可以是孩子的第一个启蒙老师与营养学家,也可以是心情激励专家等不一而足,随后我再带领着她们如何将这些发现化为具体的行动,落实在生活之中去强化自己的能力与周遭家人建立善的互动。

我抬头看着冬天的阳光洒进了教室,那一道道金黄又温暖的光束,让我心中升起了窝心的感觉:“请大家先暂停讨论一下,静下心来,转头过去看看窗口的阳光,或许你会看到心中的孩子在阳光的深处对你挥手微笑喔!”◇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我们伟伟从小就很好动,几乎没有一刻可以安静下来,爬上爬下,忙进忙出的,而且常常跌倒受伤,他跑到哪里,大人就得跟前跟后的,生怕他发生什么意外。他对任何事物都好像很有兴趣,但是兴趣多半维持不了五分钟热度。而且经常发脾气,有什么事就大喊大叫,让人紧张不已。
  •   这是一则笑话,一则差点让我笑掉大牙的笑话。其实,它也是一记警钟,一记令我不得不深思的警钟。因为在这则故事中,除了点出小玫的天真可爱外,也点出了父母粗浅的教育理念──只懂得叮咛与训诫。
  • 生命的体验显现在生活之中,生活是日日都在进行的,因此针对孩子生活能力的培养,以及面对生活的态度与动力,是父母在执行家庭教育及教养的重要课题。孩子年幼的时候是奠定生活能力的最佳时期,生活好习惯的养成要靠父母的把关及涵养,因此父母要经常在职进修、充实自己的亲职知能,以传达正确的教养信念、知识,并且展现有助孩子正向发展的亲职行为。

  • 有一点可能会让你感到比较安慰,那就是这些研究(以及在这之前的许多研究)的结果均发现,父母教养孩子的方式并不是凭直觉就可以拥有的能力;事实上,教养孩子对很多父母来说都是很困难,而且很吃力的事。大部分父母都很需要鼓励与资讯来帮助他们把孩子教得更好。事实上,父母可以培养出教养孩子的能力,也能学习更有效的教养方式与对策。
  • 许多研究都曾探讨父母的教养方式。教养方式指的是你与孩子相处时的表现,你们之间的互动模式,你与孩子沟通的方法,以及你对待孩子的态度是什么。前面我曾经提过,教养方式可分为三种:权威型、独裁型与放任型。
  • 有非常多公共的免费资源,只要家长多用点心,不花钱的教养方式反而可能有最好的效果呢...
  • (shown)我明白养育孩子这段过程对我而言并不是牺牲,而是因着减法得到的加法,甚至也许是乘法。因为愿意“舍”,而换来更大的祝福与生命的品尝。
  • 总是难以克服“让孩子自己做”的盲点?以下四个观念,或许能有效帮助你跨越障碍: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