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国家的债务和一个世界的忧愁

人气 42
标签:

【大纪元2011年08月14日讯】(本文转载236期【新纪元周刊】“专题新闻”栏目,共有三篇文章。)
一个国家的债务和一个世界的忧愁
文 ◎ 谢田(美国南卡罗莱纳大学艾肯商学院教授)

编者按:美国政坛的债务问题,归根结底,是人性的根本问题,是短视和远视,“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与“今朝有酒今朝醉、莫管他日是与非”的对照,也是反扑的社会主义思潮和公平竞争的资本主义理念的最新对峙和交锋。

美国德克萨斯州有个城市叫“威奇塔瀑布市”(Wichita Falls),人口总数14万。城里有一个姓詹森的三口之家。詹森夫妇的农场每年收入15万美元,但扣除所得税、住房、食品等生活必需品之后可支配的收入只有3万。夫妇俩一个喜欢花钱,一个喜欢省钱;一个喜欢逛店,一个喜欢投资;他们共有一个信用卡,可以刷到最多14万。最近,信用卡快刷爆了,妻子说去跟银行说一下,让银行把信用额度增加到16万,丈夫不同意,说不能再花钱了。银行那面倒是没什么问题,很愿意给他们增加,因为他们的收入稳定,信誉很好;邻居佐佐木夫妇的农场年收入只有5万,但信用卡已刷了10万。詹森先生说绝对不能加,詹森太太说不加孩子明天没奶喝。争到最后,太太同意今后少买衣服,先生也同意给银行打电话,把信用额度增加了2万。

当然,上面这个故事是虚构的。但把詹森换成美国,佐佐木换成日本,钱数乘上一亿,基本上就再现了美国最近关于债限的争论。“威奇塔瀑布市”是美国最典型的城市,被誉为“缩微的美国”,因为该城的白人、黑人、西裔人口的组成百分比,几乎跟全美国一模一样。也因此,这里是市场调查公司最喜欢用的新产品试点城市。

两党的纷争为何

虽然美国债限这个不大不小的危机暂时过去了,但一个国家的债务,却在争论过程中引起了一个世界的忧愁。这是争论中的美国人没有想到的,也不是特别的享受这个令人尴尬的世界级灯光聚焦。白宫面临困境时,许多人替奥巴马想出了许多主意。有个主意说,虽然美国财政部印钞票的能力有法定限制,但铸硬币的数量没有限制,所以奥巴马可以铸一万亿美元的硬币,存入美联储,然后财政部就可以开支票了。还好这个馊主意没有实施,不然,一万亿美元的硬币,一个一美元,一万亿个相当于每个美国人3,000个,那是太多了一点。而这件事虽然暂时尘埃落地,但扬起尘土的旋风,却没有完全歇止。

美国政府提高债务上限,是惯常的举动,以往民众根本都不会注意,国会议员在投票时,也往往把它夹在某个议案后面,轻松过关。以前,雷根政府提高了18次,布希提高了7次。但这次奥巴马遇到这样大的阻力,跟目前的经济状况有关,也体现出共和党这次不达减税目的、绝不甘休的心态。民主党的方案要削减军费、医保、政府浪费,但要富人和大公司多交税;共和党的方案主要强调削减开支,没有要求富裕的美国人加税。


德国媒体说,奥巴马乌邦托式的空想,如今面临了残酷的现实。(AFP/Getty Images)


共和党的要求,和美国民间对中国等外国政府大量持有美国公债的担忧和不满情绪有关。美国经济复苏在满足就业方面行动迟缓,加剧了人们的担心。共和党这回死了心,一定要借机把政府开支削减下来,这里有民意的基础甚至茶党的诉求。奥巴马说债务违约会导致美国政府AAA的评级下调,会影响一般民众在住房、汽车、学生贷款方面的成本。共和党则反驳说,美国政府大手大脚的习气必须改变,所以不能那么快的抬高债务上限,不能给总统空白支票。

