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加国谈育儿】

沟通是纽带

安娜
font print 人气: 1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2011年09月02日讯】慈母严父,是中国古代家庭中,在子女教育方面家长双方的态度,那时,家庭中的男主人是一家之主,父亲是有绝对权威的,是威严的,而母亲则往往是相夫教子,相对来说比较对孩子是很慈祥和蔼的。世事变迁,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很多的母亲变的越来越严厉,而父亲却相对越来越慈祥。到底应该怎么教育孩子,夫妻如果不能很好的沟通,往往会出现矛盾,因而也让孩子不知所从。

吴女士是个比较要强的人,对孩子的期望值很高,她觉得孩子必须学习好,以后考个好学校,找个好工作才算有出息,她也是朝着这个目标努力的。因此对孩子的教育比较严格,有时甚至很苛刻。他有一个10岁的儿子,比较贪玩,她规定孩子每天必须先写完自己的家庭作业然后再吃饭,或者再出去和小朋友们玩,慢慢她发现孩子的作业越来越不认真,有时很多会做的题也都做错了,学习成绩也越来越差。为什么呢?吴女士找不到原因,孩子这么认真的学习,成绩怎么会不好呢?后来她仔细观察发现,很多时候孩子写作业时心不在焉。

和老师交谈,老师也反映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很多时候边学边玩,学了什么根本不往心里去。她发现事情的严重性,她因为工作原因,不能亲自监督儿子的学习,所以安排让丈夫看着孩子写作业,没想到,孩子的父亲很心疼儿子,并且对孩子的学习成绩也不是那么在意,他觉得孩子只要健健康康的长大就好了,他不想孩子太辛苦,所以,他不忍心逼着孩子学习,于是爷俩和起来应付妈妈的“检查”。看着孩子的家庭作业一天天好起来,吴女士很高兴,可是一到考试就“露馅”了。不仅如此,慢慢孩子和妈妈的关系越来越疏远,甚至很抵触,逆反心理也越来越强,而母子俩冲突起来,父亲往往是孩子的保护伞,最后弄的夫妻感情也受到影响。

高女士的家庭中也存在着这样的难题,高女士是个家庭妇女,她特别看重孩子的道德方面的教育,她不希望孩子被现代一切变异的东西所污染,她希望孩子接受比较正统的教育,所以,她规定孩子不能看某些不适合孩子看的电视,网站等,不能玩那些非常有吸引力,容易导致孩子上瘾的游戏。可是,丈夫却不这样想,他认为应该让孩子多接触社会,哪方面都应该让孩子有所了解,所以就出现了下面的现象,往往高女士一回家,父子俩赶快关电脑,或者赶快转换电视台。

她想培养孩子动手能力,让孩子去做某些事情,而爸爸却常常会偷偷帮助甚至代替孩子去做一些妈妈交待给孩子的任务。等妈妈知道以后,当然也免不了一场“官司”。夫妻感情,母子感情都受到影响。

我觉得,在家庭教育方面,孩子的妈妈和爸爸应该首先有个沟通,究竟如何教育孩子,然后共同努力,如果像上面的吴女士和高女士的家庭,不知道孩子会教育成什么样。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大纪元记者高云林报导)移民加拿大11年的张先生有三个可爱的孩子,8岁的儿子Mathew、6岁和4岁的女儿Jessica及Maggie。 张先生教育孩子从小就要有道德,他送孩子们去台湾人办的学校学繁体中学,孩子第一次放寒假回来,老师要求背会《道德经》的内容,就问老师背道德经的原因,老师说:“道德经是精神食粮里最好的东西,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所以我们让孩子背。孩子现在懂得不懂得,懂得多少一点都不重要的,这个东西在他心里扎了根,等他开始懂事时就会慢慢明白。”张先生知道了很高兴,主动配合老师督促孩子完成任务。
  • 【编者按】许多父母来到加国,希望给孩子开辟一个美好的未来。经历了艰苦打拼,事业渐渐走上了正轨,却在同时忽略了子女的教育。从本期开始,我们开辟【华人加国谈育儿】这个新的栏目。本栏目将陆续刊登家长们在加拿大育儿的心得。也欢迎读者朋友们投稿,和大家一起讨论分享自己的经验和体会。
  • (大纪元记者高云林报导)童童今年5岁,顽皮而又可爱,许多事情似懂非懂,对于这么小的孩子,教育起来也并不容易,周先生的育儿经验是既要有耐心又要有智慧。别看童童小小年纪,面子心却很强,做错事请时“对不起”说不出口,周先生就用智谋引导他。
  • (大纪元记者高云林报导)8岁的谦谦以前是个淘气包,现在是个懂事的好孩子,小朋友都喜欢和他玩。谈到教子,李女士笑着说:“孩子不管以后做什么,首先得品行好。” 李女士不担心孩子的智力,但很注重对儿子品行的培养。她认为品行会影响人的一生 ,孩子不管以后做什么,首先得诚实、正直、快乐。
  • (大纪元记者高云林报导)刘先生移民加拿大已有三年,家有一个11岁的女儿Jessie,面对处于青春期叛逆阶段的孩子,刘先生是既着急又无奈。 女儿喜欢看电视,又迷上了网络游戏,经常网瘾大到睡觉很晚,作业常常拖到晚上9点半才去做,作业的质量就可想而知了。刘先生和太太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忍不住训斥女儿,可一旦多说两句女儿就烦,有抵触情绪,多次教育也不见起色。
  • 移民加拿大八年的June是一个12岁男孩Kevin的母亲,同很多家长一样,June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操了不少心。许多家长往往只注重对孩子智育方面的培养,而June认为,思想品德的培养对一个孩子的成长尤为重要。
  • 9岁的Peter是个诚实听话的好孩子,多次得到过学校老师的赞扬,提起儿子,郭先生的脸上浮现着骄傲的笑容。 郭先生对儿子的要求比较严格,当看到儿子的坏习惯时马上就指出来,Peter也很听话,意识到了错误很快就能改掉。
  • (大纪元记者高云林报导)金金和同龄的年轻人比起来责任心要强很多,他懂得体恤父母,知道照顾老人,是个非常懂事的孩子。向金金的妈妈请教育儿经验,她说其实没有什么特别的,也就是从小就得培养他的责任心,尤其一个男孩子,如果没有责任心,是会很累人的。
  • 安妮是位强悍的妈妈,平时在家里说一不二,对孩子事无钜细都要过问清楚,也不懂得尊重孩子的个人空间,随着孩子渐渐长大,孩子的自我隐私意识增强,母子间的关系也越渐紧张。
  • 现今社会是个大染缸,怎么能让一个单纯善良的孩子不被浑浊的社会所污染,我感觉关键是让孩子远离“污染源”。 远离“污染源”不是逃避社会,是远离容易给孩子造成“污染”的人、事或环境。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