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纪元】王室大婚 英国传统留余晖

人气 103
标签: ,

【大纪元2011年05月07日讯】威廉王子迎娶平民凯特,这个世纪皇室婚礼、现代梦幻童话,在西敏寺传统婚礼仪式中写入历史。自从2010年11月王室宣布婚礼日期以来,整个英国,乃至英联邦以及全世界,喜爱传统礼仪的人们就开始翘首期待这场以传统文化著称的婚礼盛宴。

英国是世界上最老牌的君主立宪制国家,是王室制度保留得最完整、最受民众爱戴的国度。在全球38个保留君王的国家里,绝大多数都是内阁权力高于君王,君王只是国家的象征、传统文化的代表,政府的“公关部门”。

究竟君主立宪在当今民主国家的意义为何?在现代英国人眼里,王室是最值得尊敬的一种英国传统,传统能产生凝聚力,而社会凝聚力是政体存活的必要条件。王室成员是维系英国和君主制以及传统文化之间的一道线索。

作为16个英联邦国家元首伊莉莎白二世的孙子,威廉王子的婚礼之所以吸引20亿人关注,或许是因为人们看到了王室生生不息的希望所在。

王子大婚 喜庆高雅的盛会
文 ◎ 周成、文华


(摄影: Simon Gross / 大纪元)


4月29日,威廉王子和相恋八年的凯特走上红毯,这场英国王室的世纪婚礼让全球瞩目。对很多英国人而言,王室仍然是传统的象征,代表着英国人的骄傲。在经济阴霾笼罩之时,英国人用特有的英式幽默和热情来庆祝这场童话婚礼。

2011年4月29日,英国王位第二继承人威廉王子(William Arthur Philip Louis)与凯特.米德尔顿(Kate Middleton)的婚礼,在全球20亿观众的注目下隆重举行。近百万人涌向伦敦街头,想亲身体验这场世纪婚礼的盛况,据说这是伦敦有史以来参与人数最多的活动。在英伦三岛各地人们也以街头派对等形式,庆祝国家最隆重的一场婚嫁,可谓举国欢庆,万民同乐。

自从2010年11月王室宣布婚礼日期以来,整个英国,乃至英联邦以及全世界,喜爱传统礼仪的人们就开始翘首期待这场以传统文化著称的婚礼盛宴。已有千年历史的英国王室,不但作为全球通用语言的母语国,在英文世界里享有绝对的权威,英国也是王室制度保留得最完整、最受民众爱戴的国度。“到英国看婚礼,体验王室传统!”已成为一句诱人的话语。

来自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的辛蒂.伯纳德对《新纪元》表示,英国是体验传统的最好地方,“我的朋友们多年来一直关心英国王室的各种消息。当他们听说威廉王子要大婚了,当时还未公布婚礼的路线,在两天之内就在四家酒店预订了房间,以确保可以现场观看到婚礼。路线公布后则取消了两家酒店的预约。我们很开心,每一个人都很兴奋。”

高贵典雅的盛会 人人穿出了精彩

嘉宾们从早上8点10分就开始陆续进入大笨钟(Big Ben)附近的西敏寺大教堂。该教堂起源于960年的修道院,经过“忏悔者爱德华”国王的改建,特别是公元1245年亨利三世引入哥德式建筑特色重建,外形呈十字架结构的西敏寺教堂,曾为英国历史上四十位君王中除爱德华五世、八世之外的三十八位君王举行加冕仪式,这里也是埋葬英国王室以及著名人物的地方。从亨利一世开始,这里也被用作举办婚礼的场所,威廉的婚礼是王室在这里举办的第15场婚礼。

透过现场直播,人们看到的都是衣着华贵、仪态典雅的绅士名媛,有评论说,这堪称是全球最高档、最盛大的传统服装礼仪的展示会。来宾们把最端庄、高贵、典雅的衣着一一呈现出来,让喜欢传统服饰的人们目不暇接、大开眼界。也有人根据最近在婚礼上空拍摄到的UFO报告风趣地说:外星人是来看服装表演的吧!


