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纪元】“六四”实录 还原历史

人气 217
标签:

【大纪元2011年06月23日讯】(新纪元周刊记者华明综合报导)“历史不容遗忘”,90年抛弃大学教职,冒死跳海出走的吴仁华,在推特上逐日回顾“六四”事件,以当年亲身经历记录历史真相。

22年来,中共政权一直对“六四”事件“噤声”,然而每年春末夏初,中国民众都要把1989年的“六四伤疤”揭开一次,不管多疼、多么不堪回首。一批仁人志士年复一年地告诫大家“历史不容遗忘”,要还原“六四爱国民主运动”真相,揭穿当局所谓“反革命暴乱”的谎言,并呼吁释放“六四”爱国学生,追忆和祭奠死难的学生和市民……


“天安门母亲”丁子霖等127名“六四”事件死难者亲属发表公开信,透露北京市公安部门曾在今年两次找个别“六四”事件死难者家属,讨论赔偿问题。但他们的底线是不容亵渎“六四”亡灵,不容损害“六四”难属的人格尊严。(美国之音)

今年6月4日,《天安门血腥清场内幕》作者吴仁华在推特上逐日回顾“六四”事件,以当年亲身经历和网民交流历史真相。吴仁华表示,藉推特逐日回顾1989年往事,他的心里没有太多波动,却反复想质问中国政府,为封锁消息掩盖真相而欺骗世界的谎言,究竟要说到何年何月?


《天安门血腥清场内幕》作者吴仁华藉推特逐日回顾1989天安门事件。(自由亚洲电台)

米兰‧昆德拉曾经说过:“人类与强权的抗争,即记忆与遗忘的抗争。”现居住在美国的吴仁华,90年2月抛弃大学教职,冒死跳海出走,“主要原因就是为了述说、记录“六四”真相,不仅是回顾,也是为了中国的今天与明天。”本文“六四”内容选自吴仁华维特上的实录。

为民主化 学生“绝食”抗议

“我宣誓,为了促进祖国民主化进程,为了祖国繁荣,我自愿绝食。坚决服从绝食团的指挥,不达目的决不罢休。”1989年5月13日17时40分,300多名北京绝食学生及3名上海请愿团学生宣誓,他们在两千多名学生护送下到达天安门广场,围观群众达三、四万人。

导火线是4月26日人民日报社论定调学潮是“反革命动乱”。此前,4月15日前中共主席胡耀邦猝逝,北京学生提出重新评价胡耀邦,反对贪官、解除报禁等要求,但人民日报21日指学生“制造事端”。22日三名学生长跪人民大会堂前递交请愿书,数万学生聚集天安门广场,欲参加胡耀邦追悼会,但无官员理睬,引爆全国各地更大的学潮。

学生代表北大的王丹、封从德、北师大的吾尔开希和北京电影学院的马少方提出:“1、要求政府迅速与北京高校对话代表团进行实质性的具体的真诚平等对话。 2、为这次学生运动正名,公正评价,肯定是一场爱国民主的学生运动。绝食口号:不是动乱,立即平反!马上对话,不许拖延!各界民主力量,请支援我们!”

“5月14日,绝食学生人数快速增至一千多人,天安门广场上学生和群众白天逾两万人,晚上则达约十万人。绝食学生显得秩序良好,学生纠察队在维持秩序,防止外人进入。凌晨2时半,李铁映、陈希同来劝说绝食学生回校,一些学生激动吼叫:‘太晚了。’‘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17日,全国另有27个城市的170多所高校、近30万学生声援北京绝食学生。其中,游行人数在万人以上的城市有上海、哈尔滨、西安、武汉、长沙、南京等。”并有知识界、新闻界、法律界等各界人士游行支持学生。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军人、警察、农民和中共中央党校的师生游行。 ”

“18日,北京学生绝食进入第6天。这时,被送进医院的学生已达3,504人,有32人病情严重。北京各界忧心如焚,再次爆发逾百万人的上街游行,声援绝食学生,谴责当局的冷漠无情。”

中共高层严重分歧 赵紫阳下台

在此期间,中共高层一直在紧张地开会讨论商量对策,一边跟学生对话,一边调动军队。17日,李鹏《六四日记》:小平提出戒严后,会场空气变得十分严肃,我首先表示:我完全同意实行戒严。姚依林也表态同意戒严。乔石点头表示同意。胡启立还是那一句话,对当前局势感到忧虑。只有赵紫阳表示反对,说这个方针我执行不了。