世界的忧愁中国为最

世界的忧愁之中,中国的忧虑为最。北京说美债一旦降级,中国就要减买。中共媒体也说,美国“绑架了世界经济”。遗憾的是,中国是自愿被绑架的。如果没有中国的廉价出口和廉价购买美国国债的资金,美国利率势必升高,这其实是对刺激资金回流、促进美国本土就业有利的。

中国作为美国国债最大的外国政府持有者,一旦发生危机,对中国的影响是许多中国人关心的问题。《华尔街日报》的评论认为,美国濒临违约,中国无计可施。确实是这样,持有美国债券最多的中国也好、日本也好,基本上只有干着急的份儿。日本因为对美国的投资比较多样化,许多是在美国的直接外国投资,受到的影响比较小,中国的投资大多局限在国债中,投资种类单一,受到的影响就会比较大。

如果美国政府真的违约,停止付息,政府的信用等级从目前最高级的AAA下调,因而造成美国国债的价格下跌、利率上升。中国中央银行最直接的损失,是利息收入减低,投资收益下降。因此而造成的所持有的债券的价值缩水,会在本季度的财务报表中显示出来。

美国国债的吸引力下降,中国贸易出超的外汇结余该怎么办,会是中国政府金融官员头痛的问题。继续购买美国国债心有不甘、也必然会受到指责,不买美国国债也没有其他的投资管道可供选择,欧元市场的国家债券没有吸引力,日本人对中国政府任何大肆购买日圆债券的举措都怀有深刻的戒心,购买黄金的时机同样不好,现在金价已经站上1,660美元,美国假如违约,金价还会继续上涨,甚至大幅上涨。中国庞大的储备没有办法轻易出手,购入国际大宗商品,也会立即导致价格的高涨,造成中国进口成本的上升。

所以,中国政府内部经过这一事件后,应对大肆购买美国国债的举措进行反思。因为这一举措对中国民众没有益处,只有利于中共高官和特权阶层的强取豪夺,还会带来通货膨胀。现在违约虽然没有发生,但财富缩水的阴影,使中国政府在民众的压力之下,可能不得不对现行的政策有所收敛。

美国财富不在政府在民间

有人认为美国经历此一风波,是国力大伤的体现。其实不是这样。与中国相反,美国的财富在民间,不在政府。美国政府喊穷,但美国企业目前坐拥两万亿美元的现金,他们在审时度势,寻找合适的投资时机和机会。美国债限提高后,目前是GDP的106%,16万亿美元看来很多,但跟美国的经济实力相比,也不算什么。国债占GDP的比例,日本是220%,新加坡也有100%,法国、德国、英国都在80%左右,而世界各国的平均值,也在60%。


有人认为美国经历此一风波,是国力大伤的体现。其实不是这样。与中国相反,美国的财富在民间,不在政府。(摄影╱宋雁妮)


中国舆论中,多有关于美债背后的“阳谋”的讨论,坦荡的人们看心有戚戚的人们如此议论,未免觉得滑稽。危机带来的美国政府信用评级可能降低,引起了中国学者的注意。中国大陆许多人认为,美国的信评机构因为是美国的,所以不会做对美国“有害的”事情,所以不会调降美国的AAA等级。这显然是中共治下的中国学术界视野狭隘、见识偏颇的体现。他们没有意识到,美国信评公司的评级,是真正独立的,他们对包括联邦政府在内的各级政府的信用等级的评定,每时每刻都在进行。这种独立的、客观的评估,虽然会让当政者感到不舒服,但它对美国民众、美国社会,是真正有好处的。

还有人认为,国债危机会使美元崩溃。但即使美元崩溃,有什么货币能够替代美元的地位呢?欧元显然不行,如果没有德国的力撑,欧元恐怕现在已经崩溃了。日圆更不行,地震、海啸、核泄漏对日本经济的冲击,超出了人们的想像。其他所有国家的货币加起来,也没有欧元和日圆的力量。当今世界,也没有一个政府愿意回到金本位的货币制度中去。所以,从世界经济的全局看,爱美国、恨美国、不爱也不恨美国的所有世界各国,包括中国和俄国,都有继续维持美元国际地位的本意,不管是情愿还是不情愿的。

争论之中谁受益

妥协案之后诞生的国会特别委员会,有12名议员,由民主党、共和党各六人组成,负责审议福利专案和税收改革,向国会提出减赤方案。这是值得关注的焦点。但这场争论之后,谁是最大的受益者呢?