有评论说,这场婚礼堪称是全球最高档、最盛大的传统服装礼仪的展示会,来宾们把最端庄、高贵、典雅的衣着一一呈现出来。(Getty Images)


这天让很多人惊奇的是,目前在皇家空军担任急救飞行员的威廉王子,理应穿着皇家空军的蓝色制服,而人们看见的却是红色制服,原来威廉王子也是查尔斯卫队的荣誉上校。在喜庆的红色制服外,威廉王子还佩戴上一条蓝色绶带,军装上别着一枚代表皇家空军的飞行徽章和一枚女王登基五十周年的勋章,英俊潇洒。

上午11点整,让人猜测了半年的新娘婚纱终于露脸。新娘在父亲的带领下走下汽车,只见她身着蕾丝长袖的象牙色绸缎裙,婚纱的裙摆拖尾长2.17米。据说这是凯特与英国名牌亚历山大.麦坤(Alexander McQueen)的设计师莎拉.伯顿(Sarah Burton)的共同作品。凯特没有把头发盘起来,随意的披肩长发上戴着女王借给她的卡地亚环形头冠,耳环是一对钻石珍珠。在直播电视上观众都能听见教堂里威廉王子看到凯特时对她说:“你看起来很美”。

在上帝面前 宣誓结为夫妻

婚礼从11点正式开始,威廉王子和凯特在上帝和先祖以及众人面前,庄严宣布结为夫妻。婚礼由英国国教圣公会坎特伯雷大主教威廉姆斯祝祷,仪式则由西敏寺大主教霍尔主持。这次婚礼基本按照圣公会的传统婚礼仪式进行,不过在凯特宣读誓词的时候,她除去了有关顺从丈夫的字句。第一个创下誓词中没有“顺从丈夫”先例的是已故的戴安娜王妃,但后来的约克王妃、韦塞克斯伯爵夫人还是根据传统,宣誓要顺从丈夫。


婚礼从11点正式开始,威廉王子和凯特在上帝和先祖以及众人面前,庄严宣布结为夫妻。(Getty Images)


婚礼期间,凯特的弟弟朗读了新版《圣经》中的部分章节,据说这是查尔斯王子特别提出的要求,里面富有节奏和诗意的祝福给婚礼增添了新意,不过这也可能令传统教会不安。

很多观众在聆听伦敦主教理查.沙特尔为新婚夫妇的布道词后感受良多,下面是部分摘要。“从某种意义上说,每个婚礼都是王室婚礼,作为造物主的国王和王后,新郎和新娘共同创造新的生活,让生命通过他们延续到未来。”“我们越多的奉献自我,在灵魂上我们就越富有;在爱情上我们越多的超越自我,我们的精神之美就会更多地显现出来。在婚姻中我们追求带给彼此更完善的生活,当然一下子改变自我为中心是很难。但婚姻是一个庄严的决定,不论是什么困难,我们已承诺要彼此仁慈地相爱。”

“婚姻是应该令人改变的,只要这种改变是建立在把对方视为自己的艺术作品;婚姻是可以改变人的,只要我们不抱有改造对方的雄心。精神的成长绝对不是靠强制,每个人必须给予对方空间和自由。”“由于很多人淡忘了上帝这样的现实,从而希望两性关系能提供生活的意义与幸福,这会给我们的伴侣带来巨大的负担。我们都不完整,我们都需要安全而不是压抑的爱,我们需要相互宽恕,共同成长。”

“当我们心怀仁慈走向我们的伴侣时,圣灵在我们之中增长,我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充满光明,这会为下一代提供最佳的家庭生活条件,在这种条件下,下一代能够训练和交换那些能够克服恐惧和分裂的才能,并培养未来世界的精神,这精神成果就是关爱、欢乐与和平。”

婚礼仪式在英国国歌《天祐女王》声中结束,新人转到圣爱德华告解者圣堂办理婚姻登记手续。整个婚礼充满着“赞美上帝”与“歌颂英国”的主题,激起人们对国家的自豪和爱国情怀。王室在婚礼当天还册封威廉为剑桥公爵,凯特也就成为了剑桥公爵夫人。

王室阳台与世纪之吻

婚礼结束后,威廉王子夫妇乘坐敞篷马车返回白金汉宫,沿途受到民众的热烈欢迎。现场一位华裔女士眼含热泪对《大纪元》表示,“我曾经现场参加过戴安娜的葬礼,那时看到15岁威廉王子的悲伤。如今能看到王子的婚礼,感觉像看到自己的儿子长大了一样。”

