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耗胶量大 海岸垃圾之冠

人气 4
标签:

【大纪元2011年08月11日讯】(大纪元记者郑丽驹香港报道)早前一场塑化剂风波令全港人心惶惶,但港人制造的大量塑胶垃圾飘到海洋,亦会释出有毒物质,除严重影响海洋生态,更会落入食物链中。香港环保团体海星计划(Project Kaisei)指,本港塑胶用量庞大,去年在全港海滩、海岸及海底发现逾3万6千公斤垃圾,当中以塑胶垃圾占最多。海星计划呼吁市民减少制造塑胶垃圾,并支持即将在粉岭推行的废塑胶转化成能源计划。

海星计划指出,去年的香港国际海岸清洁运动,在全港泳滩、海岸及海底地带,共收集得36,113公斤垃圾,较09年上升达三成一。当中塑胶类废物便占逾半,达52.5%;在各项的塑胶废料之中,又以胶袋、胶樽最多,其次为聚苯乙烯。

*北太平洋现垃圾岛

塑胶垃圾漂到海上并不会自然消失,只是随水漂流。海星计划表示,近年科学家发现北太平洋环流区“塑胶漩涡”(Plastic Vortex),250万至1千万平方英里的海面,放眼尽是垃圾,是全球最大的垃圾岛,当中积聚的塑胶垃圾量庞大,估计多达400万吨。海星计划在该区进行研究发现,该处的垃圾应有尽有,包括胶袋、拖鞋、玩具等,当中更写有中文的塑胶物料,证明不少塑胶物料从亚洲而来。

逾九成的塑胶垃圾不能被生物分解。海星计划创办人之一Douglas Woodring指出,研究人员发现,有9.2%的鱼类肚中含有塑胶,推测北太平洋中的鱼类每年吞食的塑胶量达2万吨。

*有害物质随时落入食物链

Woodring指出,塑胶中的化合物,如壬基酚、邻苯二甲酸盐及双酚A,可影响生物的内分泌系统,从而影响荷尔蒙。落入海洋的塑胶,更会吸收“持久、生物累积和有毒物质”(PBTs),对生物带来慢性问题,如扰乱内分泌、影响生育、诱发基因突变,也会增加患癌的机会。

他警告,塑胶有可能落入食物链中,最终令人类“自食其果”。早前有研究就发现本港市面出售的淡水鱼和咸水鱼含有双酚A,虽然含量轻微,却已经响起警号。

海星计划呼吁港人身体力行,减少使用塑胶类物品,并主动回收日常生活中的塑胶产品,为保护海洋出一份力。同时,近年新科技更可以将废弃塑胶转化为有用的东西,如废塑胶转化为柴油,有望可改善海洋环境问题。◇

相关新闻
青海湖毁灭性污染  牧场绵羊吞塑胶垃圾死亡
微波技术新用途 塑胶垃圾变石油
游泳穿越大如美国德州的塑胶垃圾堆
废物利用 印度塑胶垃圾混合物铺路更坚固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