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两黄金成了祸患

──“八风吹不动”
李如心
font print 人气: 40
【字号】    
   标签: tags:

大家都知道宋朝的著名文学家,苏东坡居士。东坡居士不但很会写诗作词,对学佛修炼也很有兴趣。虽然研究道家和佛家的学说,让东坡心胸豁达,诗词中流露着超然洒脱的人生态度。但悟到一个理,并不代表已经达到那个境界。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关于东坡居士和佛印禅师的一则趣事:

东坡居士在江北瓜州地方任职的时候,住的地方对岸就是江南金山寺。金山寺的住持佛印禅师是东坡的好朋友,他们常常一起讨论佛学、禅理。

有一天,东坡在打坐中,感觉自己的修行又达到更高深的境界了。他很高兴,当下写了一首诗,讲述自己打坐的心得。

他反复吟诵了几次,感受到自己境界提升后,诗也写得更好了,便马上想要让佛印禅师看看他的得意之作,趁机也可向禅师夸耀一下自己禅修的境界。于是,派书僮渡江,拿诗给佛印看。

佛印禅师接过了诗,打开一看,上面写着:

稽首1天中天 毫光照大千
八风吹不动 端坐紫金莲

佛印看完后,拿笔在东坡的诗上批了两个字,就叫书僮带回去。

东坡以为佛印一定会赞许自己禅修的境界。没想到,打开一看,纸上只写了两个大字:“放屁”。

东坡一看,立刻怒气冲冲的搭船过江,找佛印理论。

船才刚靠岸,就看到佛印禅师早已站在江边,笑呵呵的等着他了。

东坡一见到佛印,便生气的问:“禅师!你身为住持,不夸奖我的诗和我的修行,也就罢了,怎么可以骂人呢?”

禅师若无其事的问道:“骂你什么呀?”

苏东坡把诗上批的“放屁”两字拿给禅师看。

禅师呵呵大笑说:“你不是说‘八风吹不动’吗?怎么会‘一屁打过江’呢?”

一个“屁”字,让东坡通红的脸,由生气转为惭愧。也明白了自己的道行并没有像诗中想像的那么高深。

东坡诗中所写的“八风”,实际上也就是日常生活中,时时刻刻都在影响我们情绪的所有事情。面对这些随时影响我们心情好坏的事情,我们如何对待,展现出来的就是一个人品德操守的境界。

当自己获得利益、得到荣誉、受到称赞、享受快乐等顺心事时,是洋洋得意、高兴忘形呢?还是态若自然,更加努力?

当遇到倒楣事、事业失败、考试失利、被别人毁谤中伤、讥笑、吃苦等逆境时,是怨天恨地、痛苦不堪,还是吸取教训,再接再厉?

生活中时时刻刻都同时伴随着忧、喜、苦、乐。如果我们总是被这些心情带动,就会永远团团转,没有安宁静止的一刻。

我们如果能“不以喜为乐,不以苦为忧”,对这些影响心境的事情坦然不动的话,就能立定目标,坚定的朝着自己的方向前进。这样就不会被搞的昏头转向,忘了自己原来的目标和方向,以致于长时间停留在原地不动,或者是搞错方向绕了远路。

只有心能沉静的人,才能专心一致。也才能以最快的速度、最大的力量,达到自己的目标。

我有个学生,成绩非常好,聪明、稳定、用功。她国小是全班第一名毕业。才刚上国一几天,就跟我说:

“我一定只能靠甄试上高中,因为我基测一定会考不好。”

“怎么会?你成绩这么好,基测都考不好了,那别人怎么办?”我很讶异的问。

“可是我大考的时候都会很紧张,而且写的很慢,一定会考得很差。”

听她这样一讲,真的感受到心境情绪对人的影响太大了。如果一个人能不为成败毁誉所动,他就无所不能;相反,如果受其影响太大,连自己平常一般的程度都无法达到。

所以对小孩教育的时候,无论他是考一百分还是不及格,能把这些品德教育放在第一位,以身作则,不因一百分而欣喜若狂,不以五十分而伤心生气;这样才能培养出不怕挫折、立志高远的全才,让孩子拥有真正成功的一生。