婚礼队伍进入白金汉宫后,人们期待王室成员出现在阳台上。30年前查尔斯王子和戴安娜王妃在阳台上的“世纪之吻”,令整个世界为之感动,不过这次有媒体担心,性格内向的威廉可能不会有“阳台之吻”。

自从1854年维多利亚女王剪彩后,白金汉宫的大阳台,就成了英国王室发布正面消息的最好舞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由于经济萧条,英国国内“把国王赶下台”的呼声很高,乔治五世把祖传的德国姓氏改为英国化的“温莎”也收效不大。1918年11月11日上午11点整,乔治五世穿着军装,和王后、长子走上阳台,宣布“我们赢得了这场战争”,并坐上敞篷马车在伦敦街道上与民欢庆了一天。史料记载,“一夜间英国王室再次受到民众的追捧,人们再也不去考虑什么推翻王权的事了。”

按照惯例,下午1点25分,新王妃第一次以王室成员的身份出现在白金汉宫的阳台上,只见她被台下黑压压的人群惊得轻轻“哇”了一声。随后王室成员和新娘父母现身在阳台上。在阵阵掌声和欢呼声中,威廉和凯特充满幸福的微笑着向台下挥手致意,并轻轻一吻,台下顿时欢声雷动。随后两人出人意外地再次一吻,令整个仪式达到高潮。


在阵阵掌声和欢呼声中,威廉和凯特充满幸福的微笑地向台下挥手致意,并轻轻一吻,台下顿时欢声雷动。(AFP/Getty Images)


举国欢庆 万民同乐

为与民同庆,伦敦市政府在市中心的特拉法加广场、海德公园、泰晤士河南岸休闲中心竖起了超大电子萤幕,播放婚礼实况,人们一边观看一边不时发出阵阵欢呼。街头随处可见人们手里的米字旗,王室粉丝们有的在脸上画上国旗,有的在帽子上贴上新人的照片,还有的穿着印有两人照片的衣服。


为与民同庆,伦敦市政府在市中心的特拉法加广场、海德公园、泰晤士河南岸休闲中心竖起了超大电子萤幕,播放婚礼实况。(摄影:Simon Gross / 大纪元)


王室婚礼当天是英国的全国性假期。英国其他城市的人们则通过举办街头聚会来庆祝王室盛典,全英上下共举办了超过5,000场街头聚会。英国各地的街头、广场、酒馆和教堂一片喜庆气氛,就连唐宁街也举办了聚会,首相夫人萨曼莎还亲自烤了杯子蛋糕,供一百多名客人享用。

为英国经济打上一针“强心针”

看到民众对婚礼的热情,首相卡梅伦表示:“我想这不仅仅是关于英俊王子和美丽公主的故事,也是非凡的君主制度为公众提供最好服务的表现。英国王室已经为大众服务多年,特别是女王非凡的角色。我想全世界的人今天都在关注英国,并将看到英国最好的一面。”

目前,英国的赤字高达1,550亿英镑,失业率超过7%,首相卡梅伦在去年10月宣布了英国史上最为严厉的财政削减计划——裁员50万名公务员,英国女王的国家津贴也冻结在1990年代的水准。由于经济不景气,人们已经很久没有听到好消息了,这次王子大婚就好比“冲喜”,希望能给英国人带来一个光明的心境,就像戴安娜王妃结婚时给萧条的英国经济注入了活力,据说那次婚礼给英国带来5亿英镑的额外收入。


由于经济不景气,人们已经很久没有听到好消息了,这次王子大婚就好比“冲喜”,给英国人带来一个光明的心境。(Getty Images)


据有关方面预测,这次观看婚礼的人数在20至40亿之间,而且婚礼对英国经济带来的正面作用也相当可观。有人预测,这次威廉王子的婚礼可能耗资2,500 至5,000万美元,不过带来的经济效益可能在10至25亿美元,其中零售业就可能增加6.2亿英镑以上,而且这次婚礼也是2012年伦敦奥运的绝佳宣传机会。

