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年关拼经济 捞鳗鱼苗正夯

人气: 18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月20日报导】(中央社记者刘嘉泰花莲县20日电)花莲溪出海口南侧海滩近来入夜后,出现大批捕捞鳗鱼苗的人潮,人数最多约200人。62岁的阿美族老渔夫嘎造说,农历年关快到了,捞鳗鱼苗拼经济好过年。

每天傍晚天色还未暗时,一群群扛着竹篙网架的民众,陆续抵达吉安乡花莲溪出海口南侧海滩,早一点到达的人已在高滩地生火烤热身体,等待天色暗下来后,扑进冰冷的海浪中捞捕鳗鱼苗。

“每年约从10月起至隔年的3月,是花莲溪出海口捕捞鳗鱼苗的季节”,捕捞鳗鱼苗已有30年资历的嘎造说,这里入夜后就像夜市一样人潮汹涌,只不过大家都是带着网架下海赌运气。

捕捞鳗鱼苗的“捞客”来自各地,除吉安乡、新城乡等县内居民外,甚至还有远从台东长滨、成功来的民众,而捞客所从事的行业也很“多样化”。

有的是工厂失业劳工,有的是临时工,有的白天做黑手,嘎造在火堆旁边取暖边说,听说还有医生也来捞鱼苗,“不过好像是来运动,不像我们是辛苦来赚钱的。”

从去年10月起陆续有人到花莲溪出海口捕捞鳗鱼苗,至今年1月起人数逐渐增多,嘎造说,5、6年前捕捞鱼苗的人数较少,这两年来可能因为景气不好,许多失业返乡的人也来,今年1月中旬时,一个晚上人数最多曾达200人。

当夜幕低垂天色全暗后,大批捞客头戴着照明灯,身穿连身式雨衣和雨鞋,腰间挂着鱼篓,肩膀上扛着网架,从高滩地陆续走向拍打着冰冷海浪的沙滩“上工”。

花莲溪出海口南侧海滩很快就被捞客占满,在漆黑的夜色中,只见一大群头上“有光”的人,不时扑上白色的浪花捕捞鳗鱼苗。每个人的网架相互碰撞,一边要抢鱼苗,一边还要抢地盘。

“捞不捞得到,全靠运气啦,经常捞一整个晚上,快冻死了,还没捞到半条”,嘎造说,有的人明明抢到好位置,不过就是捞不到,反而是站在后面的人捞到,运气好坏实在很难说。

捞鳗鱼苗虽然无法一夕致富,却是每年农历过年前,最后一波赚外快的好机会。去年刚入门学捞鳗鱼苗的苏新延说,1条鱼苗价钱好的时候可以卖到新台币80、100元,现在的价钱1条却下滑到约40、50元,而且收获还不好,只能捞多少算多少了。

“虽然前几天有人一个晚上曾捞到400多条,但其实大部分捞客的收获都不好”,捞鳗鱼苗经验丰富的嘎造说,原因是什么,也没有人知道,反正捞不到时,就上岸烤肉喝酒聊天。

花莲溪是鳗鱼苗从大海回游溯溪进入陆地的主要溪流之一,在出海口捕捞鳗鱼苗的历史相当悠久。嘎造自讽的说,阿美族的祖先很早就在这里捞鱼苗,我们后代子孙也捞鱼苗,只不过现在是拼经济补贴家计,生活环境变化很不相同。

阿美族新手捞客苏新延怀抱着梦想说,“希望在过年前,能多捞一点,卖个好价钱,买1辆新机车”。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