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O的故事

【湾区人物 】王崇智的第二波

人气 176
标签:

【大纪元2011年03月08日讯】(大纪元记者杨少玉报导)在电子资讯业功成名就的巅峰,却换跑道跳进一个自嘲“IT跨界99.9%会失败”的生技业,并蜕下大老板的西装重回学校,用之前日览上千份公司报表的手,重新拿起书本论文生啃;再不时再用几格犀利漫画道尽自己的社会观察,这是行事格风充满“逆俗思考”的湾区著名企业家王崇智。

“每天为工作到处旅行,别人可能觉得很羡慕,其实家里一张破床绝对胜过所有飞机的头等舱。当别人打电话问你在哪里?你还得去旅馆床头找目录,然后说:‘我在印度的某某旅馆’。我开始想,我的生活是不是需要改变?”为工作当了十几年空中飞人后,王崇智在2006年开始思考这个问题。

王崇智在1993年创立3Com Mobile Product Division (MPD),专营电脑移动通信解决方案,MPD并成为世界最大的电脑通信产品提供者,1998年MPD达到了一年十亿美元的销售。2000年成立3Com Personal Systems Business Unit (PSB),在他的领导下PSB成为3Com成长最迅速的部门之一。

2002年末,王崇智成立3Com和中国华为的合资企业H3C。 2005年3Com成为H3C的大股东;2006年,王崇智接任3Com亚太地区的执行总裁,在2006年12月3Com获取了100% H3C的所有权, H3C的销售也成长了四倍,到2008年已超过十亿美元。


(漫画:王崇智)

现代企业家的“背影”

王崇智从90年代初开始了马不停蹄的步伐,随着事业版图的扩张,他演译出现代版父亲《背影》— 送他到机场的孩子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消失在旧金山机场的闸门里。

有天他在外地旅行时,儿子在电脑视讯上问他:“爹地,下次你来 我家时,可以帮我买一个新的电玩吗?”;在王崇智回到家时,孩子又喜孜孜地把家里布置得热闹非凡,还写了一个大大的 “ Welcome Home!” 这些让王崇智终于痛下决心不再继续当“空港飘伯”。

“我在想,我是不是可以像科技新贵一样,当个“科技老贵”,赚了钱就退休?我会画点漫画,但那样赚的钱也不够;我是不是除此之外可以走出一条新的路?想到最后,我决定要—变。”。

走过全世界,王崇智看到“硅谷已经进入第二波了,它不会像你一样犹豫不决;大陆、印度也都过了,其实全世界都过光了。”他思考,当高科技高峰渐褪,新世代还能学些什么?他观察到战后婴儿潮一代的庞大人口群,这群人比中国、印度的人口都多,这个不平衡的人口结构将对人类社会带来许多新的社会问题,然而也将带来新一波新的机会。

于是他把“变”的眼光瞄向生技产业,于2008年创办生技公司CareMax Capital,为共同创办人和执行长,CareMax专注在POCT(Point-of-Care Testing)和PONT (Point-of-Needs Testing) 的产品,他同时兼任网路安全公司威播科技的董事长。


(漫画:王崇智)

他说:“当初做生技业,也是因为已经有太多聪明的人在做高科技。不过,从电子资讯产业跨到生技业,99.9%都不会成功,我也因此烧了一点钱缴学费。”

跳进生技业,王崇智遭遇了和电子资讯产业完全不同的挑战。“我以前可以和上千个工程师一起做专案,但生技业完全不同。我有次和一桌台大医院的医生吃饭,其中半桌人都当过大学联考的状元,在这一桌人里面谁能管理谁?我都拿不准。”

第二波的脑袋重组

跳进生技业,也仿佛有一条神秘的线,连接着王崇智更早之前探索人类大脑所隐藏的谜,以及他自己用很多身心灵方法所做的亲身实验。

王崇智练习气功与佛家打坐已有廿余年,“刚刚开始打坐时,思绪像大瀑布一样唰唰地下,后来水流的速度渐渐慢了下来,再后来变成一滴一滴,再后来什么也没有,心变的很柔软。”

他发现,“放空”是一个脑袋重组的过程,他在打坐中有过一些特殊的经历,他也试验让自己借此不碰电脑,有次他达到“三天没碰电脑和网路,创下五年来的记录”,他便以漫画记录了这个历程。