当然,婚礼的维安工作也花费不菲。伦敦警署派出了5,000名员警,警方表示,他们当天一共禁止90人进入伦敦西敏寺地区。据悉,这次婚礼的很多直接费用由王室自己承担,威廉王子夫妇还决定,不接受任何礼物,建议人们把礼品以捐款的方式,捐给26家慈善机构。

“平民化”是英国王室最近几十年的方针政策,2010年10月,女王在图片共用网站Flickr公开了英国王室600多张珍贵相片,2007年女王在 YouTube上还开启了专门频道,希望拉近与年轻人的距离。不过也有保守的英国民众对此次婚礼的细节表示不满,他们呼吁王室在开放的同时,也能让王室后代保有更多的传统的道德尊严,因为王室是这个国家道德文化的代言人。◇

================================================================

威廉和凯特的爱情进行曲
文 ◎ 齐先予


(Getty Images)


这对王子与灰姑娘的爱情故事,长跑八年虽然在辉煌的婚礼中拉开了序幕,但城堡里的故事还很长……

“父母婚姻不幸的家庭,子女大多迟疑地走进婚姻”,威廉王子与凯特八年爱情长跑的故事,或可成为这句俗语的注释,凯特不仅是英国350年来首位平民王妃,也是年纪最大、等待时间最长、第一个大学毕业的王室新娘。

也许是命运的安排,一般英国王子都就读于剑桥或牛津大学,但威廉却选中了温莎王室的发源地、苏格兰最古老大学:圣安德鲁斯。凯特家住伦敦南部的小乡村,母亲卡洛尔曾是一名空姐,爸爸迈克尔曾是航空公司的飞机调度员,他们靠经营一家聚会用品邮购公司而成为百万富翁。在每年学费2.9万英镑的马尔堡中学读书时,一位好友回忆说:“我们常常讨论学校里那些我们中意的男孩子,但是凯瑟琳(凯特)总会说:我都不喜欢,他们看起来有些粗野。然后她会开玩笑地说:没有谁能够像威廉那样,我打赌他人肯定很好,光看他的长相就知道了。”

2001年9月,凯特和威廉同时成为了圣安德鲁斯艺术史专业的学生。由于两人有很多共同之处,如乡村长大的凯特和王子一样喜欢运动,他们在上大学前都花了一年的时间周游世界,两人很快成为了朋友。假如王子有事错过了听课,凯特会替他记笔记,等到下午在学生活动室里碰头时把笔记交给王子。用同学们的话说,凯特聪明、温和、稳重,很讨人喜欢。

不过当时威廉王子喜欢的却是另外的女孩。第一学期下来,他感觉爱丁堡的生活太单调,功课压力也大,他准备退学。校长急了,因为这会给大学名誉带来灾难。几经商量后,王子决定转学地理。

2002年3月27日,一场慈善时装秀在当地五星级酒店进行。王子捐出200镑坐在了最前排。当凯特穿着那件透明装出现在T形台上时,王子眼前一亮,不禁惊叹:“哇,凯特真酷!”他这才发现身边的好友竟是个迷人的美女。在随后的聚会上,威廉为凯特的成功干杯,然后他低下头想吻她。凯特对这突如其来的举动震惊得向后退缩了一步,并闪到了一边,她没想到王子竟会如此大胆。据一位现场朋友回忆说,“很明显威廉被凯特迷住了。”

不久两人开始了恋爱关系。不过好事多磨。在随后的日子里,他俩有过两次比较大的分手。第一次出现在大学毕业的前一年。22岁的王子开始向朋友抱怨觉得自己患上了“幽闭恐惧症”,需要开阔的空间。于是他组织了一趟只有男性朋友参加的希腊航海旅行,想借此认真思考一番。凯特回到家,母亲给她建议说:多给威廉一些空间。从那以后,每到周末凯特都回家和父母团聚。不久两人又重归于好。

2006年1月,威廉开始军旅生涯,年底,凯特和父母被邀请参加军校典礼,外界称呼她俨然是“待嫁的王妃”。原定王子到凯特家过圣诞节,但直到12月26日深夜王子才打来电话,说他将和自己的家人过圣诞。原来王子的父亲和祖母都建议他不要急于做任何事。

