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媒指责“启蒙艺术”支持中共制度

【大纪元2011年04月02日讯】针对刚在北京开幕的德国“启蒙的艺术”展览,《南德意志报》提出尖锐批评,认为德国政府为此展览投资1,000万欧元,虽美其名曰“启蒙”,却少有启蒙的内容,是“一个支持(中共)制度的展览”。

“世界上最有讽刺意义的地方”

《南德意志报》3月31日的评论写道,“北京,正笼罩在镇压的气氛当中,即使按社会主义国家的惯例衡量,也是令人沮丧的。”“不仅越来越多的博客主和作者因为无伤大雅的文章被判处10年监禁,最近一例是刘贤斌,就因为他敢于谈论民主。中国的艺术家们也被彻底地噤声,以至于让人不断想到毛发动的文化大革命。”

文章引用艾未未话说,“关于启蒙的展览,天安门广场是世界上最有讽刺意义的地方。因为,我们中国人正经历一个黑暗的时代。”

文章写道,“当德国博物馆的馆长们在装修一新的中国国家博物馆里大谈什么‘艺术家正在成为公众人物’的时代时,艺术家艾未未在上海的崭新的工作室刚刚被推土机夷为平地,就因为他对政府提出了批评性意见。”

“没有反映启蒙的政治价值”

文章批评德国主办者不敢明确提及“启蒙”的政治信息,认为展品的挑选也相当片面。“……给人的印象是,似乎欧洲的启蒙主要是与自然科学的求知欲觉醒相关。……相反,在挑出的艺术品中,几乎没有反映启蒙的政治价值,……可怜的中国人,一年之久,每天数以千计地徜徉于这些乏味的展品中,他们会产生这样的想法,即:启蒙不是与法国大革命而是与物理课有更多的关系。启蒙的主题在这里被如此德国地、乖巧地呈现。不得罪中共的共同主办人,似乎是策展人的重要指南,以至于人们在这个展览上几乎只能感到一种循规蹈矩的陈腐之气。”

“对中共而言适逢其时”

文章说:“启蒙的主题在这个展览中被包装得如此适合中国,就连中共独裁者都不再感到难受。”

文章还写道:“中国人早已在展览准备阶段就将太有批评性的思想者从对话中排除,比如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学者们。在德国人为能够自圆其说争取到他们之后,这些人又被当局及时地再次吓跑。现在,完全是忠于党的路线的文化官僚们独揽大权。作为中国公民,谁要还想作为听众登记参加这个墨卡托(Merkator基金会)对话,就必须在互联网上先登记很多个人情况,相当于强迫自己向警察自我举报。德国外交部就这样资助一个在北京心脏地区举办的展览,这个有助于稳固中国社会体制的展览一年之久,这对中共来说正中下怀。”

“当他们可以将作者监禁十年之久,可以越来越广泛地限制自己的互联网,可以在北京的购物街王府井让国家安全机构的特工们殴打外国记者时,当他们而且可以通过巨大的博物馆展示自己刚刚赢得的自信时,中共的领袖们当然愿意利用时机展示自己的所谓对世界开放的胸怀、展示他们与‘批评性文化对话’的意愿、以及对于启蒙那样的西方放荡行为的所谓宽容态度。在他们看来,最好不过的是,这一切还都不用自己花钱。”

文章还对德国驻华大使提出批评,说他到处抱怨德国驻华记者的批评性文章“毁掉了德中关系”。“德国对于这个崛起的经济大国的统治者在展览外围也大肆献媚讨好,这让具有批评性思考的共产党人有时也觉得非常过分。”

相关新闻
德媒:中国环境保护“一国两制”
德媒: 经济危机中奢华的世博秀
德媒:央视台金玉其外 败絮其中
德媒: 中国经济泡沫在破裂 波及德国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