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图:莲荷园 休闲农场与莲子美食

人气 20
标签:

【大纪元2011年05月14日讯】(大纪元记者苏惜巧报导)桃园县观音乡的莲荷园休闲农场,在网路上一查可以查到相当多相关的资料,也有不少篇网友到莲荷园游玩的网志。观音乡一带有不少类似的休闲农场,据当地一位居民介绍,以附近的观光农场来评比的话,莲荷园的饮食相对来说,非常好吃。

占地2公顷的莲荷园,有丰富的湿地植物景观,取名莲荷园顾名思义有相当的“莲荷业务”,园中除了有不同种类的莲花供游客欣赏外,园主王昱翔夫妻俩将可以食用的莲子、荷叶发展成多样美食,让前往游玩的游客们,可以玩的尽兴、吃的满足又欢喜。


莲荷园一角-风车发电。(摄影:苏惜巧 /大纪元)

莲荷园一角-水濂洞。(摄影:苏惜巧 /大纪元)



大王莲。(摄影:苏惜巧 /大纪元)

莲荷园一角-佛手柑。(摄影:苏惜巧 /大纪元)

洛神花臭豆腐
这里要先介绍莲荷园独特的美食“洛神花臭豆腐”。一些网志都大赞这道美食好吃也纷纷推荐。只是洛神花这么美的名字怎么会跟臭豆腐连在一起呢?因为太好奇了,所以采访当天遇到园主时第一就先提这个问题。


好吃又好看的洛神花臭豆腐。(摄影:苏惜巧 /大纪元)

刚从外面回来还没来得及坐下的王昱翔介绍说:“其实原本当时不是要做成洛神花臭豆腐的,是要做成荷叶臭豆腐,因为荷叶中的成分可以减少肠道对食物中脂类物质的吸收,不过,后来发现日本有研究发现荷叶与蒜头一起食用,会对人体产生有害物质,但是臭豆腐又不可能不加蒜头,那就不对味了,所以就试着改用洛神花,结果发现两者味道还蛮合的。”

经王昱翔这样一介绍,参观完园区后,令人迫不及待的要品尝这道园主发明的美食。不过就在把洛神花臭豆腐送入口中,并且赞不绝口时,王昱翔却在一旁告诉我们其实洛神花不是最好吃的臭豆腐。原来之前王昱翔夫妻吃过一位老先生卖的“中药臭豆腐”,好吃的滋味令他们惊为天人、难以忘怀。因此他们打算无论如何也要把老先生的手艺学下来,把美味端回家里,可惜的是老先生后来跟着儿子移民去阿根廷了,这道美味就此失传。

王昱翔接着又说:“当我们回头吃洛神花臭豆腐时,发现跟‘中药臭豆腐’比怎么这么难吃!”,听到此,记者对于自己与传奇的“中药臭豆腐”无缘,不知道该遗憾还是庆幸,因为盘子里酸酸甜甜的洛神花与臭豆腐结合,即便在炎夏中食用,依然清爽可口,尤其对女孩子来说有无法抗拒的吸引力。

不过园主王昱翔的真性情可见一般,为了追求更上一层楼的美食,不惜给自家的美食“漏气”。

莲子锉冰
莲荷园位于物价不高的观音乡,洛神花臭豆腐好吃不贵,但是一盘莲子锉冰却要卖到90元。为什么这么敢卖呢?王昱翔引用了一个客人的话说:“你们这个莲子冰实在有够贵,但是也实在有够好吃。”的确,一盘锉冰中洒满了煮过莲子与卖相好看的金黄色南瓜酱,再加上香浓的炼乳,以记者不喜欢吃莲子的人来说,整盘锉冰中让人念念不忘的却是莲子。

所以当然要问:“这个莲子怎么会煮的这么好吃?”王昱翔给了答案却还是让人偷学不了,“这个莲子都是我跟我太太煮的,有教别人学煮过,不过都煮不出这个味道,说也奇怪我们也没什么特别的技巧。”


好吃的莲子冰。(摄影:苏惜巧/大纪元)