奥巴马的财政部已经表示,议案通过后他们会大举借债,继续其社会福利主义的政策,带动美国继续向左转。从这点上看,其实美国人民是输了,美国民众对此的失望,会在明年大选中展示出来。奥巴马的赢点,是他成功地把下次讨论债限问题的时间,推倒了2012年大选之后。也就是说,政客们有了15个月的喘息机会。但人算不如天算,面对令人担忧、沉闷的2011的后半年,和令人迷茫、忐忑的2012,我们还有那么多的机会吗?


奥巴马团队表示将继续其社会福利主义的政策,带动美国继续向左转。预计美国民众对此的失望,会在明年大选中展示出来。(Getty Images)


美国的隐忧在哪里呢?福斯商业电视网的评论员瓦尼(Stuart Varney)正确而有颇有见地的指出,新方案是我们通向希腊的路,这是条条大路通罗马的最新诠释!

争论中真正获胜的,是崭露头角的“茶党”,这个尚没有正式成立的新党。虽然没有独立成军,但茶党的力量已经清醒而明确的在共和党、自由派人士的身上,在这次争战中充分体现了出来。CNN在两党达成协定之后的非正式民调显示,近两万人投票后,在回答“债限谈判交易后哪个党派是最大的赢家?”共和党、民主党各占三分之一,茶党居然跟他们平起平坐,也占了三分之一!

这次谈判交易是一出活报剧,但也是一出好戏,让世界人们又一次真正看到了美国社会三权分立的力量和优势,社会生机勃勃的活力和动力。民间的力量,可以左右政治的走向,会对美国未来经济的复苏和发展,注入使人清醒的良药,虽然它可能是一剂苦药。对中国人民,这是一个很好的观摩机会,他们可以看到自由世界的人怎样决定民生的重大问题,政府肆意花钱、大手大脚的做法,会怎么样被遏制。

美国经济问题的根本

美国经济的问题,债务限额体现的是症状,债务本身才是病根。而导致债务累计加快的原因,一是政府支出很大一部分花在收入保障如失业保险、食品救济及医疗补助方面,二是收入下滑,经济增长持续低迷。而美国制造业的扩张速度在7月放缓,就业机会不多,会让更多的国会议员意识到中国低价倾销所带来的问题,未来要求中国停止干预汇率、停止出口导向政策的呼吁会越来越强。

德国媒体说,奥巴马乌邦托式(ubuntu)的空想,如今面临了残酷的现实。美国政府的举债政策,源于民主党的既定经济策略。但美国民众对这种寅吃卯粮的政策,渐渐感到厌倦,在目睹同胞在房地产市场苦苦挣扎的困境后,美国人民正在纷纷抛弃这种好逸恶劳的做法。今年6月美国民众收入增加了0.1%,但消费支出降低了0.2%,储蓄率从5月的5.0%增加到了6月的5.4%。6月美国民众的储蓄增加了6,200亿美元,财富正悄悄的在民间聚集。

人们需要注意的是,这次美国的“家庭矛盾”中,一个非常强有力量的角色根本没有介入,甚至对此置若罔闻,这就是美国的中央银行--美联储。当然,美联储并没有法律上的力量干预涉及政府预算和借贷能力的讨论,但一旦矛盾得不到解决,美联储就会出面干预。美联储干预的方法,是许多人都不愿看到的,它可能被称作 QE3(第三次量化宽松),也可能是那些聪明人新发明的什么名词。但从本质上说,就是多印钞票,用通胀的代价来减轻甚至消除美国债务负担。这最后一策,是中国人最害怕的一招,也是美国绝对不会赖账、也不需要赖账的根本原因。

