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角被施11種農藥 檢測環節虛設

人氣 16

【大紀元2011年08月24日訊】豆角、茄子、白菜是百姓餐桌上最常見的蔬菜。然而,這些蔬菜在被端上餐桌前,竟是被農藥餵大的。一根豆角,短短5個月的生長週期中,被噴灑11種農藥,一個茄子一次混打四種農藥,剛打過農藥的菜,第二天就摘下來上市,這樣的菜,誰敢放心吃?而這樣的菜,在經過3個個流通環節的農殘檢測竟一路「綠燈」,有關部門回應稱既「管不住」又「管不全」。

據大陸官方媒體報導,市民餐桌上的蔬菜被超量超範圍打農藥已成普遍現象。

超量超範圍打農藥

「現在種菜不容易,三天兩頭要打藥,基本上沒有不打藥的蔬菜。」合肥菜農66歲的王明城說,這個月基本上是每天一打,不打藥蔬菜就沒有收成。

王明城種了3.5畝豆角,從4月初開始播種,現在即將下市。王明城給豆角一共打了包括殺蟲劑、殺菌劑、殺螨劑等3大類11種農藥。其中,殺蟲劑有7種,如點陣氟氯氰菊酯、功卡高效氯氟氰菊酯等;殺菌劑有3種,如田園農博士毒氟磷、中保克毒寶嗎林胍等。

有些蔬菜一天一打農藥,未達安全間隔期就采收。來自廬江的菜農章天保說,小白菜的病蟲害太多,特別是夏天。「有時當天打藥,第二天就采收。」

和縣菜農戴繼霞說,劑量也由菜農自己說了算。那些藥遲早都要打,為了省事,乾脆把4種藥混在一起給茄子打。

超範圍用藥,對菜農們來說已經見怪不怪了。說明書上寫著給甘藍、番茄的用藥,菜農照樣打給豆角。合肥一唐姓菜農說,他家的豆角長蟲子,農藥經銷商賣給他棉花用的功卡高效氯氟氰菊酯。

戴繼霞說如果有人指點,就不會亂打藥浪費錢。

農殘檢測形同虛設 蔬菜安全難有保證

吃了「想當然」打藥的蔬菜後,安全性有沒有保證?

菜農戴繼霞為了治蟲害,前一日她將4種農藥混著一次性給茄子打完了,第二天早晨采收。然而,農藥的安全間隔期是4天、7天。

但是,從菜地到蔬菜批發市場,再到銷售地的批發市場,直到銷售地的農貿市場,一直到市民的餐桌上,一路綠燈,沒有農藥檢測環節。

對此,產地農業主管部門,產地批發市場和銷地農業主管部門的負責人均說,管不了。

責任編輯:葉清青

相關新聞
苗縣捍衛食品安全   銷毀染塑食品48公噸
食品安全危機 專家:有機食品需求大
台食品安全大會 下週登場
含塑下架標準 全台食品安全會定標準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