2007年1月,凯特25岁生日,媒体盛传这一天威廉王子会向她求婚,不过等来的只是王子是从军营打来的歉意电话。凯特第一次感到极端的孤独,一切似乎都化为泡影了。2007年3月,威廉被拍到在夜总会和其他女孩狂舞,这触动了凯特的底线,她发出最后通牒:要么订婚,要么分手。然而凯特的愿望并没有达成,威廉告诉她:“我们需要缓一缓。”于是两人再度分开。

这一次,凯特没有自怨自艾待在家里整天以泪洗面,她仍旧精心打扮去参加各种聚会。为了找寻自我,凯特还参加了一个慈善项目。到6月时,媒体报导两人又和好了。

2008年9月,威廉王子突然宣布他打算参加空军,成为一名搜救飞行员。这让凯特感到很意外,因为这意味着他开始履行王室成员公职的时间将被推迟至少五年。此时的凯特更是成了“等待的凯特”,帮助父母打理公司的她基本不用上班,她每天就是健身、美容、逛街,等待王子归来后一起去度假。2010年在肯尼亚度假时,王子突然拿出他母亲那颗价值25万英镑的蓝宝石钻戒,向凯特求婚。

很多朋友认为,与威廉王子犹豫不决的性格互补的是,“凯特很有自信,又很谨慎,镇静而优雅,既漂亮又善于着装,是威廉理想的新娘。”BBC事后调查,戴安娜所在的斯宾塞家族与凯特曾曾曾祖母来自同一家族,也就是说,凯特和威廉王子是第15代远亲。

英国民意调查显示,57%的人认为凯特会成为一个好王后,73%的人认为威廉会成为一位好国王。对于王室的看法,70%的民众表示君主对于英国来说是一件好事,仅有11%的人不同意这种说法,两成人不能确定。这对王子与灰姑娘的爱情故事,虽然在辉煌的婚礼中拉开了序幕,但城堡里的故事还很长,祝福这对有情人幸福到永远……◇


威廉王子的婚礼之所以吸引20亿人围观,因为人们看到了王室生生不息的希望所在。(Getty Images)


=================================================================

王室传统的回响
文 ◎ 王净文


(Getty Images)


中国人提起祖国可能会想到长江黄河等,而英国人就会想到王室。在现代英国人眼里,王室是最值得尊敬的一种英国传统,传统能产生凝聚力,而社会凝聚力是政体存活的必要条件。王室成员不是名人,而是仆人,他们是维系英国和君主制以及传统文化之间的一道线索。

又是一个英国王子的婚礼。

人们不可避免的会想起威廉王子的母亲戴安娜王妃与父亲查尔斯王子当年那个被称为“世纪童话”般的婚礼。不过当两位小王子出生后不久,人们就开始听到不和谐之声了。其实早在婚礼之前,隐藏在王妃“永恒而纯情微笑”的后面就已经有泪珠了。据1992年出版的英国王室传记作家安德鲁.莫顿的《戴安娜的真实故事》一书披露,就在大婚的前几天,戴安娜发现了查尔斯送给其“红粉知己”卡蜜拉的手镯,婚后她还听到查尔斯在浴室里通过无线电话向卡蜜拉表达爱意。

由于俩人性格、年龄、爱好的差别,加上“第三者”插足,以及王室规矩的森严和产后忧郁症的困扰等,戴安娜五次自杀未遂。不过,查尔斯王储的马球搭档戴维斯出过一本书《戴安娜的困惑婚姻》,书中指出高中毕业考试门门不及格的戴安娜,刚愎任性,易怒不驯而且神经质,又经常口没遮拦。书中讲述了很多例子。如 1982年初,新婚燕尔的戴安娜与王室同去苏格兰乡村度假。由于戴安娜不谙马术且厌恶狩猎,她每天都要求查尔斯别与女王夫妇出游而留在家陪她。一天她终于忍不住了,在查尔斯等候父母出发的时候,不顾外人在场,倚窗向外破口大骂道:“查尔斯,你……私生子,把我一个人留下,走好了,你这个无情无义的私生子!”