美国政坛的这个棘手问题,归根结底,是人性的根本问题,是短视和远视,“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与“今朝有酒今朝醉、莫管他日是与非”的对照,也是反扑的社会主义思潮和公平竞争的资本主义理念的最新对峙和交锋。◇

===============================================================

【美国观点】美国债务上限危机详解
文 ◎ Clement Yang 翻译 ◎ 李晓宇 


美国在全球经济中占有特权地位,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Getty Images)


编者按:像大多数其他主权国家一样,美国自成立以来就一直存在国家债务。

美国公共债务是指美国政府欠其债券持有人的债务金额,这些债务源自联邦政府运行的年度财政赤字。美国联邦政府关于国家债务及债务上限的国会辩论实质上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戏剧性的政治斗争。

美国联邦政府关于国家债务及债务上限的国会辩论实质上是一场旷日持久(长达数月)的、戏剧性的政治斗争。从总体上看,这场辩论的重点是美国长期的财政和经济健康,但是两党对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持有完全不同的观点,根本无法达成妥协,所以僵持到最后一刻。

本文是对债务上限危机的一个总结和简单分析。

为何人们愿投资美国债务?

像大多数其他主权国家一样,美国自成立以来就一直存在国家债务。美国公共债务是指美国政府(更具体地说,财政部)欠其债券持有人的债务金额,这些债务源自联邦政府运行的年度财政赤字。

为何投资者愿意把自己的钱为美国公共债务融资?简而言之,投资者认为美国债券是一个非常安全的投资。换句话说,他们对美国经济很有信心,他们也对美国政府履行其偿债义务很有信心,一旦债券到期,就会支付他们利息。

此外,美国在全球经济中占有特权地位,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它的人口是最大的消费市场之一,美元是世界各国默认的储备货币,就像过去各国政府的黄金储备。又由于美国经济是全球经济的巨大支柱。所以美国政府能够以极低的利率出售国债,使得美国能以这种方式借钱,而其他国家却不能。

美国债务占GDP已近100%

经济学家经常使用公共债务占GDP的比率来衡量债务的合理性。在布希总统和奥巴马总统的任期内,美国联邦债务和赤字已经成为日益令人担忧的问题。美国债务占GDP的比重从2000年的60%左右暴涨到现在(2011年8月)的接近100%。而且还将继续上升。包括总统奥巴马在内的政治领袖,承认需要压低联邦赤字。

有几个主要因素促成美国国债的急剧增加。2008年的金融崩溃和随后的经济衰退使美国经济萎缩8%,并且有800万美国人失业,导致税收减少,而政府还需要发放更多的失业救济金。此外,医疗通胀和人口老化的婴儿潮所造成的福利支出,即医疗保险和社会保障的规模均大幅度增加。

过去十年 债限增加10次

哈佛大学经济学家、美国国债危机史专家罗杰夫(Kenneth Rogoff)认为,当主权债务超过GDP的90%时,就令人担忧。投资者可能会对该国政府是否有能力支付其账单失去信心,推高利率,形成恶性循环,迫使政府面对三种丑陋的选择:

  1、政府指望其经济增长超出债务的增长,可以通过预算盈余还清债务。这通常不会发生,因为往往是受经济拖累才会产生庞大的国家债务。    

  2、削减开支和实行紧缩措施,但这可能导致经济困境和社会动荡。

  3.拖欠债务。换句话说,政府拒绝支付债权人的债务。

在1917年之前,美国财政部每一轮的额外借款都得由国会直接授权。1917年,国会引入债务上限的概念,让政府有更大的灵活性资助其运作,只要不超过债务上限,财政部就可以借钱。自1962年以来,美国国会已投票74次提高债务上限,过去十年就增加了10次。国会通常不把提高债务限额当回事。

