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角被施11种农药 检测环节虚设

人气 16

【大纪元2011年08月24日讯】豆角、茄子、白菜是百姓餐桌上最常见的蔬菜。然而,这些蔬菜在被端上餐桌前,竟是被农药喂大的。一根豆角,短短5个月的生长周期中,被喷洒11种农药,一个茄子一次混打四种农药,刚打过农药的菜,第二天就摘下来上市,这样的菜,谁敢放心吃?而这样的菜,在经过3个个流通环节的农残检测竟一路“绿灯”,有关部门回应称既“管不住”又“管不全”。

据大陆官方媒体报导,市民餐桌上的蔬菜被超量超范围打农药已成普遍现象。

超量超范围打农药

“现在种菜不容易,三天两头要打药,基本上没有不打药的蔬菜。”合肥菜农66岁的王明城说,这个月基本上是每天一打,不打药蔬菜就没有收成。

王明城种了3.5亩豆角,从4月初开始播种,现在即将下市。王明城给豆角一共打了包括杀虫剂、杀菌剂、杀螨剂等3大类11种农药。其中,杀虫剂有7种,如点阵氟氯氰菊酯、功卡高效氯氟氰菊酯等;杀菌剂有3种,如田园农博士毒氟磷、中保克毒宝吗林胍等。

有些蔬菜一天一打农药,未达安全间隔期就采收。来自庐江的菜农章天保说,小白菜的病虫害太多,特别是夏天。“有时当天打药,第二天就采收。”

和县菜农戴继霞说,剂量也由菜农自己说了算。那些药迟早都要打,为了省事,干脆把4种药混在一起给茄子打。

超范围用药,对菜农们来说已经见怪不怪了。说明书上写着给甘蓝、番茄的用药,菜农照样打给豆角。合肥一唐姓菜农说,他家的豆角长虫子,农药经销商卖给他棉花用的功卡高效氯氟氰菊酯。

戴继霞说如果有人指点,就不会乱打药浪费钱。

农残检测形同虚设 蔬菜安全难有保证

吃了“想当然”打药的蔬菜后,安全性有没有保证?

菜农戴继霞为了治虫害,前一日她将4种农药混着一次性给茄子打完了,第二天早晨采收。然而,农药的安全间隔期是4天、7天。

但是,从菜地到蔬菜批发市场,再到销售地的批发市场,直到销售地的农贸市场,一直到市民的餐桌上,一路绿灯,没有农药检测环节。

对此,产地农业主管部门,产地批发市场和销地农业主管部门的负责人均说,管不了。

责任编辑:叶清青

相关新闻
苗县捍卫食品安全   销毁染塑食品48公吨
食品安全危机 专家:有机食品需求大
台食品安全大会 下周登场
含塑下架标准 全台食品安全会定标准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