当时这三人的恩恩怨怨不只给王室的荣誉带来巨大负面冲击,各国报纸都以“王室丑闻”来评价之,在英女王的四个孩子中,安妮公主、安德鲁皇子和查尔斯王子都相继离婚,这与王室作为传统道德守护者的身份大相径庭,于是英国民间涌起一股暗流:要废除君主立宪,建立完整的民主国家。有人甚至预言,一旦女王去世,英国王室制度就将中止。

贵族王室肩负的道义责任

英国是世界上最老牌的君主立宪制国家。早在1215年国王约翰就签署了《自由大宪章》,1688年英国议会的《权利法案》,树立了人民掌握主权的“虚君共和”政体。在全球38个保留君王的国家里,绝大多数都是内阁权力高于君王,君王只是国家的象征、传统文化的代表,号称政府的“公关部门”。作为16个英联邦国家元首伊莉莎白二世的孙子,威廉王子的婚礼之所以吸引20亿人围观,因为人们看到了王室生生不息的希望所在。

中国著名媒体人储安平在《英国采风录》中记述了他对英国贵族社会的观察。他认为英国的贵族制度、特别是英国王室,之所以能延续至今,是因为得到了大家的认可,英国老百姓普遍认为,贵族精神代表了尊严、品行和道德。他说:“英国人以为一个真正的贵族绅士应该是一个真正高贵的人,正直、不偏私、不畏难、甚至能为了他人而牺牲自己,他是一个有荣誉的、而且有良知的人。”

用当年法国政治学家托克维尔的话来说:贵族精神的实质就是荣誉。比如伊顿公学的高材生威灵顿将军在和拿破仑决战时,他冒着炮火在前线观察敌情,怎么劝也不走,参谋只好问他,您万一阵亡了有什么遗言?威灵顿头也不回地说:“告诉他们,我的遗言就是像我一样站在这里。”

传统中的糟粕与精华

法国家谱学者波卡诺曾说,“理论上我们每个人都有十分之一的机会证明自己是贵族的后人。”目前与英国王室有血亲关系的就有几百万人。如今社会上开始流行恢复传统的风气,不过传统历来都有正反两面,糟粕的东西古代就有。拿英国王室婚姻来说,最令人瞠目的是亨利八世(Henry VIII)与六位妻子的故事。

18岁那年,为了国家的政治联姻,亨利八世与死去哥哥未圆房的嫂子、西班牙公主凯瑟琳结婚。由于王后没有给他生下儿子,英国王位可能被西班牙人夺去,42 岁那年,亨利八世不惜宣布英国脱离罗马教廷,成立英格兰教会,让国王享有最高权力。这些激进宗教改革的主要目的,只是为了能让怀有身孕的女侍官安妮.波琳成为王后。三个月后,后来的英王伊丽莎白一世诞生了。随后,安妮.波琳连续两次怀孕失败,她被冠以叛国罪处以斩首之刑。从那以后,亨利八世走马灯式的共变换了6位妻子,但他最后也没有儿子来继承王位。在其父亲90冥诞的当天,他撒手人寰,享年57岁。

不过英国王室也有感人的爱情故事。如今85岁的英国女王与90岁的菲力浦亲王的爱情,可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现实版童话,两人携手走过了72个春秋。爱德华八世(1894~1972)“不爱江山爱美人”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2002年去世、享年101岁的英女王的母亲,电影《国王的演讲》(又译王者之声)描述了她帮助丈夫接受口吃治疗的故事,乔治六世登基后,马上授予妻子嘉德勋章,感谢她的鼎力相助。这个被媒体誉为“从来没有接受过任何采访的名人”,曾被丘吉尔称为“二战中最勇敢的女人”。


85岁的英国女王与90岁的菲力浦亲王的爱情,可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现实版童话,两人携手走过了72个春秋。(摄影:Simon Gross / 大纪元)


王室是国家不变的象征

很多中国人不太理解为什么现代民主的英国,会依然保守地拥戴着残旧的君王制,也一直有少数激进的民主主义者认为,世袭特权阶级未经选举(王室或上议院)无权统治英国、纳税人要承担英国王室每年巨额的花费却无法监督受特权庇护的王室成员等,近年来包括查理斯王储的婚变、王子放荡生活的花边新闻等,多次成为反对派活动的把柄。