今年5月触及债务上限 两党争议

2010年2月18日,美国总统奥巴马通过行政命令创建了全国财政责任和改革委员会,也被称为辛普森鲍尔斯委员会,由来自两党的18人组成,负责为2015年之前的未来联邦预算提供建议,宗旨是减少赤字和平衡预算。但12月的建议报告未能通过。

上一次债务上限提高发生在2010年2月12日,那时两院均由民主党控制,国会顺利通过,奥巴马总统签署成为法律。提出债务上限增加1.9万亿美元,从12.394万亿美元增至14.294万亿美元。

2011年5月16日,美国触及14.294万亿美元的债务上限。财政部长盖特纳签发债务发行暂停期间,指示财政部利用“非常措施”,实质上是会计伎俩,保持政府在8月2日通过提高债务上限之前继续运营。

5月18日,两党的六个参议员基于辛普森鲍尔斯委员会的建议提出“六人帮”赤字削减计划。随后两党展开了长达数月的争执。

最后一刻 两党妥协

直到8月1日,众议院以269票对161票通过新的两党协议,克服双方的思想挑战:自由派民主党人不满削减社会福利计划,共和党人担心国防预算削减。8月2日,参议院通过74票对26票通过“2011年预算控制法”,奥巴马总统签署成为法律,提高债务上限。

总体来说,在整个过程中,保守派推动削减开支达到或超过债务上限的提高,不加税,给联邦开支设上限,并提出平衡预算的宪法修正案提案。

与此相反,民主党认可削减预算的同时,攻击债务╱赤字问题,支持向最富有的美国人增加税收,大规模削减国防预算,将国债限额提高到度过2012年的选举后,进入2013年,反对对医疗保险、医疗辅助和社会保障福利项目作出重大改革。

“2011预算控制法”

“2011预算控制法”提高债务上限约2.1万亿美元,将持续到2013年初。奥巴马总统签署该法案后立即增加4,000亿美元,如果国会不否决,到秋季某时将另增5,000亿美元。最后的增加将延长财政部的借款权至2012年选举季节的结束,进入2013年。

该法案还实现了即时削减政府的开支9,170亿美元,并呼吁国会成立了一个特别联合委员会,寻求额外的1.5万亿削减。如果委员会未能达成一致,或者,如果他们的建议国会不满意,该法案将自动触发全面削减开支计划,在未来十年达到1.2万亿美元的削减。这些自动削减会影响到国内和国防开支两方面。

“预算控制法”的其他规定包括建立可自由支配的开支上限直到2021财年,佩尔助学金和其他学生贷款计划的改革,并要求国会两院投票表决一项联合决议,提出平衡预算修正案加入宪法。◇

===============================================================

【台湾观点】摆脱寅吃卯粮恶习 债务危机中的反思
文 ◎ 吴涔溪

编者按:专家表示2008年金融海啸后美国、欧洲国家为首,投入大量资金救市,当时即可预见各国财政将迅速恶化,同时,通膨问题迟早到来。

反观台湾,长期定位不清,使得财政面对非常大的困境,台湾的举债上限已经快到了,不论增加课税,或是印钞票造成通货膨胀,对人民的承担都是一样的。

美债上周提高上限协议,但是股市却经历前所未有的跌幅,说明了投资人对于经济前景的担忧,国际信评机构标普更调降美债信评等降级AA+,《新纪元》访问了中央大学管理学院院长邱俊荣和中华经济研究院吴惠林,邀请两位经济专家解析当前经济问题给人们带来的反思。

邱俊荣认为,美国政府未来首要面对的就是减少支出所带来的冲击,“过去两年,美国看起来还可以维持荣景,实际上是仰赖政府挹注大量资金,一旦政府没办法像过去挹注大量资金时,经济是否会维持高成长?失业问题扩大,生产会逐渐萎缩。”

