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华光伏业终裁 征反倾销税最高250%

人气 22

【大纪元2012年10月11日讯】(大纪元记者高紫檀综合报导)周三(10日),美国商务部做出终裁,决定对中国太阳能面板制造商征收反倾销税,最高税率达250%;同时还将征收反补贴税,最高税率达15.97%。

根据当日发布的公告,美国商务部终裁对中国输美太阳能电池征收14.78%至15.97%的反补贴税和18.32%至249.96%的反倾销税,具体产品为中国产晶体硅光伏电池、模块、层压板、面板及建筑一体化材料等。

美国商务部称,中国企业在美国以较公平价值低18.32-249.96%的价格”倾销”太阳能电池和面板。而对中国企业征收反补贴税是为了应对中国政府的补贴措施。

其中,针对尚德电力征收31.73%的反倾销税和14.78%的反补贴税;针对天合光能征收18.32%的反倾销税和15.97%的反补贴税;对于其他中国光伏产品制造商征收249.96%反倾销税和15.24%反补贴税。

终裁相对初裁来说,一些企业被施加的反倾销税率低于今年稍早初步裁决所定下的水平;反补贴税率明显高于先前水准。2012年3月和5月,美国商务部分别做出初裁,向中国光伏产品征收31.14%-249.96%的反倾销税率,以及介于2.9%-4.73%的反补贴税。

不过,上述终裁税率生效需要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批准,该机构将于11月举行投票做出决定。

媒体称中国太阳能制造商已准备好 将采用技术手段避免美国惩罚性关税

美国商务部此次终裁否决了有关将征税范围扩大到用非中国产太阳能电池组装而成的中国太阳能面板的请求。

大陆多家媒体报导称,中国太阳能制造商已经为此次美国的严厉制裁做好准备,已经开始使用其他国家和地区生产的太阳能顶部件来组装太阳能板,通过技术手段避免美国征收惩罚性的关税。

此前2011年10月19日,Solar World Americas等美国7家企业向中国75家光伏企业提出双反(反倾销反补贴)起诉,称中国政府对于光伏产品补贴力度过大,导致美国光伏电池企业倒闭。

2011年,美国共从中国进口价值约31亿美元的太阳能电池和面板。

欧盟也已展开对中国光伏产品的倾销调查

美国做出此项终裁决定之前,欧盟也展开了对中国光伏产品的倾销调查。

此前两天(10月8日),欧盟公布了反倾销立案的中国应诉企业名单。共涉及抽样调查企业134家,其中6家为强制应诉企业,包括英利、尚德、赛维、锦州阳光、晶澳和旺能光电。

早前的7月24日德国企业Solar World等公司向欧盟委员会提交申诉,要求对中国光伏产品展开反倾销调查。

据北京商报报导,中国光伏产业对外依赖度较高。数据显示,原材料硅材料95%都是由国外进口,光伏产品90%都是出口到国外。其中出口美国的光伏产品规模超过40亿美元,而对欧盟出口更是超过200亿欧元,占到全部光伏产品出口的80%以上。

有分析称,一旦美国和欧盟同时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反倾销税及反补贴税,中国光伏企业将会面临极大危机。

中国十大光伏产业面临破产危机

而即使目前,由于业绩下滑债务高企,中国十大光伏企业也面临破产危机。

美国投资机构Maxim Group八月初的数据显示,中国最大的10家光伏企业债务累计已高达175亿美元(约1110亿元人民币),其中江西赛维和尚德电力破产的可能性最大。

江西赛维的资产负债率达到7.4倍,集团资产负债表上2013年到期的债务为3.8亿美元,而其现金流只有1.37亿美元。Maxim Group认为,按外资公司会计准则来说,江西赛维已资不抵债,江西赛维已接近破产或需要重组。

另据中国光伏产业联盟数据,今年1至6月,多晶硅价格已从每公斤30.5美元下降至每公斤23.6美元,降幅达22.6%,令光伏企业毛利率急剧下滑。

从已经披露2012年上半年业绩预告的光伏行业A股上市公司来看,业绩预减者占比近八成,而在海外上市的十大光伏巨头仅今年一季度就亏损了6.12亿美元。

《今日早报》报导认为,受到2010年光伏产品热销的鼓舞,2011年下半年中国大陆很多企业开始迅速扩大产能,一哄而上导致供过于求,而海外市场又有限,导致如今面临全行业破产的困局。专家称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产能过剩。

联络本文作者请发邮件到:gaozhitan@gmail.com。

(责任编辑:刘晓真)

相关新闻
美征反补贴关税 中制铜版纸逾12%磷酸盐109%
人民币汇率引中美关系冲突和中共金融危机
《纽时》:人民币升不升? 中共内部分歧
《纽时》:欧债阴霾笼罩中国出口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