不过民意调查却持续显示,70%的英国人支持保留英国皇室。1994年,《经济学人》前任主编Bill Emmott(比尔.艾模特)在其封面专题中曾将英国君主政治命名为“属于过去的概念”,他也曾呼吁英国应就君主立宪制的废存举行公投,不过现在他说:“理论上,君主政治的存在使得英国宪政有一个漏洞,但在现实中,政府各部门并不存在严重的权力滥用,我并不认为英国目前面临宪政危机。”他还发现:“英国民众对皇室怀有一种历史荣耀感,”人们对王室的感情就像对待一座他们崇敬的历史建筑,“一旦坍塌,人们必然感到惋惜。”

就在婚礼的前两天,英国王室作出决定,不允许任何媒体将英国王室婚礼做成搞笑节目,澳洲广播电视公司的一个讽刺评论节目因此被取消。

英国作为一个多元文化国家,目前有三分之一的伦敦人是在国外出生的,仅过去20年就有300万人移民来到英国,其中约有250万是穆斯林人,也有人提出要结束英格兰教会至高无上的地位,不过英国现任首相卡梅伦(David Cameron)强调的是,生活在英国的民众应该拥护和支持人类普世价值,如信仰自由、民主和人权等。在现代英国人眼里,王室是最值得尊敬的一种英国传统,传统能产生凝聚力,而社会凝聚力是政体存活的必要条件。

简单的说,中国人提起祖国可能会想到长江黄河等,而英国人就会想到王室。在《指环王》(又译魔戒)(Lord of Rings)电影里,英国人从年幼时起就深刻认识到,国王代表着这个国家和所有的臣民,国王说投降,国民就得投降,二战时乔治六世说我们要战斗到最后一刻,那英国就成为了反法西斯的坚强主力。王室的确成了凝聚英国人的核心象征。

另外,翻开王室的日常安排,无论是女王还是王储、王子,他们经常受命履行繁琐的公共职责,如威廉王子婚礼后85岁高龄的女王将飞到爱尔兰的科克小城去访问一个研究所,菲力浦亲王也曾在80多高龄代表国家去剑桥科技开发区视察高科技企业。一个普通人家的老人到了这个年龄,哪还会四处奔波呢?王室成员们不得不放弃个人喜好,去履行代表“国家身份”这个定义模糊但又能被人深刻感知的庄严而又沉重的职责,准确的说,王室成员不是名人,而是仆人,他们是维系英国和君主制以及传统文化之间的一道线索。

如何让具有传统美德的人成为这个伟大国家的君主,也许这就是英国民众最大的心愿,也是英女王最大的心愿吧。◇

各国皇室婚礼拼图 图◎AFP/Getty Images


■ 1981年7月29日英国王储查尔斯和戴安娜的世纪婚礼。英国广播公司用33种语言向世界转播了婚礼的盛况,王室婚礼给英国旅游业打了一针强心剂。婚礼花费3,000万英镑。


■ 2004年5月14日下午,在丹麦哥本哈根市中心的圣母大教堂里,丹麦腓烈特王储和澳大利亚平民姑娘唐纳森在众人的见证下结为夫妇。花费3,500万美元。


■ 2004年5月22日,西班牙王位继承人费利佩王储与西班牙公共电视频道前著名主持人莱蒂西亚.奥尔蒂斯的婚礼,花费2,500万美元,马德里市政府表示,婚礼报导给马德里带来的影响,需要花10亿欧元做广告才能达到。


■ 2010年瑞典女王储维多利亚与私人形体教练韦斯特林的婚礼:其规模和档次都不逊于查尔斯与戴安娜的世纪婚礼,直接耗资约300万美元。


■ 2005年11月15日,日本天皇的小女儿纪宫公主和平民黑田庆树在东京帝国酒店举行婚礼。公主在结束36岁单身生涯的同时,一并结束的还有她的王室身份。


■ 1995年11月18日,丹麦二王子约阿希姆与出生香港的文雅丽在丹麦举行婚礼。不过由于爱好不同,目前两人已离婚。

本文转自222期【新纪元周刊】“封面故事”栏目
http://mag.epochtimes.com/gb/224/index.htm

新纪元杂志PDF版订阅(52期10美元)

相关新闻
威廉王子大婚  英国王室粉丝提前到位
民众等候王子婚礼  为是英国人而感自豪
英国皇室婚礼的传统与变迁
将近两千人参加英国世纪婚礼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