莲荷园还有另一项值得推荐的美食–荷叶小笼汤包,这是由曾经在鼎泰丰工作的老师傅做的,如果不想到鼎泰丰排很久队才吃的到美味汤包,可以到莲荷园一饱口福,或者买回家自己蒸熟后食用。


莲荷园贩卖部。(摄影:苏惜巧 /大纪元)

荷叶茶。(摄影:苏惜巧 /大纪元)


王园主现场剥开莲子解说。(摄影:苏惜巧 /大纪元)


王园主本人。(摄影:苏惜巧 /大纪元)

草编博物馆馆主与牛的不解之缘

卖座电影“海角七号”剧中人物“茂伯”因电影关系成为台湾知名的“国宝”,莲荷园也有一宝,那就是园主王昱翔的父亲王承德老先生。

“园宝”王老伯的故事颇传奇,他没上过学到了70岁才会写字,在此之前只会写自己的名字,对于博物馆中各式各样的草编作品都是他无师自通做出来的。


多才多艺的王老伯还会拉二胡。(摄影:苏惜巧 /大纪元)

王老伯亲手写的诗。(摄影:苏惜巧 /大纪元)

草编博物馆位在莲荷园内,馆外有一只草编的大牛,王老伯介绍说这是“阴阳牛”,什么意思呢?“男生操作就是公牛,女生操作就成母牛,因为男生力气大一拉的话,牛会叫大声。”牛的身体上挂着王老伯自己创作的诗趣味十足。


没有很大的草编博物馆,物件都由王老伯一手做出来。(摄影: / 大纪元)

进入草编博物馆之前的“退火令”严禁烟火。(摄影: 苏惜巧 / 大纪元)


阴阳牛。(摄影:苏惜巧 /大纪元)

阴阳牛身上的诗。(摄影:苏惜巧 /大纪元)


馆外的天花板上还有一只草编的龙在盘旋,但是对于龙,王老伯本人没有看过这传说中的神兽,那为何他会做的出来龙的形象呢?他说隐约感觉到有人在他脑海里显示图像给他看。

王老伯手下的草编以牛为主角的作品占了2分之一以上,有以“牛魔王”为题的 牛头鸟身人脚的作品,还有一只牛郎织女的“牛”。介绍到此,王老伯透露了一个古早又有趣的故事。

小时候他说听人说七夕时如果看的到天上有牛郎织女的相会,可以求“财丁两旺”。在他13岁时,他同隔壁另一个小孩写了祈求的字条,对方写求“财丁两旺”,结果,生了3个儿子、10几个孙子,在观音乡有35甲地。

王老伯说,他那时不想求那些,他希望求“牛郎织女”。可是“织”字太复杂他写不出来,写了牛郎“七”女(台语织与七音近似)。结果,他生了一个儿子、六个女儿加上一个媳妇。

说到牛,王老伯滔滔不绝,他还告知要怎么挑好牛:“牛眼睛大,比较乖,如果像鳝鱼眼小小的,这只牛会斗人,不要买;牛干不干净要看牛尾巴,尾巴如果长过牛膝盖,就是脏的牛,因为跟拉屎有关系,短尾巴的牛,拉屎会退三步;牛毛旋点要正且有四个旋毛为好,这样买回家才会赚钱,如果少了两旋像是半桶水,犁田量只有一半。”

说起当初为何会从事草编创作,王老伯:“是因为我儿子给的建议,还说,做别人不会做的,稻草则是到处可以取得的材料。当时我想,也没学过,要做什么呢?所以一开始是从草剑、草鞋小项的物件做起。”

一生未读过书、上过学 70岁以后才识字懂得写字王承德懂客语、日语,他曾经告诉日本客人说:“来参观我的博物馆让你活120岁”逗的日本人很开心。


王老伯指着这条牛说明买牛的技巧。(摄影:苏惜巧 /大纪元)

王老伯的故事还上了教科书。(摄影:苏惜巧 /大纪元)

相关新闻
睡不好心情烦 莲子防“秋燥”
【采秀私房菜】山药莲子糕
莲子藕粉量少价扬种莲意愿高 今年花现莲乡不是梦
法轮功修炼人莲子的故事与神迹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