为探索人类脑中无穷的谜,他开始想用感官上更能具体感受到的方式做进一步试验,于是他开始练习左手写字。在他强迫练左手的情况下,把自己练到头痛起来,但他不害怕反而开心:“头痛很好,代表头脑开始re-program,脑中的神经元网络在建立新的联结。”到最后他把左手签名练到和右手差不多,并且也练习用左手画漫画,这个练左手的功夫练了两、三年。

后来他惊喜地发现,左右脑在他练左手后果然产生新的联系。从小他对绘画和颜色很敏感,但不喜欢听音乐,甚至对音乐有点讨厌,他开车时都索幸把音乐关上。但自从练左手后,有天太太不可置信地问他:“你怎么开车在听音乐?”他才发现自己新的改变;另一个意外的收获是KTV唱得比以前要来得好。

另外一个训练脑中神经元重组的具体试验,是创造一个强迫自己念书的环境。于是王崇智在踏进生技业,但没有找到自己想要的生物科技后,他干脆自己去攻读加拿大Saskatchewan大学博士学位,以研究先进的生物科技。

在此之前,王崇智拥有台湾交大电信工程学士、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电机硕士、和美国史丹福大学商业研究院的校友。“回学校后脑子又是一次重新re-program,这种脑子的re-program一开始很想放弃,但只要不放弃,最后都是可以做得到。”

“以前在公司看上千份报表也是小事一椿,但回学校后,要把流体力学这种书重新看进去简直难上加难,但是坚持下来,现在不仅可以看论文,还可以发表自己的论文。”

此外,重新当了学生让王崇智发现,以前当高层主管有三个秘书帮忙张罗大小事情,自己产生严重生活机能衰退。他自嘲:“还好我还不算最白痴的,有个朋友也是公司高层主管,他有天用电锅煮饭,煮好了大家才发现他根本没放内锅,结论是—他从来没煮过饭,以及—-他从来没有自己承过饭。”

为了研究一项生技论文,王崇智还回到母校交大做研究。由于他在2003年获选为交大杰出校友,因此一开始回到母校便穿着毕挺西装,心想这样与杰出校友才相称。但一走进实验室怎都觉得自己怪,再和实验室里的学生到学生宿舍餐厅吃饭,处处都碰到“放下身段”的小小尴尬。

他挣扎了一阵子后决心放下自我,把重回学校当学生充份当成一项享受。于是他抛开了西装,从早上9时半到深夜1时都泡在实验室里,把握每一秒,“做工程师都没这么拼过”,一个半月后他就发表了一份论文。


王崇智回母校交大进行生物科技研究,从早上9时半到半夜一点泡在实验室,他说:”I feel good…”。

王崇智说,他从自己的经验,证明任何人都可以进行人生第二波的学习曲线。他说:“硅谷人现在要思考的是如何与第二波重新连结,但第二波的改变不能冲动,必须经过深思熟虑才行。”

正面思考、逆俗思考

许多被硅谷人津津乐道的价值,王崇智的看法却常常颠覆一般人的观点,他常用漫画记录着自己的社会观察与思索。

例如,总部在硅谷Menlo Park的Facebook被视为改变了社交网路社群,甚至改变了世界,王崇智的看法是:“改变不代表不能赚钱,但改变了世界,这种改变是好是坏呢?Facebook、Google Gmail这些工具,你用了它们,就一天到晚被它们洗脑,越用你的智商就每天就在降低。”他说,自己绝不用这些工具,因为这些工具会留下永远洗不掉的“数位刺青”。

而被许多人视为创业典范的硅谷公司,王崇智说:“以前的硅谷,台风来了什么都会飞,是吧?有些朋友我到现在还不知道他到底在做什么,但公司也上市了,也都赚了大钱。”

被硅谷许多公司大量运用的外包(outsourcing)模式,在王崇智的漫画里被画成自己坐在树枝上,自锯树枝“自废武功”,他说:“以前做华为时做过这种傻事,把自己锯掉。那边增加一万个工程师,这边就都没有了,外包从全球资源利用的观点来看难以论好坏,但是耗尽中国的资源,造成大量工业污染,只为了美国过度的消费,这并不make sense。”

推陈出新的智慧型手机是时下最热门的商品,王崇智看到的却是:“大家旧的手机一旦不流行,就丢掉换新手机,厂商拼命生产这么多手机,有谁想过,这些电池要怎么处理呢?”他引用太太的一句话:“Fry’s里卖的商品,80%都不是生活必需品。”


(漫画:王崇智)

相关新闻
王崇智当选为全球玉山理事长
科技人王崇智谈事业第二春
旧金山多族裔民众中领馆前抗议中共霸权
李少敏:14条法案 为何不能取替Prop 47修正案?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