不止我们一般人容易受这些外在影响,天才也不例外。只要得失心一出来,表现就不如平常。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夏太康时期的神射手后羿2的故事。

有一天,夏王叫后羿把箭射在一平方尺的兽皮、直径为一寸的靶心上。在射箭之前告诉他:“如果你射中了靶心,我就赏你一万两黄金;如果射不中,就收回以前赐给你的千里封地。”

后羿听了之后,脸色变来变去,呼吸局促紧张。他拉开弓射靶,没中;再射一次,又没中。

夏王就对大臣说:“后羿啊,向来射箭都是百发百中的。一旦对他赏罚,为什么就射不中了呢?”

“就像后羿那样,高兴和恐惧变成了他的灾难;万两黄金变成他的祸患。”大臣回答夏王:“如果人能去掉高兴和恐惧的得失心,舍弃对万两黄金的追求,那普天下的人,都不会比后羿本事差了。”(出自《苻子》)

一个百发百中、从未失手的神射手,一旦被世间的名利喜忧所动,连直径一寸的靶心都射不中,可见人的这些影响人情绪的东西有多厉害;而要从中解脱,不为其所动,又是多么难的事情。也难怪夏王的大臣会说:谁能从中解脱出来,谁就胜过后羿。难怪佛教中的人认为,只要能驾御世间这“八风”(所有影响我们心情的东西),就可达到如神佛菩萨般的高深境界。更不难理解,当东坡认为自己心境上已达到不为世俗一切所动时,会如此得意洋洋;而凌驾世间的功名利禄情绪感情,也确实不止是打打坐、参参禅,坐在那里苦思冥想就能达到,而是要在日常生活实践中真正做到才行。

注1:“稽首”是指礼拜,但与“顿首”不同的是,稽首是额头要碰到地上。东坡的诗意思是他礼拜诸佛菩萨,感觉佛光普照;“八风”指的是“利、衰、毁、誉、称、讥、苦、乐”八件事。后面两句的意思是,诸佛菩萨的庄严与层次,世人再大、再深的“八风”也无法在诸佛菩萨的心中掀起涟漪。因为有这样的修为,他们才能稳稳的坐在莲花上(“紫金莲”也可以指为层次的意思)。东坡的诗表面上是在称赞诸佛菩萨,但另外一层含意是指,自己也有这样的层次,才能描述出诸佛菩萨的境界。

注2:这个“后羿”不是“嫦娥奔月”故事里那个神射手“大羿”。他们两个都是神射手,但是不同时代的人。这里的后羿在夏太康死后,篡位夏王朝成为第六任帝王,在位八年,后被寒浞所杀。“嫦娥奔月”里的大羿则是帝尧时代的人。

──转载自《维德》双月刊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太公、伯夷二人,都是周朝时的贤人,但太公受封,而伯夷却饿死首阳山下。
  • 管子奠定齐国的法治思想,注重经济管理,他曾说:“乌合之众”…
  • 夫妻两人约定每年的元宵节拿着破镜到京城的市场去卖,当作两人相见的信物。
  • “日月如合璧,五星如连珠”被演变为“珠联璧合”这句成语,比喻人才或美好的事物荟萃,相得益彰。另亦作为祝贺新婚的颂辞
  • 月亮西斜,夜已深沉,大地一片寂静,就连喜欢鸣叫的乌鸦、喜鹊也已熟睡。
  • 乘人之危:在别人有困难之时,给予打击,以谋私利。这一则成语,出自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盖勋传》。
  • 这一则成语,出自《后汉书•窦武传》。东汉桓帝初年,单超等宦官在朝廷中广树党羽,把持朝政,形成了宦官专权的局面。
  • 这一则成语,出自《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公元前542年,子产奉郑简公之命,出访晋国,带去许多礼物。遭到冷遇后…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