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实现的预言――羊群效应

揭开经济世界的面纱:羊群效应

王 旸

人气 1
标签:

比如去年中国的房价大涨,甚至有人彻夜排队抢号购屋,也有人疯狂购买二手屋,其实就是一个自我实现的预言。

假设有一万人要买房,每个都有各种所谓的需求,有的可能是刚性需求,有的可能是有闲钱想投资,总之想法各异,但共同点就是:只要有能买得起房子的钱,就会出手。

对于他们来说,一起观望、价格跌了再买房最理性,将利益最大化,但前提是不能有任何一个人违规作业。

因为,如果我们假设这一万人中有一个人买了房(比如因为孩子要上学,贵一点也要买),那么因为他买房,房价就会上升。

因此,如果我们假设是有人买房,那么不买房就不再是将利益最大化。此时的利益最大化,是在别人买房之前就先把房子买好,避免自己只能买到涨价了的房子。

也就是说,在这些要买房的一万人之中,只有在确保万众一心的情况下,大家都不买房才是理智的。

假设有一个人买房,那么利益的最大化就是成为第一个买房的人;也就是说,在一万种可能性中,只有一种情况下不买房是合理的(即万人都不买),其余九九九九种情况(一个人买,二个人买,三个人买……九九九九个人买)都是赶快买房最合理。

因为大家都不知道具体有多少人要卖,因此大家都是在按概率行事。那么,大伙儿心里想的都是,有9,999/10,000的概率,是至少有一个人会买,因此我还是赶快买比较保险。

因为这是每个人最理智的选择。因此,最后的结果就是大家都想先下手为强,于是会争先恐后地买房,导致房价暴涨。

即使此时房价其实被高估,大家买房也是理智的行为,因为有钱不去投资狂涨的房价是不理智的。即使没有住房需要、认为房价被高估,你也可以先买了房,之后再卖掉。

这就是所谓的自我实现的预言:大家都认为房子会上涨,那么为了自住或投资,大家都会去买房,房价自然就会上涨。也就是说,众人的预期最终导致了房价的上升。

这样的结果只能是房价越涨越高,直到大伙儿所能承受的最高极限。但过了极限之后,下降也极其猛烈。

如果大家都认为房价过高,那么他们就都会开始抛售,因为早一分钟抛售,自己手中的房产就可以减少一丝损失。

在疯狂抛售中,房价又会暴跌,直至大家觉得房价又已经跌进谷底;那时,大家又都开始重新购置房产,道致房价再次上升。

可以说,是我们对房价的预期值导致房价的疯狂上升和下降。即使房子还是同一间,租金还是不变,房子的价格仍然会时高时低。

而这种情况在资本市场上更是屡见不鲜。除了房子,还有很多东西可能被预期会被暴涨,在古代有郁金香,近几年则有网路,而这些玩意无一例外的是在暴涨之后开始暴跌,直至回归平稳。

归根结底,各种由于预期的不同而引起的潮起潮落都已经和实际脱离了关系。

从这个角度上来讲,任何资产的价值都可以分为两部分:实际价值和预期价值。实际价值指的是这个资产所能产生的价值;比如一栋房子如果每月的房租是2,000元,那么按照惯例,它的价值应该在50万元上下。

但与此同时,资产还有一个预期价值,即你期待市场上的其他人会为此资产出多少钱。如果旁人因为各种原因,愿意为一栋月租为2,000元的房子出价80万,那么这栋房子的价值就是80万元。

在市场中,大多数人是根据预期价值在进行决定的,所以才会产生自我实现的预言以及价格的暴涨和暴跌。

相比之下,像巴菲特等所谓的“价值投资者”则关心资产的实际价值,所以他们不关心明天是否有投资者愿意为自己的资产出更高的价格,因此别人的预期无法影响他们的判断,也就无法造成爆涨和暴跌。

但此类投资者毕竟是少数,大多数人没有长线投资的准备,因此还是会关心预期价值的。

实际价值不怎么会改变,但预期价值则随着人们的心情沉浮,这就是为什么一点风吹草动也能够让市场疯狂浮动。

按照传统经济学的原理,这种浮动是正常的,因为人们得到了更多的资讯,自然会对一个资产的价格进行不同的判断,导致价格的浮动。但是,有时候这种浮动是非理性的,甚至是毁灭性的。

比如在美国大萧条年间,大家都认为股票被高估,于是大家都争先恐后地抛售,于是“股票被高估”成为了自我实现的语言,股票价格大跌。

但股票价格并没有回归所谓的理性价格,而是一泻千里。到了一九三二年,股票价格只有原来一九二九年顶峰时期的十分之一,美国实体经济也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这就是自我实现的预言的弊端:当我们预期资产价格高升时,虽然价格会飞快地上涨,但总有尽头,因为早晚会有人意识到预期价格和实际价格差得太多而开始抛售。

而在大家意识到这点后,资产飙升就会终结。但在我们预期资产下跌时,下跌的过程深不见底;一只股票在跌到0之前,一直会有下降的空间。

因此,太好的预期一定会被坏的预期或残酷的现实所终结,并会最终循环成为坏的预期;但坏的预期却不一定能被好的预期所取代,很有可能会一坏到底。

在这种时候,外界力量就需要进入干涉,唯有如此才能终止坏的预期继续自我实现。

在大萧条时期,终止坏的预期的就是罗斯福政府的新政;但即使如此,坏的预期依然破坏力十足,让美国经济萧条十年之久。

因此,真正最好的解决办法是政府在太疯狂的好预期或太疯狂的坏预期出现前就将其终止,以免伤害性太大。@(本文结束)

摘编自 《经济的逻辑:从个人、企业到国家,为你揭开经济世界的面纱》脸谱出版社 提供

相关新闻
早餐店的小鸟
贬值的钱
贬值的钱 人气 1
研究:受教育程度低 衰老速度快
法兰克福黑绿政府定型 欲打造绿色城市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