“18日奉命进京的各集团军负责人紧急参加会议,接受任务。当晚,38集团军军长徐勤先拒绝带兵进京,杨尚昆极为震惊,下令解除徐军长职务,立即逮捕,交军事法庭审判。”

“19日凌晨4时许赵紫阳和李鹏分别以中央总书记、国务院总理身份来到广场,看望绝食学生,随同赵紫阳的是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温家宝,随同李鹏的是国务院秘书长罗干。赵紫阳发表了一番催人泪下的讲话:‘对不起同学们了……我老了,无所谓了……’”

此时,人大委员长万里在美国和加拿大访问,他高度赞扬学生爱国热情。但回国时,被软禁在上海,被迫转变立场,而彭真等众多人大副委员长反对北京戒严,试图召开人大紧急会议。

“27日晚,邓小平、陈云、李先念、彭真、邓颖超、杨尚昆、王震和薄一波再次聚首邓家,商议江泽民接任中央总书记、戒严部队进城恢复秩序等事宜。28日下午,江泽民从上海乘专机抵京,而赵紫阳于5月28日起就开始了软禁生活。 ”

北京“炸开锅” 全民“截”兵

“在89民主运动中,最具有道德勇气、牺牲最惨重的不是学生,也不是知识界人士,而是北京市的工人弟兄和市民。为了保卫天安门广场,保护天安门广场上和平请愿的学生,他们一直在用血肉之躯阻挡着武装到牙齿的解放军戒严部队,浴血奋战,奋不顾身。”吴仁华说。


《时代》周刊把“王维林”列为世纪伟人,只因他在1989年6月5日,只身勇挡坦克车队。其实我们不知道他是谁,叫什么,现在又在那里。

20日凌晨,李鹏发布戒严令。学生“将绝食改为静坐”。“北京各界像炸开了锅,绝大多数教师、学生、机关干部和市民予以谴责。当天报送中南海的北京各界对戒严的反应就有200多份,除组织渠道正式表态予以支持外,80%以上对戒严表示不解或公开反对。

“大将罗瑞卿女儿罗点点、女记者高瑜挨家挨户找人签名反对戒严,只有叶飞等七名老上将愿意签名。元帅陈毅的儿子陈晓鲁(大将粟裕女婿)因积极活动反对戒严,“六四”后遭软禁,王震出面担保,才未被捕。”

“22日,源源不断进京声援的外地高校总数至少有319所,而海外中国留学生的抗议活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北美、欧洲、香港、台湾等地发起全球大游行,声援学生。“(邓小平儿子)邓质方夫妇当年在芝加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据说也反对“六四”镇压。其(小舅子)刘小棣是全美学运的骨干。”

“23日下午1时,北京爆发各界人士参加的戒严令以来最大规模的游行。主要横幅有‘军管引起动乱,戒严引起瘫痪’、‘不许枪指挥党’,主要口号有:李鹏下台、反对军管、撤销戒严令。新华社称有一百万人参加游行,外媒有报导称两百万人。”

23日下午2时,来自湖南浏阳的余志坚、喻东岳、鲁德成用鸡蛋壳装油墨投掷天安门城楼上的毛泽东画像,但被学生送交公安。余志坚被判无期徒刑(2000年获释),喻东岳20年(2006年出狱,已精神失常),鲁德成16年(98年出狱)。现都住在北美。

“北京还出现全民‘截’兵现象,逾百万民众参与拦截进京军队,所有的进京部队均未抵达预定的天安门广场等戒严执勤地点。65集团军在军长臧文清军政委曹和庆率领下数次向天安门广场突击,未果,退回石景山区、海淀区。”

30日高达7米的“民主之神”塑像在纪念碑北侧安装完毕,吸引了数以万计的围观者。在“民主之神”塑像揭幕时,北高联一名负责人宣读了表明设立“民主之神”目的的《民主之神宣言》。

军队开枪 广场学生被迫撤退

3日下午4时在中南海勤政殿,李鹏、乔石、杨尚昆、迟浩田、李锡铭、周依冰、罗干等参加紧急会议,决定对天安门广场清场。“临近晚10时,38军首先开枪杀人。32岁的航天部第二研究院283厂的技术工人宋晓明在五棵松十字路口中弹身亡,是已知的第一个“六四”遇难者。”

“3日杀人最多最狠的部队是38军,地点在西长安街的复兴门、木樨地、西单路口,木樨地的屠杀情景最惨烈;其次是空降兵15军,地点在珠市口、前门一带。54集团军指挥官始终没有开枪,官兵伤亡最多,军副政委张坤身负重伤。 ”

