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领华尔街 社群网站发声

人气 25
标签:

【大纪元10月9日报导】(中央社记者廖汉原华盛顿特稿)“占领华尔街”运动进入第4周,虽然美国主流媒体至今仍批评抗议缺乏焦点,不过透过架设多媒体网站及无所不在的社群网站连结,活动已成为全美长期的组织性抗争。

以反企业贪婪和政商勾结的“占领华府”活动,继“占领华尔街”后成为焦点,活动团体以麦佛逊公园和自由广场为根据地,每天上午和下午发起两次游行,根据活动官方网站“occupydc.org”对媒体的公开声明,组织没有发言人,所有参与游行和占领活动的群众都是发言人。

由于主流媒体对群众运动停留在组织、诉求及成立政治团体实践理想的模式上,“占领华府”特别声明没有政治野心,更不会如茶党般运作,企图影响政治人物甚至投入选举。

“占领华尔街”每日透过网站occupywallst.org发放集会地点和游行路线及主题的活动预告,网站同样声明,99%的声音不需要明显的领袖,不过许多反极端自由资本主义的大将如纪录片导演麦可摩尔(Michael Moore)和畅销作家克雷恩(Naomi Klein)都曾到现场为示威者声援打气。

加拿大作家克雷恩以反经济霸权的著作“震撼主义:灾难经济的兴起”畅销全球,她强调占领华尔街是全球目前最重要的大事,人们可以看到社会制度极度不平等而且逐渐失去控制并滥用全球资源,群众对抗的是强大的经济与政治势力的结合。

反对运动在美国各区域蔓延,结合所有抗争活动讯息的“共同占领”网站occupytogether.org应运而生,网站集合全美1000多个占领城市的详细资讯,但网站强调,不接受捐款,所有活动都是自发参与性质。

主流媒体逐渐扩大报导篇幅之际,“占领”活动仍坚持开放网路篇幅,参加者可自行发放影片、现场转播及新闻报导,这些讯息透过脸书、推特与其它社群交网站连结,主动将讯息传达至关心活动发展的个人,进而稳固每日活动的群众基础。

麦可摩尔在纽约自由广场演讲时提出“人肉麦克风(Human Microphone)”的概念,摩尔表示,这是所有人的声音,群众聚集不是为政坛领袖或出了钱的机构,占领运动能够持续是因为群众已经受够华尔街,如高盛等投资银行,忍无可忍所以要站出来。

相关新闻
占领华尔街22天 逾千城镇加入声援
示威者没有公德心 华尔街变垃圾岗
占领华尔街  波特兰民众响应
占据华尔街  洛杉矶也响应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