“但任何一个国家的政府,特别是马上要面临选举的政府,很难容忍失业率维持在高档,或是经济成长呈现衰退。”邱俊荣说,因此,大家合理预测美国在财政政策无法贯彻时,在货币政策上,第三次货币宽松政策即将上路,全球性的通膨隐然浮现。

宽松货币政策 加剧全球性通膨

邱俊荣解释,美国常用量化的货币宽松政策,发行货币的方式来维持经济荣景,但是,美元贬值将影响其他国家的出口,特别是新兴国家为使本国货币不升值,也竞相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就导致全球性的通货膨胀。

“简单说,老美开心印钞票,他的问题解决了,但是问题倒给全世界,承受通膨的后果。”邱俊荣说。

以台湾为例,一但美元贬值,逾4,000亿美元的外汇存底价值受影响,同时,为免台币相对升值不利于出口,政府势必想方设法维持汇率稳定,但为稳定汇率发行新台币,将迫使物价上涨、房价上涨、冲击物价,令问题更难收拾。

“对台湾而言,这是两难处境,得在当中取舍。”邱俊荣说。此外,美元贬值将影响原物料、粮食等价格飞涨,促使外在成本提高,也将使台湾经济受到冲击。

债台高筑 全球经济体质脆弱

对于不断延烧的欧债危机和美债风波,邱俊荣认为,2008年金融海啸后美国、欧洲国家为首,投入大量资金救市,当时即可预见,各国财政将迅速恶化,同时,通膨问题迟早到来。

值得反思的是,全球人口即将破百亿,但是,资源相对减少的情况下,生活上逐渐走向匮乏原本是正常状态,表现在经济上,就是失业问题严重、薪资水准下跌,大家的生活水准会往下调整。但是不论个人或政府,都不愿意这种情况发生,纷纷挹注资金创造荣景,却相应地带来通货膨胀,结果一样使得人的生活水准变不好。

“人为的干预只是让经济问题用不同的方式出现,或是延后出现。但是,究竟问题可以延后多久发生,很多人还是很悲观。”邱俊荣说。

目前全球国家债务总合占全世界GDP的比重,从十年前的48%增长到60%,但是,以所有国家经济不好就借钱或印钞票的“坏习惯”来说,这个比重只会继续增加不会减少,这将使得全球经济体质越来越脆弱。

反思政府的角色和削减开支

邱俊荣也认为,稳健的财政是台湾要更注重的问题,但是台湾的财政长期存在着定位不清的问题,“当政府要课税的时候,我们都希望政府是右派的政府,课的越少越好,但是当政府要花钱的时候,我们又希望他是左派的政府,钱花的越多越好。”

长期定位不清,使得台湾财政面对非常大的困境,台湾的举债上限已经快到了,不论增加课税,或是印钞票造成通货膨胀,透过通货膨胀来买单,对人民最后的承担都是一样的,还是一样寅吃卯粮的概念。

吴惠林指出,欧洲国家、日本、美国、中国等普遍国家都在举债度日,各国债台高筑的现象,可追溯至1930年代第一次经济大恐慌后,凯因斯经济学派崛起,由政府创造需求,最后就举债,“政府都说我们把经济弄好了,就有钱可以还债,但是只会越借越多,功能性财政就出现。”

吴惠林指出,一连串的国家债务危机,使得政府的角色问题日益突出,政府是否能做功能性财政?投资、建设、产业政策是否适合由政府主导?政府不是营利机构,钱也不是政府的,容易做没有效率的运用。

在这次美国财政协商两党角力中,虽然最终达成共识,成功提高债务上限,但是许多人都看到了,这只是“极短限的快乐时光”,根本的问题并没有解决。但过程中,至少茶党非常坚持政府的收支一定要平衡,至少在这个方向上看到了“曙光”。

“政府要削减开支,重新思考政府的角色,是这波危机最重要的反省。”吴惠林说。◇

相关新闻
奥巴马签署债务法案避免美国违约
就调高债务上限而引发的宪法争议
美国债务危机导致以色列股市暴跌
【EET】美国债务上限危机详解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