“4日3时许,天安门广场仅剩约三千多名学生集中在纪念碑周围。学生砸了从军人手中缴来的枪,丢弃不知来历的机枪,他们手无寸铁,连石块木棒都没有,决心以和平抵抗方式突显中共的残忍。”4时整,广场上熄灯,人们都感到最后时刻来临,数千人悲壮高歌……

4时30分,数以万计的军人涌向纪念碑底座。他们动用暴力驱赶纪念碑一带的学生。5时30分许,学生基本撤离,部分坚持不撤者遭到镇压。现已知“人民大学双学士生程仁兴、北京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戴金平、天津师范大学本科生李建成在广场遇难。”

“清晨7时许撤离广场的学生队伍在六部口拐上西长安街,避开路中央的快车道慢车道,沿自行车路走。坦克1师三辆坦克在团长罗刚率领下,施放军用瓦斯弹,开枪快速追轧学生队伍,编号106的坦克冲向学生,11人死亡,多人重伤致残。北京商学院19岁女学生龚纪芳,中弹倒地,医院死亡证明书称:死因主要是吸入毒气,肺部糜烂。”

至今,“‘六四’死亡人数是个谜。官方称死亡三百多人,包括军警。‘中国红十字会说死亡2,600人’,但未经证实。张万舒在2009年出版的《历史的大爆炸》书中说,死亡727人,这也不可靠,一些遗体被军人秘密处理了。中学生王楠等多位死难者即被埋在天安门附近28中学门前。”

军人抗命 很多不为人知

吴仁华说,这些年研读了许多戒严部队资料,发现不愿执行镇压命令的军人很多,大多是消极抗命,借故停止前进。有许多抗命的军人不为人知,所知的抗命军人有38集团军军长徐勤先,判刑5年;28军政委张明春降职,“六四”事件后一年英年早逝;28集团军军长何燕然、39集团军116师师长许峰。

“4日清晨7时许,数以万计的民众将28集团军车队堵在西长安街木樨地一带,军长何燕然、军政委张明春带头消极抗命,不顾中央军委派来直升机在上空下达的进军命令,最后弃车而去。包括31辆装甲车、2辆电台通讯车在内的74辆车被烧毁。”

“4日,一些民众拉着9岁孩童吕鹏的遗体四处抗议,在学院路遇上开进的64集团军部队,许多军人感到震惊,军心涣散,许多部队溃散。另有民众抬着遇难者遗体在六部口坦克第1师的警戒线抗议。也有民众从邮电医院拿来血衣展示,28集团军全军抗命不前。”

5日,杨尚昆说:“若有一个班部队哗变,就会产生连锁反应。”4日紧急将邓小平嫡系部队、南京军区的12集团军空运进京,作为督战队。同日的确有64集团军一名连长带着一卡车士兵进入北师大,说要起义站在人民一边,北师大师生将他们送出校门。

“六四”失败 因对中共抱有希望

1989年中国的“六四”爱国学生民主运动被中共镇压下去,但却在东欧引起了“骨牌效应”。11月9日柏林墙倒塌;17日捷克“丝绒革命”;12月,罗马尼亚独裁者齐奥塞思库被绞死,隔年,前苏联解体等,一个时代就这样结束了。

然而,为何中国的民主运动惨遭失败?吴仁华6月7日在推特上表示:“我一直认为,八九民运没有真正的领袖。组织、进退失据是失败的最主要原因。当时的北京民众可不是‘一哄而散’,开枪后还有数以万计的人奋不顾身抗争。 ”

他还说:“最大的问题是撤离广场后,领袖们做鸟兽散。当年苏联、东欧以及当今的突尼斯、埃及的成功都是在镇压后继续组织反抗,当然有不同的反抗方式可以考虑、选择。”

著名民运人士魏京生则认为:“八十年代的自由民主思想传播,是不是太抽像化,太脱离人民的切身利害。极端的‘和平理性非暴力’,和把希望寄托在共产党自身的改革上,则是八九年民主运动的两大特色。正是这种错误思想的引导,使得运动必然走向失败。”◇

本文转自第228期【新纪元周刊】
http://mag.epochtimes.com/gb/230/9498.htm

新纪元杂志PDF版订阅(52期10美元)

相关新闻
和 慧真〈六四血泪祭〉
和 云松〈献给六四遇难者〉
纪念“六四”留学生庆幸来美了解真相
不惧当局封杀 悼念六四文章微博出现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